[課業] 竊盜與侵占是行為犯還是結果犯?

看板Examination (國家考試)作者 (所羅)時間5年前 (2019/08/12 02:24), 5年前編輯推噓2(2012)
留言14則, 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今天看了易台大的函授 看老師拆解法條 有提到竊盜和侵占 老師認為竊盜是行為犯 侵占是結果犯 理由是刑法320條提到"竊取" 依通說見解 意思是"未經同意破壞他人持有,建立自己持有" 建立自己持有已經包含在竊取的行為 再論結果會重覆評價 但提到侵占罪時 卻說侵占罪的結果是財產損害 所以是結果犯 那為什麼不能說竊盜罪的結果也是財產損害呢? 另外翻了李允呈的解題書 (2016年版 p.321) 竊盜罪也是解為行為犯 但在侵占罪的部分 李師認為:普通侵占罪性質上是屬於行為犯之犯罪類型, ......蓋因侵占罪的客體原本就在行為人的持有之下,此與竊盜罪的保護法益 是所有權及持有利益有所不同。至於被害人整體財產是否減少並非重點, 即使整體財產沒有損害,行為人依然會成立犯罪。 稍微爬了文 看到之前有人詢問 但還是不懂 想請問各位大大 應該如何解讀?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116.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65547846.A.94F.html

08/12 07:55, 5年前 , 1F
侵占罪就採的見解不同 實務認為是即成犯,把他解釋為
08/12 07:55, 1F

08/12 07:56, 5年前 , 2F
行為犯;許恒達老師則認為是結果犯。差別就在有沒有
08/12 07:56, 2F

08/12 07:56, 5年前 , 3F
需要造成終局財產上的損害。(許恒達即成犯與侵占罪
08/12 07:56, 3F

08/12 07:56, 5年前 , 4F
的既未遂問題)
08/12 07:56, 4F

08/12 07:57, 5年前 , 5F
月旦法學教室第129期,2013年7月
08/12 07:57, 5F

08/12 08:00, 5年前 , 6F
竊盜罪則是因為易採的是蔡聖偉老師的見解,認為竊盜是
08/12 08:00, 6F

08/12 08:00, 5年前 , 7F
把原先直指財產損害的客觀法益侵害結果改為主觀意圖,
08/12 08:00, 7F

08/12 08:00, 5年前 , 8F
所以客觀行為只需要建立持有,而不用造成財產損害的
08/12 08:00, 8F

08/12 08:00, 5年前 , 9F
結果。所有解釋為行為犯
08/12 08:00, 9F

08/12 08:03, 5年前 , 10F
蔡聖偉財產犯罪:第三講:竊盜罪之主觀構成要件(上),
08/12 08:03, 10F

08/12 08:03, 5年前 , 11F
月旦法學教室78期,2009年4月
08/12 08:03, 11F

08/13 19:42, 5年前 , 12F
我們老師是說竊盜國考你寫行為犯大概就掰了
08/13 19:42, 12F
恩...那這樣要以哪一說為主呢? 我原本以為兩罪都是結果犯 ※ 編輯: soltre (101.13.116.86 臺灣), 08/13/2019 20:39:59

08/15 15:18, 5年前 , 13F
以結果為主吧 至少我自己學校的三個老師一致認為是
08/15 15:18, 13F

08/15 15:18, 5年前 , 14F
結果
08/15 15:18, 14F
文章代碼(AID): #1TK5r6bF (Examination)
文章代碼(AID): #1TK5r6bF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