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工程問題
只是突然心血來潮, 寫點雜七雜八的心得。
我是唸機械工程的,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會講類似的話,
"你們是作工程的, 要解的是工程問題, 要會算成本和獲利,
要能幫老闆省錢"
"假設一個物理量的量值有100個單位, 由數個不同元素所貢獻,
其中一個元素的貢獻量最大佔其中的1單位,
而我們現在的工法預估可以改善這個元素貢獻的90%, 你要不要作?"
學熱對流時更誇張了, 因為描述流場的方程式太難了,
難到我現在我也背不出來, 所以老師教的, 課本上寫的, 別人的得獎文獻作的,
就是把計算每一項次的貢獻度, 大概1%以下的就略去,
式子就變得相對簡單許多, 但還是太難了, 我還是背不出來,
準確度多少? 誤差也許10%吧, 9成的準確性高不高?
當我去買彩券時, 10%的中獎率我都覺得高了,
當我要抽海陸籤時, 1%的中獎率還是覺得很高,
但是, a學者略去了甲項, 理論和實際的吻合度90%, 拿了獎, 變成權威,
b學者略去乙項和丙項, 準確性降為85%, 但是解問題時間節省了50%,
但他還是得獎了, 也被寫入聖經本供人膜拜。
"為什麼要學因次分析?"教流力的老師這樣子問。
"因為可以省錢。"在我們沒有反應就先回答了,
"如果要作F22戰機或是雪佛蘭跑車在前進時的流況,
不需要去作出等身大的實體和可以容納實體的風洞,
去買台大同電扇, 買條長一點的水管,
去百貨公司買個天王星和大黃峰的模型, 搭配因次分析就可以作風洞實驗了。"
"然後省下來的研究經費記得分一半給我。"我不知道這是他的重點還是笑點....
以前在算材力時, 記得有這樣的題目,
一個支撐衍架的設計, 要去算應力分佈, 然後討論哪些的肉受到的應力分佈相對很小,
所以可以把這些肉去掉, 然後估算可以省下多少的材料,
於是乎, 建築用的鋼筋就從方型實體鋼慢慢變成H型鋼材了,
以前不覺得材料少個10%有多厲害, 但現在卻覺得,
如果能在一個案子裡, 幫老闆省下個10%的材料費,
老闆又佛心來著, 拿其中的10%, 也就是整體材料費的1%當作獎金
鎬賞我的團隊幫他省了9%材料費的支出, 那個1%應該也可以讓我們一群人爽很久了。
我又想到了以前在報章上看到的一則故事,
在10幾20年前, 台灣剛開始有大量的翻譯作品出現,
有A, B兩家的出版社同時有翻譯出版同一套暢銷作品的計劃,
這作品在台灣還沒有完全的中譯本, 眾多讀者又是相當地引領企盼,
A 出版社計劃延請國內某知名外文大師操刀翻譯,
在行銷廣告上打著" 某某文學大師導讀, 翻譯字詞信雅達兼具"
B 出版社搶不到和A社對等的權威人士背書,
於是他們請了10個外語系的學生當工讀生, 每人分擔10分之1的翻譯量,
想當然爾, 這10個大學生的功力沒有大師來的好,
錯字連篇, 而且10個人不同的筆法風格湊起來後,
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 根本前後矛盾, 甚至牛頭不對馬嘴,
but, however, A社的大師版本要1年後才能出版,
B社的工讀生版本卻只花了三個月就上市了,
爛歸爛, 但是因為是第一個完全中文化的作品,
所以還是賣得很好, 9個月大師版的作品上市了,
但在市場上早已沒了新鮮感, 售價又較貴, 於是乏人問津。
因為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講得也是很久以前台灣的故事了,
記不清細節了, 也不要問我為什麼同一套書可以有兩家出版社同時有版權。
--
總覺得, 那條"絕對"的分界線隨著年齡的增長, 變得越來越模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70.227
※ 編輯: Yee9981 來自: 220.131.70.227 (10/25 11:10)
推
10/25 12:31, , 1F
10/25 12:31, 1F
推
10/25 12:53, , 2F
10/25 12:53, 2F
推
10/25 16:00, , 3F
10/25 16:00, 3F
推
10/25 16:11, , 4F
10/25 16:11, 4F
→
10/25 19:55, , 5F
10/25 19:55, 5F
推
10/26 00:18, , 6F
10/26 00:18, 6F
推
10/26 01:00, , 7F
10/26 01:00, 7F
→
10/26 01:02, , 8F
10/26 01:02, 8F
推
10/26 06:55, , 9F
10/26 06:55, 9F
推
10/26 12:25, , 10F
10/26 12:25, 10F
Mechanical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7
20
25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