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轉基因其實很環保
自去年抗蟲害轉基因水稻和植酸?轉基因玉米獲得安全證書以來,媒體和網站上有關轉基
因作物的爭論就沒有平息過。近日抗蟲害轉基因水稻研發者、華中農大張啟發院士到中
國農大做學術報告,遭到某些校外人士有組織的攪局,上演了文革式的一幕。攪局者高
呼打到“漢奸”、“賣國賊”,甚至還朝張院士扔了茶杯。一般人關心的是轉基因食品
是否安全,媒體也愛傳播“美國把中國人當成小白鼠”、“世博會禁止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玉米讓老鼠死絕”之類的謠言嚇唬人。但這屬于低層次的爭論。懷疑者主要是
缺乏生物學知識的外行和另有用意的組織,并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轉基因食品在被批
準上市前都已經過了嚴格的安全性檢測,其安全性獲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
織、國際科學理事會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肯定,在學術界并無疑議。美國人普遍食用轉基
因食品已有十幾年的歷史,迄今未發現一例不良反應。
轉基因技術對環境的影響則是屬于層次高一些的問題,在學術界內也會引起爭議。
但是對此的擔心也是有意無意地被夸大了。經常被提及的是擔心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后,
其花粉與周圍的其他植物、特別是該作物的野生種進行雜交,造成“基因污染”。例如
擔心轉基因水稻的基因會“污染”了野生水稻,所以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區就不計劃種轉
基因水稻。這其實并非轉基因作物特有的問題。種植傳統的作物同樣有可能造成“基因
污染”。例如雜交水稻的基因也可能會“污染”了野生水稻,但是人們并沒有因此就不
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區種雜交水稻。和傳統作物相比,轉基因水稻不過是在原有的幾萬個
基因中增添了一個額外的基因而已,并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差別,為什么對這么一個基因
就那么擔心呢?
一方面,轉基因作物對環境的可能影響被大為夸大,另一方面,轉基因作物對環境
保護的實際益處又經常被忽略。當前種植得最多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兩類:抗蟲害和抗
除草劑。農民選擇種植這兩類轉基因作物的原因是因為它們降低了生產成本,潛在的好
處是有助于環境保護。抗蟲害轉基因作物由于天生就能抵抗主要害蟲的侵襲,種植它們
大幅度地減少了農藥的使用,減輕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又減少了用于
生產、運輸、噴灑農藥所耗費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廢料。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能夠抵
抗草甘膦,這樣農民就可使用這種廣譜、低毒的除草劑來除雜草,而不必像種植傳統作
物那樣使用更有針對性、但是毒性也更大的除草劑。有人也許會問,如果什么除草劑都
不用,那不是更環保嗎?但是不用除草劑,就要靠耕耘除草,那樣不僅費時費力,還耗
費燃料,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壞環境。
已研發成功、還未開始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品種中,有的對環境保護也大有好
處。例如中國自己研發的植酸?轉基因玉米。這種玉米主要是要作為牲畜的飼料使用。玉
米中含有大量的磷,但是這些磷存在于植酸中,大部分沒法被牲畜吸收、利用。因此牲
畜以玉米為飼料,容易患缺磷癥,為此往往要在飼料中添加無機磷(通常用磷酸氫鈣)
,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玉米中的植酸多數不被消化,隨糞便排出,沖入河流、海洋,
對環境造成磷污染,其后果是使水體富營養化。植酸?轉基因玉米含有大量的植酸?,能
把植酸分解掉,這樣牲畜就可以吸收、利用玉米中的磷,既降低了飼料成本,又減少了
磷污染。又如,美國將在2012年開始大規模種植抗旱轉基因玉米,減少灌溉,對保護水
資源也很有好處。
轉基因作物對環境保護的益處是實實在在的,而它們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從
未發生過,即使發生了也不可怕。某些“環保組織”卻把轉基因作物當成惡魔,竭力阻
撓其研發和推廣,這不是很諷刺嗎?所以對這樣的“環保組織”,完全可以稱之為偽環
保。
2010.11.30
(《新華每日電訊》2010.12.3)是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5.69.21.65
推
03/26 23:03, , 1F
03/26 23:03, 1F
→
03/26 23:09, , 2F
03/26 23:09, 2F
→
03/26 23:10, , 3F
03/26 23:10,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Interdiscip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