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儲蓄過剩反撲 引爆全球崩盤

看板Finance (金融業)作者 (深海之藍)時間16年前 (2009/03/06 08: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保羅.克魯曼專欄〕 還記得昔日美好的日子?那時我們習慣談論「次貸危機」,有些人甚至認為那次危機能予 以「遏制」。噢!真令人懷念! 今天我們曉得,次級房貸不過是問題一小部分。就連整體不良房貸,也只是出狀況的一部 分。我們活在一個充斥麻煩借貸者的世界,從大型購物中心開發商,到創造「奇蹟」的歐 洲經濟體。新的債務問題不斷湧現。 這場全球債務危機是怎麼發生的?為何範圍如此廣闊?答案可在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 克四年前的演講中找到。當時他試圖安撫人心,但話語卻暗示了日後的崩盤。 這場《全球儲蓄過剩和美國經常帳赤字》演講,對廿一世紀初美國貿易赤字飆升提出新奇 的解釋。柏南克認為,原因不在美國,而是在亞洲。九○年代中期,亞洲新興經濟體是資 金主要輸入國,它們從國外借貸資助開發。但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這些國家開始藉 屯積大量海外資產來保護自己,實際上是把資金出口到世界其它地方。 結果世界被低息資金所淹沒,只得尋找出路。 那些資金大部分來到美國,造成我們巨大的貿易赤字,因為資金流入的反面就是貿易赤字 。不過柏南克講的雖然正確,錢卻也流到其它國家,尤其許多較小的歐洲經濟體,按金額 來說,流量比美國小得多,若對照其經濟規模,卻又大得多。 然而,全球過剩的儲蓄大多仍落腳美國。為什麼? 柏南克提到「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厚和老練(外加其它因素,使美國家庭很容易取得房產財 富)」。深厚?的確,但老練?您可以說美國銀行家被長達四分之一世紀解除管制的熱情 所驅動,在尋求老練手法隱藏風險和愚弄投資人來自肥方面,可謂領先全球。 其它接受大筆資金流入的國家,其金融體系許多也是門戶洞開,管制鬆散。這或許能解釋 兩、三年前保守派的歌功頌德和今日經濟災難之間幾近怪誕的相互關係。卡圖研究所( Cato Institute)的報紙寫道:「改革使冰島成為北歐之虎」。傳統基金會一篇文章的標 題是「愛爾蘭如何成為凱爾特之虎」;另一個標題則是「愛沙尼亞經濟奇蹟」。如今這三 國都深陷危機。 有段時間,資金的湧入在這些國家創造出財富的假象,就如同這類資金帶給美國屋主假象 :資產價格上揚,幣值堅挺,一切看來都很好。然而泡泡遲早會破,昨天的經濟奇蹟,今 天成了殘廢,那些國家的資產蒸發殆盡,債務卻如假包換。由於大部分貸款是以其它國家 貨幣計價,這類債務負擔特別沉重。 傷害不限於原借貸者。在美國,房市泡泡主要出現在沿海,但泡泡破裂時,工業製成品的 需求、特別是汽車,也跟著垮掉,這對美國工業心臟地區傷害尤重。歐洲的泡泡主要也出 現在外圍地帶,但從未有過金融泡泡,歐洲製造業核心的德國,工業生產因仍出口劇降而 下滑。 假如您想知道這場全球危機從何而來,不妨這麼想:我們正在目睹過剩的反撲。 儲蓄過剩依然存在,且更甚於已往,突然變窮的消費者如今重回節儉,過去為過度儲蓄提 供宣洩口的全球房地產榮景,已演變成全球崩盤。 我們正被一場全球節約弔詭所苦:世界各地對儲蓄的渴望,已超過企業有意投資的金額。 其結果是一場令每個人景況愈來愈糟的全球性衰退。 我們就是這樣陷入眼前的亂局,而我們仍然在尋找出路。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楊明暐摘譯) 新聞來源:http://0rz.tw/056p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3.233
文章代碼(AID): #19i72Y0B (Finance)
文章代碼(AID): #19i72Y0B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