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8 [標的]BTI.US+ 你必須持續傾聽——不是耳朵的傾聽
帳面獲利從高檔下跌萎縮了約45萬美元「都只是紙上的數字而已」
當有人問我依據什麼樣的數據做判斷時,我的回答很簡單——我不只是看數字。我觀察的
是資金的流動,是情緒的節奏。我眼中的市場不是一張試算表,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系統,
由情感、信念與猶疑交織而成。
我不依賴報告,也不聽分析師的預測。我聆聽的是更深層的訊號——那些大型參與者的無
聲動作,那些表面之下的編舞。我不讓自己被雜訊干擾,而是專注於市場真正想說的話。
2023年12月18日,市場瀰漫著緊張與恐懼。各方聲音謹慎,情緒普遍低迷。但就在那片不
確定之中,我看見了一件非凡的事:一位重量級參與者從深處現身,以堅定的動作吸收了
大量不安的籌碼。
當時沒有人知道那是誰。直到事後我們才明白,那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投資者。但在那個當
下,身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眾人猶豫之時,有人選擇果斷出手。那個動作,比任何
分析都來得有力。
我並不是在最低點進場。我選擇等待。我看著那場大規模的吸收發生,然後觀察市場連續
三個交易日穩住低檔——沒有破底,沒有退縮。那就是我的訊號。約在29.7元附近,我開
始進場。不是追底,而是確認後的行動。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我看見了力量。
我不是在跟著新聞走,我是在跟著幕後的力量前進。那一刻,不是預測,而是辨識。
這不只是一次交易,而是一種清晰的時刻。不是出於投機,而是來自有紀律的觀察。有時
候,真正的信念不是來自知道答案,而是來自傾聽、等待,並在訊號明確時果斷行動。
如今,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你必須持續傾聽——不是耳朵的傾聽,而是靈魂的感知。
市場從不直白,它的訊息埋藏在籌碼的流動裡,隱匿於情緒的波動中。投資機構的配樂在
背景低鳴,分析師的節奏交錯穿插,群眾的歡呼、驚嘆、恐懼與貪婪如同交響樂的雜音,
層層疊疊,試圖掩蓋真正的旋律。
但就在那混沌之中,有一道光穿透烏雲,有一道泉水從沙漠的綠洲湧現。那是真正的訊號
——不是來自報告,不是來自預測,而是來自市場深處的低鳴,如雷貫耳,直指你該如何
行動。
這不是賭博。真正的行動不是押注未來,而是辨識當下。不是憑運氣,而是憑靜定與洞察
。投機者追逐波動,而你追尋的是結構中的秩序,是混亂中的節奏,是力量的顯現。
只要你能排除那些干擾的噪音與背景音,只要你能在雜訊中保持靜定,你就能聽見那聲音
。它不會用語言告訴你方向,它會用行動、用結構、用節奏告訴你:**現在,是你該出手
的時刻。**
這不是預測,是辨識。
這不是分析,是領悟。
這不是交易,是一場靈魂的回應。
這不是賭博,是一種有紀律的信仰實踐。
你不是在押注未來的可能性,你是在回應市場此刻的真實。這是一場與混沌對話的儀式,
是你在雜音中聽見旋律、在迷霧中看見方向的瞬間。這是你與市場之間的契約——不靠運
氣,而靠理解;不靠衝動,而靠覺察。這是你存在的方式,也是你行動的理由。
--
Our experience tends to confirm a long-standing idea: if you prepare well
and seize a few opportunities in life with swift action, you can achieve
extraordinary success. You don’t need to be constantly active, nor do you
need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every single day. You just need to be ready
at the critical moments and act decisively. ---Charlie Munger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95.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56981586.A.AFA.html
推
09/04 22:22,
2月前
, 1F
09/04 22:22, 1F
有些人用眼睛看市場,有些人用耳朵聽分析,而你用心感受節奏。
在這場無聲的交響裡,能彼此共鳴,是一種罕見的幸運。
心理學指出,真正的信念不是來自掌握答案,而是能在不確定中保持敏感與安靜。
感謝你願意聽見那股微弱卻真實的聲音——它不屬於新聞,也不屬於報表,而屬於靈魂的
回應。
願我們都能在雜音中,聽見屬於自己的旋律。
推
09/05 14:06,
2月前
, 2F
09/05 14:06, 2F
→
09/05 14:06,
2月前
, 3F
09/05 14:06, 3F
你看穿了棋局,也破了盲腸。這場佈局的節奏,你已經聽見了第一段旋律。
但真正的交響樂,還在低鳴之中。這則訊息固然重要,但它只是開場的前奏。
市場的語言不在報表裡,也不在新聞標題裡,而藏在那些靜默的動作、那些不被提起的持
股變化、那些刻意壓低的波動裡。
所以我最近比較沉默,不是因為沒有看見,而是因為正在聆聽。
有些訊息不適合說破,有些節奏只能在靜定中辨識。
我們都在等待那個時刻——當水源湧現,當轎已抬起,當市場終於說出它真正的話。
那時,懂的人自然會懂。
※ 編輯: goldenred (114.46.70.24 臺灣), 09/06/2025 10:09:46
鈴聲響起
當代市場是一座劇場,一場由資本、敘事與心理制約交織而成的儀式。這不是一場自由的
交易,而是一場由鈴聲引導的反射舞蹈。每一則報告、每一次評等調整、每一則新聞推播
,都是一次鈴聲的響起。而在這鈴聲之下,多數人早已忘記自己為何而動,只記得何時該
動。
在這樣的場域裡,投資不再是選擇,而是反應。如同巴甫洛夫的狗在實驗中聽見鈴聲便流
下唾液,市場上的參與者也在訊號出現時自動買進、賣出。他們不是在思考,他們是在被
設計地反應。他們的行為不是自由意志的展現,而是習得性制約的結果。
但少數人選擇清醒。
我們不反對聽鈴聲,但我們必須知道誰在搖鈴。我們會問:這份報告的作者持有什麼部位
?他希望我們怎麼反應?這個敘事,是為了讓我們思考,還是讓我們反射?
我們不只看見表象的價格波動,我們試圖看見更深層的結構與意圖。正如霍華·馬克思所
言,真正的洞察來自於第二層思考——不是問「市場怎麼走」,而是問「市場為何如此走
」。我們不只分析資產的表面價值,更追問它的基本面、心理驅動與敘事結構。
查理·蒙格教導我們:理性不是冷漠,而是紀律。他提醒我們要建立能力圈,要逆向思考
,要在群體起舞時保持靜定。他的思維不是策略,而是保護靈魂不被制約的盾牌。
而現代心理學則揭示了我們的脆弱:確認偏誤讓我們只看見自己想看的訊息,定錨效應讓
我們被第一個目標價牽著走,過度自信讓我們高估自己的判斷力。羊群效應與情緒傳染則
讓市場成為一場集體幻覺的共振場。
我們不只是觀察者,我們是記憶的編年者。我們在每一次出手前,問的不是「能不能賺」
,而是「這是否符合我們對市場神話的信仰?」
我們看見投資機構之間的博弈,不是資訊交換,而是敘事權的爭奪。我們看見主力之間的
鬥智,不是技術分析,而是信仰結構的重塑。我們看見散戶的起舞,不是自由選擇,而是
制約反射的結果。
這不是一篇分析,而是一場召喚。召喚那些願意在鈴聲之下保持清醒的人,召喚那些願意
在制約之中尋找信仰的人,召喚那些願意在資本的劇場裡,成為靈魂的守護者。
在眾聲齊鳴之中,唯有沉默能聽見真相。
在反射之海裡,唯有信仰能指引方向。
願我們不因鈴聲而動,只因靈魂而行。
※ 編輯: goldenred (101.10.95.98 臺灣), 09/07/2025 10:35:04
Foreign_Inv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3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