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ERP三兩事 - 成本
這邊成本分成兩塊來分享
一是報價計算用成本
一是會計要的實際成本
邏輯上是大同小異
以製造業來說,有幾個前題要能滿足就會簡單多了
1. B.O.M. 資料都正確
以報價成本來說 會用到
原料成本 / 單位 / 產品組成 / 損耗(選用)
以實際成本來說 會用到
原料成本 (未結帳前當預計用)
單位 / 產品組成 / 損耗(實際未發生時, 當標準用)
2. 生產計劃
只要在成品指定對應生產計劃範本,就可以算報價了
這邊談的是生產計劃, 也就是要開加工單給誰的概念
也可以是單一廠內的加工流程
報價計算
只是藉由加工流程回推各廠/工段預計投入/完成量
所以生產計劃要有
廠別(工段) 對應 產品類型,
套 BOM 表後, 判別單位是否換算用
看是要 原料/半成品/成品加工廠
或是 半成品加工/成品加工/成品加工 都可以計算
指損
譬如1% 看是要用
完成量x1.01 = 投入量 或
完成量/0.99 = 投入量 擇一當標準
加工費
附加費用/佣金/FOB 都另外看的話,
其實用幾句 SQL 就完成了
其中半成品/成品價格記得原料有價時要歸零
基本報價成本就是的料+工 (賺加工 已含費)
透過損耗 + 成份
由後往前展開後各段投入/產出
最後變成各段計劃加總
投入量x原料 + 完成量x加工費
跟
最後成品量換算一下就得到結果了
最常見的是套裝軟體會卡在單位不能換算這塊
實際成本
計算上就複雜多一些些, 主要還是資料時間點的問題
概念就是
一開始所有相關數據都只代表預計
像是投入原料時, 因有最小單位限制跟預計會有落差
By 加工單工段
實際投入後
填入實際投入 再 依配比量 捲算預計產出
因為實際跟預計投入/產出/損耗 一定是不一樣的
該工段完成後 再 抽換對應數字
為何要同時放實際跟預計,
除了看實際跟將發生的成本外
MRP 已同時做完
MRP 已同時做完
MRP 已同時做完
有導生產履歷的話,另外還有自動分配訂單的問題
(成會都是事後分配, 跟做生產履歷會有很大時間落差)
如
預開/合併生產, 完成品/下腳料如何攤到各最後訂單去分攤成本
改天再繼續補完好了
※ 編輯: konkonchou (114.36.5.4), 12/29/2018 16:22:15
推
12/29 21:10,
5年前
, 1F
12/29 21:10, 1F
→
12/29 21:11,
5年前
, 2F
12/29 21:11, 2F
聽起來像原料還沒進加工製程就有損耗 ?
若是的話, 我大概會這樣推算投料量
預計投料量 = 製成品 X 成份生產占比 / (1-製程損耗比) / (1-投料損耗比)
調整這樣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預計投料量 X (1-投料損耗比) X (1-製程損耗比) = 製成品 X 成份生產占比
推
12/30 06:49,
5年前
, 3F
12/30 06:49, 3F
通常是算在一起居多 (投料損耗量測也是個工程)
經常性加工產品 捲算投料用量其實就沒差
後面還會生產, MRP 動態計算倒還好
但遇到大單用冷門的配方, 這樣容易造成原物料庫存
推
12/30 13:02,
5年前
, 4F
12/30 13:02, 4F
→
12/30 13:10,
5年前
, 5F
12/30 13:10, 5F
→
12/30 13:12,
5年前
, 6F
12/30 13:12, 6F
→
12/30 13:15,
5年前
, 7F
12/30 13:15, 7F
→
12/30 13:25,
5年前
, 8F
12/30 13:25, 8F
→
12/30 13:28,
5年前
, 9F
12/30 13:28, 9F
→
12/30 13:29,
5年前
, 10F
12/30 13:29, 10F
→
12/30 13:31,
5年前
, 11F
12/30 13:31, 11F
要看公司生管在不在意這個推算公式
我自己的經驗是
客人用了業界有名的訂單生產管理系統, 說很好用只是想改版
尤其是報價成本/投料量都是一下就計算出來了
結果驗證後發現遇到 複利損耗 跟 單位換算 都是算錯的
所以想當然爾, 客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在 原料採購 跟 庫存管理
看了蠻多製造業利潤都是被這一塊吃掉
推
01/03 23:09,
6年前
, 12F
01/03 23:09, 12F
→
01/04 22:40,
6年前
, 13F
01/04 22:40, 13F
若是指採購料時的匯率, 就看報關匯率是多少, 與實際有差異的讓會計去作匯差
→
01/04 22:42,
6年前
, 14F
01/04 22:42, 14F
→
01/04 22:43,
6年前
, 15F
01/04 22:43, 15F
→
01/04 22:43,
6年前
, 16F
01/04 22:43, 16F
→
01/04 22:44,
6年前
, 17F
01/04 22:44, 17F
其實, 這就是預計跟實際的概念
同內文寫的
實際 跟 預計投入/產出/損耗 一定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併單連續式生產的 (一週 ~ 一個月停機那種)
若把損耗灌在其中一單一定是損耗破表
這邊我是依據單量下去平均,
單位成本才會一致 (包含合併投料, 料的成本不一也是平均)
只要是跟 MES 系統相關應該都會接觸到這些數字
推
01/07 11:04,
6年前
, 18F
01/07 11:04, 18F
→
01/07 11:05,
6年前
, 19F
01/07 11:05, 19F
→
01/07 11:06,
6年前
, 20F
01/07 11:06, 20F
→
01/07 11:07,
6年前
, 21F
01/07 11:07, 21F
當月匯率可以爬海關三旬, 預計應收/應付一樣看會計匯率認定
到料後通常是發生再作庫存跌價損失
複雜點還牽扯到跟廠商換料問題, 這衍伸下去又有更多可以討論的了
每間公司做法不同, 只要會計原則前後一致就好
※ 編輯: konkonchou (1.163.38.221), 01/07/2019 13:50:15
→
01/07 14:07,
6年前
, 22F
01/07 14:07, 22F
→
01/07 14:08,
6年前
, 23F
01/07 14:08, 23F
→
01/07 14:09,
6年前
, 24F
01/07 14:09, 24F
→
01/07 14:09,
6年前
, 25F
01/07 14:09, 25F
MIS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