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這個問題...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時間17年前 (2007/10/22 18:3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paraglider (滑翔翼)》之銘言: : 喔喔~說一下...我的用意不在是時間管理上要如何分配的事 : : 我的想法是..如果理論與思考邏輯的能力,都不夠熟透 : 去參加比賽豈不是很虛... : 只為了參加比賽而努力的從網路上收集了一大堆資料吸收 : 在短時間內化為提案...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想過,但是回頭過來想,研究所的時間也很短, 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怎麼可以保證所有理論都能夠熟透? 所以在進如研究所知後,通常會分組,要不然就是選門專精, 參加競賽的意義在於過程當中的學習,有得名次當然是最終的結果,有當然是最好, 沒有也是沒差,這只是一個附加價值,過程當中學習到團隊合作、溝通協調能力及 資料蒐集及彙整,最重要的還是獨到的見解,在吸收許多資料之後能夠創造出不同過去 的營運方式,且可行性高的方案。 有好實務能力,勝過懂高深的理論,記得看過一本書,上面寫兩種人 第一種是實務能力好,但是理論能力差, 第二種是實務能力差,理論能力好,假如是你,你會選那種人? : 可是上MBA的原意 是要理論熟透,另訓練邏輯思考能力... : 所見目前在MBA參加競賽都是碩一 : 但碩一怎麼可以說就已經理論如何應用與訓練邏輯已達成熟?? : 應該是說整個MBA碩一碩二的完整,才能增加了能力... : 若參加了許多競賽,不就是本末倒置~~ MBA的學生幾乎都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理論的學習未來說不定也用不到, 在加上求學時間也很短,兩三年,要把管理的精義摸懂,應該只能懂皮毛吧, 沒有工作經驗,管理只是空想而已,理論的千萬種,你怎麼知道哪一個對你有幫助? 況且要實際去運作,是好幾個理論一起實施,甚至有跨領域的東西出現,所以才需要 團隊合作,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所以企業才會需要有好的溝通能力的人才… 透過個案的方式,讓你去了解理論在於實務上的應用方式… 到了碩二就真的會比較有理論運用的能力與邏輯思考的成熟嗎? 課堂上的學習,能夠了解到多少?沒有實際去運用過,上完這學期的課程後,馬上就忘光 到最後只會了解與自己論文有關的理論,每個人都會侷限與所學,這是很正常的。 : 若為了參加競賽,是只為了訓練邏輯整合能力,是沒話說 : 只是這樣寫出來的提案,就跟本沒有辦法契合 企業辦競賽而提案能實行的需求 參加比賽是一個TEAM出去比賽,透過腦力激盪所產生出來的東西,往往很有創意而且吸引 人,加上跨領域的人才結合,讓參賽的人可以在其中學習到許多的東西,這也是一種學習 的方法。 企業要看的不是企畫案提出什麼理論,而是其中的創意或是創新的見解,才是吸引人的地 方… 光會說理論,不會運用及實際運作也是枉然。 : 那如果說競賽可以提昇學生理論應用與邏輯整合能力 : 那學校的教授不就成了廢才了.... 這兩句話關連性大嗎? : 那以前沒有競賽的時代..學生又是如何能在畢業時,能大聲說自己已練就一身功?? 最後,MBA出去,重點還是在語文能力,專業的整合能力,及獨立思考能力。 到了業界接觸到的又是一個新的領域,又是一門專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44.22 ※ 編輯: yangdewei 來自: 59.105.44.22 (10/22 18:56)

10/22 21:07, , 1F
推~
10/22 21:07, 1F
文章代碼(AID): #1777oKZm (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777oKZm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