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用財務數字去衡量公司
損益表的部分:
營業收入:看業績,跟往年財報比較成長等的
還有跟營業外收入作比較
看公司是否有無專注於本業上的經營
以及業外業內的比例
業外收入太高則不專注於本業,前景較於堪慮
銷貨成本以及折讓的比較
折讓退回比例偏高不好
成本是否跟其他同性質公司相差不遠
還有有些資本密集的公司,成本支出固定
無論產能多寡,固定成本.故可觀其產能利用率
還有毛利率阿,是否有所提升?或者是下降?
下降有可能是市場競爭激烈,也有可能是公司產品不具競爭力
在來營業費用的部分!這個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
營業費用中的"研發費用"這個很重要
研發代表著公司的競爭力,如果提撥%太低,就必須擔心未來沒有創新
以及沒有或者很緩慢才有新的技術或者產品的誕生
自然公司的未來產業競爭力就容易將低
舉個例子:宏碁過去都以16還是18%的研發費用作提列
佔很高的%數,但是當後來新的技術產品誕生後
業績馬上一飛沖天(公司名,提列%數不是很確定是否正確,不過應該沒有太大出入)
在來是營業利益跟銷貨毛利的比較,請自行拿捏
類似4種情況:
1.營業淨利/銷貨毛利高:最好的情況
2.營業淨損/銷貨毛利高:費用管理不當
3.營業淨利/銷貨毛利彽:產品不具競爭力,費用管理得當
4.營業淨損/銷貨毛利彽:快倒了= =
在來說到業外收入及費用的部分
其實也好像沒啥好說的= =
就是本業外的收入以及費用支出
收入的部分:利息收入牽涉到國內外政府的調降利率
費用的部分:利息費用同上
外加兌換損益:淺扯匯率
在來就是稅前損益囉
這也應該沒啥好講的吧= =
就是淨損或者淨利囉
所得稅的扣除等的
還有eps的計算
eps=純益-特別股股利/普通股數
正數就是有獲利囉
負數就是在虧損囉
還有股數太多有時是不好的
譬如兩間公司a跟B
a的純益10億/股數1億
b的純益10億/股數2億
a的Eps=10元/1股
b的Eps=5元/1股
所以說股本如果過度膨脹也不是很事情囉
先寫完損益表囉
其他的改天有時間在打囉^^
--
通告參與人員大募集
有興趣者歡迎來信來電歐
Marcu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174.5
推
05/08 15:04, , 1F
05/08 15:04, 1F
推
05/08 16:38, , 2F
05/08 16:38, 2F
推
05/08 17:58, , 3F
05/08 17:58, 3F
推
05/09 14:55, , 4F
05/09 14:55, 4F
推
05/11 21:07, , 5F
05/11 21:07, 5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7 篇):
1
1
Managem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