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成大團隊揭菸致癌新機制 登國際期刊封面

看板Medicine (醫學生物)作者 (藝術與城市)時間15年前 (2010/02/09 00: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成大團隊揭菸致癌新機制 登國際期刊封面 更新日期:2010/02/08 17:45 (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8日電)成功大學團隊發表香菸致癌新機制,躍上國際期刊封面 。研究發現NNK香菸致癌物會誘發「DNMT1」蛋白過度表現,讓抑癌基因無法運作導致肺癌 ,但戒煙可降低肺癌發生率。 在衛生署基因體醫學國家型計畫「肺癌基因體研究及臨床應用計畫」經費支持下,由成大 藥理所教授王憶卿領導,台北榮總胸腔外科醫師許瀚水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 院長陳志毅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合作下,發表「香菸導致癌症新機制」重大成果發表。 王憶卿說,研究發現香菸中的致癌物NNK,除了會導致DNA及基因突變外,也會誘導體內甲 基轉移酵素「DNMT1」蛋白過度表現,使得抑癌基因無法運作,成為肺癌發生與致死的原 因之一。 王憶卿進一步說明研究過程指出,進行細胞模式實驗後發現,若在細胞加上NNK致癌物2到 6小時後,DNMT1蛋白就會過度表現,讓抑癌基因無法運作。 另外,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王憶卿說,若將NKK致癌物打入老鼠身上,4到6週肺部會產生 腫瘤,取出老鼠肺腫瘤組織發現,DNMT1蛋白也有過度表現情形。 研究團隊分析124名肺癌患者發現,若持續抽煙者,體內DNMT1過度表現達65.5%,戒菸者 的DNMT1過度表現減少為37.1%,不抽菸者則為29%。王憶卿說,持續抽菸者且DNMT1蛋白過 度表現的病人,開刀後存活率明顯比其他病人差。 王憶卿說,這項研究顯示,戒煙2到4週後,大部分肺癌病人的DNMT1蛋白過度表現情形會 逐漸下降。 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解釋,過去認為吸菸導致肺癌是因為染色體突變,且無法恢復,但 這項研究發現不但找到抽煙的致癌機制,且戒煙確實有助於減少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 這項研究獲得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臨床研究 (Th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出 刊發表,並首次獲選為期刊封面論文,美國Science News也相當重視這項研究成果,顯見 在國際醫學研究領域中具有重要性及貢獻性。 王憶卿指出,這項發現也提出治療肺癌的重要標靶,也就是發展DNMT甲基轉移酵素之抑制 劑,研究團隊也正從茶葉、天然蔬菜等天然素材中尋找可以製作為藥物的素材,發展肺癌 病人治療及新藥。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08/5/20935.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4.93.209.197
文章代碼(AID): #1BS3SXLe (Medicine)
文章代碼(AID): #1BS3SXL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