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做這行不寫程式可以幹麻??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semop)時間17年前 (2008/02/03 04:3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20 (看更多)
※ 引述《albertyk ( STD:Monica / HC:Christ)》之銘言: : 你就繼續當你的 死MIS ! : 我只跟你講一個重點! : 就是: : 你抬頭看看你上面的人, : 有哪個單單是程式員,能幹到65歲屆齡退休? : 有有個程式員做到50歲還在幹程式設計師? : 有哪個做到40歲? : 有哪個做到35歲? : 甚至? : 有哪個做到30歲!!!!? : 覺醒吧! 你上面的人,就是你的未來! : 不想跟她們一樣,就趕快修正觀念 !! : 不然,就是考個高考,進公家機關,鐵飯碗! 這個論點大概只適合 MIS. 真正待在軟體業的,三十歲往往不過是一個起點,我十六歲會寫組合語言程式,十八歲開始 接案賺錢,二十歲完成第一個百萬元級的專案,二十二歲出書,二十四歲開公司。 以年紀而論,在台灣的業界,發展速度比我快的,兩隻手就數得出來,大部分人最快也就是 這個樣子了,但是過了三十歲,我才覺得自己稍微知道如何做出一套軟體或一個系統。 我也曾經以為自己可以只做高層次的研究或分析工作就好了,後來發現,在沒有穩定成熟的 產業體制下,這樣做只會把自己困死,要做強者就要自己寫程式。現在的軟體業界,幾乎是 資深人員的天下,小伙子做點創意就了不起了,真正要產品化可說是不太可能的。 六十歲的 programmer 在台灣或許看不到,但多的是從寫作 8086 組合語言程式開始,直到 現在仍然持續寫程式,大約三十歲到四十五歲之間的 senior programmer, 這些人始終都是 軟體業界的主力,若不是 PC 出現把上一代的 programmer 洗掉大部分,要不然年紀更大的 上一代 programmer 還可能繼續存在。 在國外,第一代的程式設計師或電腦科學家,多半都還在工作或研究中,前幾年號稱第一個 組合語言程式設計師的 David Wheeler 才過世,享年 77 歲,在他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做 電腦科學研究。更早死一點的,像是發展 IPv4 的 Jonathan Postel, 在他 55 歲退休之前 還在管理整個 Internet 的 DNS, 然後就在他交出 root 的當年去世。 將寫程式做為終生的志業,絕對不是幻想,只是這跟所有知識密集的工作一樣,若不能持續 進步就會被淘汰,這跟歲數是無關的。 對於 MIS 來說,他的工作只是支援性的,但對軟體業來說,寫程式就是核心的工作,所有 機會與財富都來自於軟體的創造,能力好一點的,到了三十歲之後的收入,多半已經可以跟 產品的營收結合在一起了,也許是有相當比例的公司股票,也許是技術抽成,也許是有一個 客戶就能拿一個客戶的部分維謢費用,也許自己就是軟體公司的老闆,有著很多的可能性, 當然要達成這樣的收入形態也倍加辛苦,然而有哪一個領域的創作者是靠創作來領薪水的? 軟體工作有不同的形態,並不是說原po說的不對,而是那種三十歲以後不能靠寫程式賺錢的 說法一直在社會上流傳著,所以藉題發揮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2.151.201.253 ※ 編輯: semop 來自: 222.151.201.253 (02/03 04:39)

02/03 07:39, , 1F
為什麼有股淡淡的hola...
02/03 07:39, 1F
文章代碼(AID): #17fDFosM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fDFosM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