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媒體.news》(2015/06/25):BBC 成立內容行銷團隊 &

看板Media-work (傳播媒體人)作者 (蘇小豬)時間10年前 (2015/06/26 03: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媒體.news》:BBC 成立內容行銷團隊、Circa 宣布停止營運 &《BuzzFeed》計畫進軍 電視產業(2015/06/25) 臉書網址:https://goo.gl/wLhOFH (圖文網誌好讀版) 《新媒體.news》,由《新媒體世代》 推出,希望藉由重點摘要的方式,整理更多國外的 新媒體新聞。如果有特別重要或有趣的議題,《新媒體世代》也都會為大家持續做更多長 篇幅的深入分析和討論。目前這個計畫仍在實驗階段,隨時都會做調整和改進。 這兩天有不少與新聞媒體業相關的精彩內容,分享給版友們參考,有興趣的朋友們也歡迎 訂閱《新媒體世代》的臉書專頁。 ======== √ 《英國廣播公司》成立內容行銷團隊(BBC) 《英國廣播公司》集團旗下的英國廣播公司商業分支(BBC Worldwide),日前宣布成立新 的內容行銷團隊 BBC StoryWorks,隸屬於英國廣播公司廣告部門,主要基地將會在新加坡 、雪梨、紐約和倫敦來服務全球顧客。成立內部內容創意團隊,主要是因為看到廣告商對 於內容行銷的需求,也就是希望「說出自己的故事」,且英國廣播公司商業分支目前有超 過三成的收入都是來自於內容行銷。 團隊由前《英國廣播公司》資深新聞記者理查·帕丁森(Richard Pattinson)領導,擁有 豐富新聞室經驗的理查·帕丁森,將把新聞價值和內容行銷結合。他表示所有的內容都將 是「大膽、創新與高品質」,為品牌說出好的故事。團隊成員除了新聞工作者,還包括品 牌、商業、策略與數位創新人才。 隸屬在廣告部門下的 BBC StoryWorks,其製作的品牌內容將橫跨《英國廣播公司》各個新 聞版面和平台,提供的內容服務包括品牌內容(由品牌擁有的商業內容)、合作內容(和 廣告商合作的內容)與贊助內容(企業贊助《英國廣播公司》製作)。而《英國廣播公司 》集團選擇在今年的坎城國際創意節前夕宣告,重要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在創意節尋找合作 品牌企業。 《英國廣播公司》並非第一個在內部成立內容行銷事務所的新聞出版商,英國《衛報》早 在去年即打造了「衛報實驗室」,目標也是為合作品牌打造系列內容行銷廣告。《衛報》 和《英國廣播公司》相繼成立「衛報實驗室」和 BBC StoryWorks,是否再次說明內容行銷 ,將是新聞出版商提高數位廣告收入的必要方向呢? |你可能感興趣:「衛報實驗室」:《衛報》如何透過內容行銷,拓展數位廣告市場| http://goo.gl/rbM0pT √ 數位新聞新創 Circa 宣告停止營運(Circa) 今天讓數位媒體圈震驚的新聞之一就是 Circa 宣告募資失敗,將無法再繼續運作。有將近 四年歷史的 Circa,可說是一款走在時代尖端的新聞應用程式,創立許多獨特的數位新聞 概念。 在 Circa,編輯不生產新聞內容,但每天挑選各大網站精華,以極短篇幅將不同新聞來源 重點集結,強調讓讀者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數十則重要議題。同時 Circa 也創新地開發 追蹤重大新聞故事的功能,當特定新聞議題有更新資訊時,讀者會立即收到通知,而網站 上也透過不同新聞來源的資訊累加,讓讀者有脈絡地追蹤議題。 只是秉持高品質,強調不置入廣告也不採取訂閱的 Circa,最終仍因資金短缺而停擺。根 據報導,Circa 的用戶數目可能並不多。Circa 運作失利有幾個可能因素: 沒有原生內容:雖然強調高品質,但沒有原生內容且強調短篇幅的 Circa,難以累積品牌 忠誠度;且用戶需要詳細新聞資訊時,仍得到其他新聞平台找尋消息。 無法滿足目標觀眾:當透過編輯人工篩選新聞,編輯挑選新聞和讀者感興趣新聞不一定相 符合。尤其 Circa 每天提供短新聞數十則,這樣的新聞資訊量將難以滿足所有讀者需求。 新聞聚合生態改變:市面上湧進越來越多新聞聚合器,此外連社群平台和科技公司(像是 Facebook、Snapchat 和 Apple)都進軍新聞出版市場,這些新策展平台不只有新聞量大 的優勢,同時強調個人化,甚至能透過運算機制篩選出最符合讀者興趣的新聞資訊。 Circa 可以說為行動新聞界的一場創新實驗,雖然失敗,但新聞媒體或多或少都能從中借 鏡學習,延續著 Circa 的創新精神。 √ 《紐約時報》禁用桌機登入網站實驗:成功!(The Washington Post) 還記得《紐約時報》六月中旬時,禁止總部員工使用桌機登入網站首頁一週的內部實驗嗎? 在今年四月升遷,負責管理所有數位平台包括行動端、首頁和智慧型手錶的助理刊頭編輯 克里福德·列維(Clifford Levy)表示實驗成功,他獲得了許多點子、支持信件,及繼續 突破高齡灰女士極限的決心。 他強調在新聞產業,開始出現新聞產製與閱讀間的斷層:編輯和記者習慣用桌機製作新聞 ,但越來越多讀者傾向用行動裝置來閱覽新聞。透過這樣的實驗,讓新聞編輯團隊更能從 行動端來思考,他也表示「我們需要持續這樣做,不是指這個(禁用桌機的)實驗,而是 非常專注在行動端與創新,以更快的步伐開創未來。」 |你可能感興趣:《紐約時報》的行動化實驗:未來一週禁止員工從桌機登入網站| http://goo.gl/nLAIha √ 《BuzzFeed》計畫進軍電視產業(Wall Street Journal) 《BuzzFeed》有可能進軍電視甚至電影產業?《BuzzFeed》創辦人兼執行長喬納·派瑞提 (Jonah Peretti)在今天的坎城國際創意節表示,「我們想要進軍電視,但是我們想要以 不同的方式來製作。」 強項為經營行動社群、享有 2 億全球觀眾的《BuzzFeed》,將如何將傳統電視產業與行動 社群結合呢?最有可能的方式將是透過 Facebook 和 YouTube 等社群平台,聽取平台用戶 對於角色和劇本的想法,並根據觀眾回饋再來製作電視劇集。 喬納·派瑞提也提出他所觀察到的數位產業趨勢,包括 分佈式內容(distributed content):這個名詞可以說是由《BuzzFeed》所創造,在去 年八月時,《BuzzFeed》成立了 BuzzFeed Distributed 部門,一個 20 人的團隊,專門\ 為不同社群媒體打造原生內容,而這些內容都不會在《BuzzFeed》網站上出現。 行動世代: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裝置的普及。 科技公司勢力擴張:科技公司像 Google 和 Facebook 在新聞出版業勢力崛起。 電視和其他平台的戰爭:過去放在電視的廣告預算,將逐漸被分配給其他媒體。 √ 非 Facebook 用戶也可以使用即時通平台(Facebook News / TechCrunch) 使用 Facebook 即時通平台(Messenger),將不再需要擁有 Facebook 帳號了。當新用戶 來到即時通平台時,將會看到畫面上詢問是否沒有 Facebook 帳號的選項,透過該按鈕, 用戶可以註冊姓名、電話和照片等資訊。從今天開始,在美國、加拿大、祕魯和委內瑞拉 ,只需要姓名和電話號碼就可以加入即時通平台,使用包括影音、團體通話、通訊、視訊 與傳送貼圖等功能。 Facebook 官方也表示,雖然即時通平台不再需要 Facebook 帳號才能登入,但禁止 Facebook 訪問權限的國家像是中國,仍將無法使用即時通平台,因為所有 Facebook 的 IP 都將會被封鎖,包括即時通平台在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2.33.28.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ia-work/M.1435261087.A.F0B.html
文章代碼(AID): #1LZ5YVyB (Media-work)
文章代碼(AID): #1LZ5YVyB (Media-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