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印度基金看法

看板Fund (基金板)作者 (魷魚只能選Desire10 了될)時間1周前 (2025/08/13 19:17),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6人參與, 4天前最新討論串1/1
印度基金表現低迷全面分析:經濟政治變局下的投資前景檢視 近一年來印度基金確實表現不佳,這並非個案現象,而是反映了印度市場面臨的多重挑戰。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群益印度中小型基金近一年報酬率約為-14%至-20%,台新印度基金近一 年報酬率約為-22%,兩者皆呈現明顯負報酬。 這種表現與2024年前三季印度基金的強勁漲勢形成鮮明對比,需要從多個層面深入分析其背 後原因。 https://i.imgur.com/iPLwmVc.jpeg
印度基金表現不佳的核心原因 1. 外資大幅撤離與資金轉移 2024年下半年以來,印度股市面臨史無前例的外資撤離潮。 自2024年10月以來,外資已從印度股市撤出近290億美元,創下2002年以來最大單月淨賣出紀 錄。 這波資金外流主要受到中國政府承諾推出刺激政策的吸引,導致全球資金重新關注中國市場 。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指出,中國與印度股市長年以來都是天秤的兩端,當中國市場吸 引資金流入時,印度市場就會受到影響。 香港恆生指數自2023年9月底以來已上漲36%,而印度Nifty 50指數則下跌12.5%,顯示資金流 向出現明顯逆轉。 2. 估值過高與獲利成長放緩 印度股市長期高估值問題在市場調整中充分暴露。 印度股市本益比高達20-25倍,遠高於MSCI新興市場的14.9倍,溢價超過70%。 與此同時,2024年第三季印度整體企業獲利成長率僅5.4%,遠低於市場預估的15%,連續第三 季呈現個位數增長,與過去兩年雙位數成長的趨勢形成強烈對比。 3. 匯率衝擊與台幣升值影響 對於以台幣計價的印度基金而言,台幣對印度盧比的升值造成額外損失。 資料顯示,台幣兌盧比從4月30日的1:2.64升至1:2.86,超過8%的升值幅度導致群益印度中小 台幣計價基金報酬受到不小影響。 印度經濟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2024年大選結果:莫迪「慘勝」政治影響 2024年6月的印度大選結果超乎市場預期。 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僅獲得240席,未能超過272席的穩定多數,相較2019年的303席 大幅下滑63席。 這迫使莫迪必須依賴聯盟夥伴才能組閣,政治影響力明顯削弱。 選舉結果反映出底層人民對經濟成果分配不均的不滿。 儘管印度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眾多底層民眾未能從經濟光環中獲益,特別是2020年後 新冠疫情對底層民眾帶來的衝擊至今仍在。 經濟成長放緩與政策挑戰 印度經濟增速出現明顯放緩。政府預測2024-25財年GDP成長率將降至6.4%,為四年來最低, 低於2023-24年的8.2%。這種成長放緩主要源於: 1. 政策重點轉向短期刺激:莫迪政府在2025年預算中著重於中產階級稅務減免等短期措施 ,而非大力推動結構性改革 2. 基礎建設投資減少:政府對基礎建設和資本支出的投入減少,影響長期成長潜力 3. 企業獲利表現不如預期:循環性消費與大宗物資相關產業表現疲弱,拖累整體企業獲利 川普關稅政策的重大衝擊 2025年川普政府對印度實施的關稅政策成為新的重大挑戰。 川普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度商品課徵50%關稅,使印度成為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中 面臨最高關稅的國家之一。 這項政策預計將對印度經濟造成顯著衝擊: ‧ 出口競爭力大幅下降:50%關稅不僅高於越南,也高於中國,可能導致印度對美出口減少 60% ‧ GDP成長面臨壓力:分析師估計關稅政策可能使印度GDP減少多達1個百分點 ‧ 產業衝擊明顯:珠寶、紡織品、鞋類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出口將受到重創 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雙面影響 1. 「去中化」機遇與挑戰並存 儘管面臨關稅挑戰,印度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約18%的iPhone已在印度製造,分析師預測到2027年這個比例可能上升至25%。 蘋果供應商鴻海宣布投資15億美元擴建泰米爾納德邦的iPhone工廠,顯示「去中化」趨勢持 續。 然而,印度製造業高度依賴中國原料進口,兩國在供應鏈上相互依賴。 印度從中國的進口增長速度是其總進口增長速度的兩倍,特別是在電子產品、再生能源和製 藥行業。 2. 製造業發展的結構性限制 印度要成為「世界工廠」仍面臨重大挑戰: a. 供應鏈不完整:產業供應鏈不完整導致生產成本偏高 b. 基礎建設不足: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23年報告,印度在64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40 ,基礎設施不足是主要原因 c. 技能人才缺乏:印度勞動人口中只有4.7%接受過正式培訓,遠低於日本的80%和韓國的9 6% 印度投資前景評估 1. 長期結構性優勢依然強勁 儘管面臨短期挑戰,印度的長期投資價值依然值得關注: 人口紅利持續:印度擁有14億人口,平均年齡僅28歲,提供龐大的內需市場和勞動力優勢。 預期中等收入家庭數量將從2022年的約1.76億戶擴大到2030年的2.88億戶。 內需市場韌性:印度經濟以內需為主,出口佔GDP比重僅約20%,對美出口僅2.1%,相較其他 新興市場更具抗關稅優勢。民間消費佔GDP比重近60%,有助支撐因關稅干擾而帶來的出口影 響。 政策改革持續:印度政府推出「Viksit Bharat 2047」願景,目標在2047年成為已開發國家 ,透過基礎建設投資、數位化發展和製造業振興等政策持續推動經濟轉型。 2. 貨幣政策轉向寬鬆 印度央行已開啟降息週期,2025年累計降息1個百分點,創下2022年8月以來新低。通膨數據 持續走低,有利寬鬆政策實施,預期將支撐經濟復甦和股市表現。 3.估值修正創造投資機會 經過大幅修正後,MSCI印度指數本益比已從29倍降至約21.6倍,雖然仍高於歷史平均,但已 較高點明顯回落。45%的成分股自9月高點回落超過20%,顯示股價基期偏低。 投資建議與策略 短期謹慎,長期樂觀 基於當前分析,對於印度投資建議採取「短期謹慎,長期樂觀」的策略: 短期風險因素: ‧ 外資回流時間點不確定,摩根士丹利預期要到2025年下半年才可能出現轉折點 ‧ 川普關稅政策衝擊仍在評估中,對經濟的實際影響有待觀察 ‧ 企業獲利復甦速度需要時間驗證 長期投資價值: ‧ 人口結構優勢和內需市場潛力巨大 ‧ 政府改革政策持續推進,製造業升級趨勢不變 ‧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仍具戰略地位 具體操作建議 1. 定期定額策略:考慮到市場波動性,建議採用定期定額方式分批進場,降低投資風險 2. 產業配置重點: ‧ 金融業:受益於降息循環和信貸管制放鬆 ‧ 內需消費:中產階級崛起帶動消費升級 ‧ 基礎建設:政府持續推動基建投資 ‧ 科技製造:供應鏈轉移和數位化發展機遇 3. 風險控制:印度基金應控制在整體投資組合的合理比例內,避免過度集中 結論 印度基金近期表現不佳確實有其深層原因,主要源於外資撤離、估值過高、企業獲利放緩以 及川普關稅政策等多重衝擊。 然而,印度的長期基本面依然強勁,人口紅利、內需市場、政策改革等結構性優勢未變。 建議在當前市場低點採取逢低分批布局策略,透過定期定額方式參與印度長期成長機會。 同時需要耐心等待外資回流、企業獲利復甦和政策效果顯現,預期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可 能迎來較佳的投資時機。 印度仍是值得長期投資的市場,但需要更加謹慎的風險管理和時機掌握。 以上提出討論,不構成投資建議,印度基金為高風險投資,需要審慎評估。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3 Pr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9.254.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nd/M.1755083859.A.398.html

08/14 07:22, 1周前 , 1F
AI味很重
08/14 07:22, 1F

08/14 08:38, 1周前 , 2F
不如投資美國跟日本
08/14 08:38, 2F

08/14 08:58, 1周前 , 3F
印度已遠離,境外的 目前我也是美國 著重科技 和日本
08/14 08:58, 3F

08/15 18:01, 5天前 , 4F
印度相當於我們的藍燈狀況 當成是一年前的越南即可
08/15 18:01, 4F

08/15 20:38, 5天前 , 5F
在它低谷時扶持一把,會有德報的 重要的是怎麼投入
08/15 20:38, 5F

08/16 21:40, 4天前 , 6F
還在車上
08/16 21:40, 6F
文章代碼(AID): #1ed7HJEO (Fund)
文章代碼(AID): #1ed7HJEO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