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3/12演講朱淑娟-獨立環境記者修煉之路

看板Media-work (傳播媒體人)作者 (永晝下的火)時間12年前 (2013/03/12 10:59),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dominique20 (遇到可愛的小天使)》之銘言: : 媒體,不該由少數人所獨佔或專屬, : 朱淑娟,屢獲新聞獎肯定, : 公開傳授多年的採訪經驗, : 積極提攜新一代獨立媒體人。 : 身為關心環境的專業傳播者, : 這是專屬於你不能錯過的精彩演講。 : 講題:獨立記者的修煉之路 : 主講人:朱淑娟 (環境報導 獨立記者) : 時間:2013/3/12 19:00-21:00 : 地點:大安社區大學(金甌女中),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1號 : 主辦單位:大安社大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線上報名: http://ppt.cc/bLzA : 歡迎大家一起來聽精彩的演講 :) 解釋一下,朱姐其實講得很不錯... 不過,聽的人需要了解一下她的背景和經歷。 引用網路的介紹: 仗義直言,曾經是「記者」這行業特色,也是備受社會大眾重視的原因之一;然而 隨商業導向箝制了新聞自由,主流媒體記者有話難言,像朱淑娟這樣,為了暢所欲 言,毅然離開主流媒體的公民記者,更顯得難能可貴。 (有人說她是被逼走,有人說她是因自己的理想而被解聘,總之她離開了聯合報, 後來沒事做嘛......就在部落格上寫寫她跑的新聞日誌,結果閱讀和回響的人還滿 驚人,她就開始思考,大眾需要怎麼樣的媒體?一個人就不能是記者嗎?過沒多久 ,她以獨立媒體、在部落格發表新聞的身分,以自己深入探訪事件真相的報導連獲 三項新聞大獎,是當年度三冠王,之後她和卓越基金會的幾個領導人一起創辦了類 似獨立媒體營的組織,想要教學生什麼才叫記者專業和精神!並想辦法為這些公民 記者找到採訪的資金與獎金。) 但是聽完她的演講(像李惠仁也差不多,是很精彩、有內容,但有點問題),會產 生一些奇怪的觀念,這個奇怪,在本科系與非本科系、記者與非記者之間有顯著差 異(只是據我觀察,所以給些建議而已)。 先說聽完會產生的現象:1.你會被他們的故事而震撼,而且被記者的精神給吸引, 因此你開始厭惡主流媒體的力量及媒體長官箝制你對新 聞的主張;你開始想要一展抱負。            2.但是,你陷入該追求記者的本質,抑或對受訪對象負責 的兩難。說難聽點,你要當一個稱職、被同業肯定、可 能丟掉飯碗的記者?還是一個老闆眼中還不錯、可支配             、不違太多本心、受訪弱勢得到最大幫助的記者?            3.也許有的故事讓人以為記者的精神是伸張正義,事實上 他們的想法並不是如此(儘管有伸張的事實),記者真             正的精神,在客觀紀錄,並挖掘真相。所以當你問他們             ,也就是問獨立媒體,應該挖掘真相到底才正確,還是             即使知道那會傷害很多人,或帶給主角很多傷害,因此             點到為止即可是正確的?他們無法回應,只說就看你怎             麼選擇囉? 記者採訪總是難取捨要呈現多少、要追到多深,例如禽流感如果得知真相,社會會 恐慌嗎?但身為記者,是否應該調查出官員對大眾說謊、掩飾的真相? 村子被廢棄物汙染,在社會輿論下,政府出公帑改建村落,移走廢棄物,但記者 調查後,發現毒不來自該廢棄物,研判是居民自導自演,但政府能收回公帑嗎? 這可以報導或處理嗎? 社福團體要為一個精神障礙的獨居老人募愛心關懷,記者發現老人住的地方是違建 ,應該請社會局盡快處理嗎? 慈善機構全台服務十幾萬人,有一人感受到不舒服,向媒體申訴,媒體應該據實以 報嗎?倘若影響了其他十幾萬人的服務,固然爆出來可以讓機構改善服務態度,但 募款變得很困難,記者應該怎麼做? 公民記者或獨立媒體可能會傾向告訴你,身為記者,應該報導真相!至於後續怎麼 處理,怎麼降低對當事者的傷害程度,這個沒有提。或許後續不是媒體的責任? 不過日前makiyo事件其實已經有了一個新思維:觀眾想看到的,只是事件真相嗎? 只是藝人私生活的真相嗎? 其實觀眾還想知道:1.事件後續處理(新聞除了大議題,如反核,幾乎沒後續追蹤)          2.如果遇到類似情形,怎麼辦?(提供參考防範機制)          3.其他人、民眾、當事者對這件事的看法是什麼?(多角度)          4.司機受傷,該向誰申訴?能請求哪一條法律賠償?(資訊) 所以一件新聞的處理,應該是要有防範措施的,只是....那得花多少人力和時間? 因此一般媒體做不到,又會回到循環,變成記者應該只要追求真相,其他的暫時不 管。 整個演講下來,加上線上採訪的經歷,也許吧....會開始迷惘,記者到底應該怎麼 做? 然而一般非本科系或非線上記者,倒沒想那麼多,只覺得是場有趣又刺激的演說。 ※ 編輯: notoriousii 來自: 114.45.197.99 (03/12 11:03)

03/12 11:10, , 1F
如果有機會,聽聽那些"老"媒體人演講,收穫會更大。例
03/12 11:10, 1F

03/12 11:10, , 2F
如報社社長或總編,還有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等。
03/12 11:10, 2F

03/12 11:55, , 3F
獨立媒體才應該追蹤後續 甚至有很多是跟受訪者建立長期
03/12 11:55, 3F

03/12 11:55, , 4F
關係 更有直接介入或參與的獨立媒體記者
03/12 11:55, 4F

03/12 11:56, , 5F
在教科書上要的是專業客觀 但非主流媒體樂於主觀
03/12 11:56, 5F

03/24 23:29, , 6F
推~原po說的情況很常見阿
03/24 23:29, 6F
文章代碼(AID): #1HFfeb3Y (Media-work)
文章代碼(AID): #1HFfeb3Y (Media-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