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 三戰750

看板GMAT (GMAT入學考試)作者 (雨星星)時間7年前 (2017/08/27 16: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心得] 三戰750 信A2拿高分 考試成績:一戰 680 Q50 V31 AWA4.5 IR8 2017/05 二戰 700 Q50 V34 AWA4.5 IR7 2017/06 三戰 750 Q50 V40 AWA5.0 IR8 2017/08 求學背景:政治大學商學院 準備時間:2017/01 ~ 2017/08 共7個月 準備教材:OG、OV、PP、GWD Math、A2培訓班教材、 Manhattan修辭、Manhattan模考 前言 不知不覺就跟GMAT糾纏了七個月, 在準備的過程中以及考試的當下, 最大的體認就是A2所分享關於GMAT的一切 (準備方式、思考邏輯、時間規劃、考前衝刺、臨場判斷) 都是很真實、很實際會遇到的問題, 照著A2教的方式老實且踏實地奮戰, 可以很有效地讓自己逃脫各種撞牆期,提升準備的功效。 一戰 前兩戰因為課業較繁重(大四下20+學分)又一直準備面試的關係, 平均一天大約只花一小時唸GMAT。 三月初培訓班課程結束後,考量到尚未完全吸收培訓班教的內容, 剛開始的準備方式以重聽培訓班的錄音檔為主, 故練習題目的速度較緩慢,但每次檢討題目都非常仔細做總結。 一戰前三個禮拜才終於寫完OG(當下已經是培訓班課程結束一個月後了…), 期中考後連續蹺課兩個禮拜狂寫PP培養手感、寫模考軟體練pace, 最後考了一個不高不低的分數。 個人覺得在一戰的過程中, 也是我七個月的奮戰過程中,最有收穫的地方, 就是從三月初培訓班結束後, 用了約一個月的時間把培訓班的內容重讀一遍。 重讀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以前忽略的重要考點跟思考模式, 進而把自己的思考邏輯重新整理並熟悉GMAT的出題邏輯, 對之後大量練習題目、做邏輯總結非常有幫助。 但一戰時題目多數僅練習過一遍是較為不足的地方, 當初以為重寫已經看過的題目只會盲目地填答案, 回頭來看發現一道題目重新練習兩遍、三遍甚至四遍, 是整理解題邏輯跟熟悉考點的必要過程, 因為在重寫已經看過的題目時,要逼著自己去找以前忽略的考點, 且每次都要能夠解釋解題流程, 這樣的練習方式才能讓自己在練習新題以及臨場更快速且有邏輯地解題。 二戰 二戰為了避免自己怠惰,找了三五好友重啟讀書會, 規定每天每人要負責總結一定數量的題目。 由於需要向別人解析解題方式,剛開始在戰友的提問下, 暴露很多解題的盲點,經過不斷的解析與修正, 解題的邏輯開始變得更加清晰。 但二戰選擇在期末考後五天考,留給自己太少調整到考試狀態的時間, 而且考前讀GMAT的時間被期末考壓縮, 每天只能固定寫一點題目維持手感, 最後就只比一戰多了20分。 當初很猶豫是否要再戰一回, 最後決定要三戰的最大因素為Q沒有滿分, 因為我的目標MS Program對數學能力有稍微要求,所以就下定決心再戰。 三戰 個人覺得我三戰運氣很好, 第一個原因是剛好適逢GMAT改制,能夠自行選擇考試順序, 這對考生而言是莫大的福音,終於不用把腦力先浪費在IR跟AWA。 第二個原因是A2在暑假開放解題及總結影片, 我很肯定地說,如果沒有A2、Kory、Dustin與KH辛苦錄製的影片, 我不可能在三戰拿到高分。 這些影片一方面重新提醒我什麼才是標準的解題流程, 發現以前解題很常想太多太複雜, 而A2、Kory、Dustin與KH總是能化繁為簡地抓到題目的要點; 另一方面這些影片喚醒我對培訓班內容的記憶, 讓我又能重新複習一次各科的重點。 最後就在A2所提供的各種資源的幫助, 並且有較充分的時間調整到考試狀態下拿到了理想的成績, 美中不足的是Q依然沒有滿分,感覺Q現在沒有全對是不會滿分了, 估計三戰下來Q我大概只錯了四題(一戰兩題、二戰一題)。 各科心得 SC: 熟讀A2的講義,講義包含了所有需要知道的考點。 考點都熟悉後,就要練習解題模式, SC多數的題目都可以用語意以外的方式解題, 所以如果在練習題目時常常覺得要用語意解題, 表示對考點不夠了解,要重新複習考點。 解題模式是我認為A2最厲害的地方, 因為SC常常會用很多看似複雜的結構與描述試圖混淆考生, 但如果常常聽A2上課的錄音檔或是看影片, 會發現A2解每一題SC的模式都一樣, 一定先從主要子句的主詞、動詞開始看起, 之後確認主詞、動詞的單複數一致性,檢查是否有平行結構, 修飾語的修飾對象或主詞、受詞的比較對象是否合理等等, 所有文法結構確認完後換確認用詞傾向性, 這些都找不到考點了才會看語意, 但絕大部分的題目在還沒解到語意之前,答案就已經呼之欲出。 利用A2的解題模式,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落入SC的圈套, 並且幫自己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CR: 與SC相同,培訓班的內容就包含CR題目的所有模式, 而CR就是要知道每種題型的思路,此時橫向總結與縱向總結就格外重要。 A2和Kory提供我們很完整的CR分析方法, 像是判別主題、scope分析等等,都是CR相當重要的概念, 熟悉CR的分析方法並多加練習後, 漸漸會發現光是看了題目, 大概就會知道正確答案與錯誤答案會長什麼樣子, 如此便能提升臨場判斷的速度。 RC: 懂得分析文章結構非常重要,可以節省很多閱讀文章的時間, 避免被無謂的資訊耽誤時間 (實戰最怕的就是閱讀抓不到重點、一直打轉,會嚴重壓縮做題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寫RC時一定要畫邏輯簡圖, 因為邏輯簡圖可以很有效地訓練我們找出文章主旨與重要資訊的能力, 邏輯簡圖畫久了之後 就會漸漸知道一篇文章中那些句子是可以省略的資訊,哪些又是必考的部分。 另外,就如A2所說,RC有很多必考的訊號, 像是看到列舉就知道可能會考except, 看到專有名詞的解釋就知道可能會考細節題等等,都是幫助定位的好方法。 Q: 令我最扼腕的一科,為了它三戰結果還是沒滿分。 題目不會難,所有會考的題型跟需要知道的觀念基本上KH都幫你包了, 但自己做題要很細心,DS要想得周全, 留意是否有特定類型的題目是自己花最多時間解題或最容易犯錯的, 把這類型的題目挑出來特別練習。 除此之外沒什麼訣竅,一直練習題目提升正確率就對了, 遇到不熟悉的題型就趕緊回去翻翻KH的筆記, 最好考前可以練習到完全不會寫錯的地步。 IR: 不需要特別花心思準備,但要知道四種題型的做題模式, 個人認為IR做題最好的方式, 就是每次都先把題目全部看完看清楚,之後選答案就會容易許多。 另外,Manhattan模考有附額外的IR線上教學與練習題, 對於IR的練習非常有幫助, 如果覺得A2提供的題目不夠練習,不妨可以參考看看Manhattan的題目。 AWA: 基本上文章結構照A2講義寫就沒問題了, 構思要攻擊的點也不會太難, CR練習久了AWA就很容易想到攻擊的點, 覺得比較需要練習的地方是如何想到好的舉例以及半小時的時限, 但多練習A2提供的題目後漸漸就會有手感了。 結論 最後我要稍微推薦一下Manhattan模考, SC、RC跟官方題目水準相當, 但CR個人覺得還是官方題目的邏輯比較整全一些; Q的部分確實比官方題目難一些,對於複習Q的考點非常有幫助; IR的題目也很值得練習,水準跟官方題目相當,跟Q一樣比實戰稍難。 除了題目以外,Manhattan模考的成績跟實際成績很相近, 還可以產生模考的詳細報告,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需要加強的地方。 準備GMAT要有毅力跟決心, 練習題目、總結、釐清觀念的時間絕對不能省, 每天都要撥出一定的時間跟GMAT培養感情, 不要以為一天不讀不會怎麼樣,只要一天不讀就很容易生疏, 更不用說兩三天甚至一周沒碰,絕對是從零開始。 很感謝A2整理的講義與提供的各種資源, 讓考生們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少走很多冤枉路, 實在難以想像以前的人沒有A2該怎麼面對GMA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240.1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503824133.A.47E.html
文章代碼(AID): #1Peea5H- (GMAT)
文章代碼(AID): #1Peea5H-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