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生涯三要素之興趣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5年前 (2020/08/25 23:0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何謂生涯三要素之一--興趣技能 原文出自: https://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0/08/monday-blue-buster-mba.html?m=1 講了一大堆要用興趣來工作,到底什麼是生涯興趣? 又什麼是生涯三要素? 經過長年諮商生涯管理的經驗歸納,生涯中有三大要素構成我們的事業:「興趣」、「性格 」、「專業能力」。 就現行技術,此三驅力根據「價值觀恆定」的假設而挖掘出來以後,將可以投射出未來生涯 目標,並達成「金字塔五層級」的興趣生涯,由下而上從「做你所愛」、「廢寢忘食」,到 「拿興趣當飯吃」,再到「突破市場競爭」,到最後「壟斷」。 這部分之後將有專文解說。 而生涯三要素是依照重要順序排列,其中最重要的第一大要素,就是「興趣」。 興趣有很多種定義,有業餘興趣,有職業興趣。而講到興趣,人們通常會聯想到「打乒乓球 」、「組模型」、「登山」、「攝影」等活動。 當然沒錯,不過就探討生涯興趣時,並不是像上述的某綜合性活動直接拿來當工作,而是要 拆解到「興趣技能」的細項環節,而後重新組合,才會出現一個完整的「興趣技能鏈結」。 而當面臨事業抉擇時,萬年天人交戰總是「到底要不要用興趣當工作」? 有人說,「拿興趣來當工作,那就不是興趣了。」 其實這種說法是對興趣的錯誤認知,以為興趣經不起挫折的考驗,一旦受挫、撞牆了,就失 去興趣了。 其實正好相反,根據多年生涯諮商經驗,興趣正是能夠突破無盡挫折的唯一途徑,並且能長 久經營下去的活動,能夠用以長久產生財務報酬,支持百年人生。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皆是 如此。 而根據長年生涯諮商經驗的歸納,這裡要把「興趣」切割到以「技能」為單位,來做細部討 論,而形成「興趣技能」。 所謂「興趣技能」,不論職業或是業餘興趣,可以定義為「當沒有任何外力介入時,人會為 了享受過程的趣味性,而主動去執行的某種技能」。 可以把它想像為巧克力,看到就會想把它塞在嘴裡! 而當把它含在嘴裡吃的時候,每分每秒都享受著甜美愉悅:「哇!好好吃啊~」但是當吃完 的時候,心中覺得黯然銷魂、無盡惆悵,真想趕快拿起第二顆,再塞在嘴裡,繼續享受甜美 愉悅:「哇哇哇!好吃極了~」 要是工作能像這樣,邊吃巧克力還有人付錢給你當薪水,該有多好! 這樣這輩子就不用在工作了~ 可以的!而且每個人都做的到。 簡單來說,有人把「解謎」當興趣,但事實上是在享受其中「邏輯式的因果分析」、「建構 邏輯模型」、「解題工程」,甚至「圖像分析」或「量化分析」等等的細部興趣技能。而每 個人對解謎中的細項興趣技能喜好不一,解謎所使用的技能也不一樣。 因此,即便是一樣喜歡解謎的朋友,都會因為其中的動機、方式與細部偏好而有所不同。 因此,要把每個人對於某事物的動機作細項劃分,甚至要協助其定義所執行的興趣技能與方 式為何,才能抽取出其中的「興趣技能」。 例如:小明跟小華同樣喜歡規劃旅遊行程,但小明喜歡是因為喜歡「蒐集環境資訊」的過程 ,覺得看圖就好像已經先在腦海中玩過第一遍,等真的要去玩的時候,已經是玩第二遍了; 但小華喜歡規劃行程的原因,是因為喜歡「建構交通工程」,把每個景點之間的行程聯結起 來,這樣讓他用最省時省力的行程,而能玩最多地方,產生最高的C/P值。 因此,當選擇工作時,小明運用他的興趣技能「蒐集環境資訊」,而成為外貿市場簡報專家 ; 而小華則是運用他「建構交通工程」的興趣技能,而成為展場動線規劃師。 根據經驗,當你把求學時的喜好科目、課餘活動的興趣技能、工作上的興趣環節、業餘活動 的興趣技能等,做系統式的抽取與重整時,你會發現,同一個人的大多數的興趣技能都在重 複,只是每個人的重複模式不太一樣。 而根據多年案例經驗,只有這種「興趣技能重組」,才是長久的生涯管理之道。 即便工作有轉換,也能有持續性的專注與培養,並能產生雪球效應,越滾越大,才不會出現 滾石不生苔的生涯斷層現象。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88.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598367971.A.F58.html
文章代碼(AID): #1VHIZZzO (MBA)
文章代碼(AID): #1VHIZZzO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