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超出預期!第3季經濟成長率達3.33%
沒有新產業不是最重要問題
台積擴個廠加上上下游供應鏈
可能增加的就超過韓國什麼化妝品影視就業產值
為什麼一定要看到終端產品才算新產業?
台灣本來就供應鏈型
你說台灣20年前音樂夠屌了吧 那產值有多少?
事實台灣過去五年經濟增長也沒輸韓國
出口韓國也在趨緩 世界各國人力成本增加都會面臨的問題
韓國是狂升基本薪和狂升物價把明目衝高
你最低薪4萬4收入能低到哪去
但同樣 你物價能低到哪去
以下韓國人介紹台灣網站的物價 基本挑同質性高
所以他們物價問題嚴重 老人因為物價飆高貧窮率幾乎oecd第一
https://i.imgur.com/VFDlBPp.jpg







台灣真正問題不是沒新產業
而是和中國太近
基本上資金人才都容易被磁吸
你看世界各國語言文化相近的基本也是如此
日韓有語言文化保護
要用這些人溝通成本過大
台灣傳產看似衰退 很多只是移到中國
中國10大出口商有4家都是台灣的
服務業學術界財經界也一堆
其實台灣真正課題不是跟韓國比
因為產業結構本來就不同
供應鏈都抓住新需求為什麼不算新產業?
只是你看不到終端產品而已
台灣真正問題是和歐美簽貿易協定
想辦法移一點回來
因為台灣在外的規模很大 一點就吃很飽了
也不要排斥什麼外勞 首先他們可能每個月也會花個幾千一萬吧
代工業人很大 加起來很可觀
再來也有管理建廠運輸等等配套產業 規模也不小
世界各國如果語言文化相近 本來就有磁吸現象
這才是台灣衰退的跟本原因
有新產業又如何?
中國挖一挖 不是變紅海就是你過去生產又空洞化
生技算不錯畢竟中國醫療環境不好複製
可惜被炒股玩爛
總之 台灣有中國磁吸效應在 不能和韓國一樣看待
歐美現在想降低中國依賴 和歐美早日簽貿易協定才是擺脫輪迴的唯一解
不然你做什麼 都很容易被學走 畢竟對岸市場大錢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68.209 (臺灣)
推
10/30 22:28,
5年前
, 1F
10/30 22:28, 1F
推
10/30 22:32,
5年前
, 2F
10/30 22:32, 2F
→
10/30 22:32,
5年前
, 3F
10/30 22:32, 3F
→
10/30 22:35,
5年前
, 4F
10/30 22:35, 4F
→
10/30 22:35,
5年前
, 5F
10/30 22:35, 5F
→
10/30 22:39,
5年前
, 6F
10/30 22:39, 6F
→
10/30 22:39,
5年前
, 7F
10/30 22:39, 7F
噓
10/30 22:41,
5年前
, 8F
10/30 22:41, 8F
噓
10/30 22:43,
5年前
, 9F
10/30 22:43, 9F
→
10/30 22:43,
5年前
, 10F
10/30 22:43, 10F
→
10/30 22:43,
5年前
, 11F
10/30 22:43, 11F
→
10/30 22:43,
5年前
, 12F
10/30 22:43, 12F
可悲 你中國人吧 什麼都要比
衝高明目的意義在哪?
乾脆學辛巴威好了 中國什麼都面子掛帥 吃不起豬肉也要撒幣增加通膨只為蓋基建顧gdp
推
10/30 22:45,
5年前
, 13F
10/30 22:45, 13F
→
10/30 22:45,
5年前
, 14F
10/30 22:45, 14F
台灣文創8300億 韓國gdp台灣2.5倍 換算也沒差很多 文創要先內需才有實力外銷 台灣內
需就市場太小 本來發展展就困難的多 搞成這樣沒到很爛 內需更容易磁吸看看舔共藝人
而且你要比邏輯也是比整個產業鏈 一個產業族群比一家公司搞笑哦
→
10/30 22:46,
5年前
, 15F
10/30 22:46, 15F
→
10/30 22:47,
5年前
, 16F
10/30 22:47, 16F
→
10/30 22:47,
5年前
, 17F
10/30 22:47, 17F
推
10/30 22:52,
5年前
, 18F
10/30 22:52, 18F
→
10/30 22:52,
5年前
, 19F
10/30 22:52, 19F
推
10/30 22:53,
5年前
, 20F
10/30 22:53, 20F
→
10/30 22:55,
5年前
, 21F
10/30 22:55, 21F
→
10/30 22:58,
5年前
, 22F
10/30 22:58, 22F
推
10/30 22:58,
5年前
, 23F
10/30 22:58, 23F
→
10/30 22:58,
5年前
, 24F
10/30 22:58, 24F
推
10/30 22:59,
5年前
, 25F
10/30 22:59, 25F
推
10/30 22:59,
5年前
, 26F
10/30 22:59, 26F
→
10/30 23:00,
5年前
, 27F
10/30 23:00, 27F
→
10/30 23:00,
5年前
, 28F
10/30 23:00, 28F
→
10/30 23:00,
5年前
, 29F
10/30 23:00, 29F
→
10/30 23:02,
5年前
, 30F
10/30 23:02, 30F
→
10/30 23:03,
5年前
, 31F
10/30 23:03, 31F
推
10/30 23:04,
5年前
, 32F
10/30 23:04, 32F
→
10/30 23:04,
5年前
, 33F
10/30 23:04, 33F
→
10/30 23:04,
5年前
, 34F
10/30 23:04, 34F
噓
10/30 23:05,
5年前
, 35F
10/30 23:05, 35F
→
10/30 23:05,
5年前
, 36F
10/30 23:05, 36F
→
10/30 23:05,
5年前
, 37F
10/30 23:05, 37F
→
10/30 23:06,
5年前
, 38F
10/30 23:06, 38F
推
10/30 23:08,
5年前
, 39F
10/30 23:08, 39F
→
10/30 23:09,
5年前
, 40F
10/30 23:09, 40F
推
10/30 23:10,
5年前
, 41F
10/30 23:10, 41F
→
10/30 23:11,
5年前
, 42F
10/30 23:11, 42F
推
10/30 23:12,
5年前
, 43F
10/30 23:12, 43F
→
10/30 23:16,
5年前
, 44F
10/30 23:16, 44F
其實輸了就輸了呀 幹嘛要跟韓國比? 內需小本來發展不要易 看看舔共藝人 文創最後也
是
舔中國市場 最後都中國人
台灣就太自卑 韓國一堆逃稅判刑 李健熙只是突然中風沒避稅 被說民族性比台灣優良...
台灣真正問題在經濟規律 大國磁吸小國 不是幾個政策問題
噓
10/30 23:32,
5年前
, 45F
10/30 23:32, 45F
→
10/30 23:32,
5年前
, 46F
10/30 23:32, 46F
進中國市場要喊92共識習近平定義=一國兩制香港說明=ㄧ國一制請問是要?
噓
10/30 23:33,
5年前
, 47F
10/30 23:33, 47F
→
10/30 23:33,
5年前
, 48F
10/30 23:33, 48F
這也就說明 內需台灣很難搞 一有雛型中國就來挖
供應鏈跟著世界產業走 也是新產業 關鍵還是想辦法在台灣生產
※ 編輯: andrew0041 (223.137.168.209 臺灣), 10/30/2020 23:41:21
→ lanslore : 閱 10/30 23:51
推
10/30 23:53,
5年前
, 49F
10/30 23:53, 49F
噓
10/31 01:15,
5年前
, 50F
10/31 01:15, 50F
→
10/31 01:17,
5年前
, 51F
10/31 01:17, 51F
→
10/31 01:18,
5年前
, 52F
10/31 01:18, 52F
→
10/31 01:18,
5年前
, 53F
10/31 01:18, 53F
李都逃稅被判刑確定你在說什麼呀
→
10/31 01:19,
5年前
, 54F
10/31 01:19, 54F
→
10/31 01:20,
5年前
, 55F
10/31 01:20, 55F
→
10/31 01:21,
5年前
, 56F
10/31 01:21, 56F
→
10/31 01:22,
5年前
, 57F
10/31 01:22, 57F
→
10/31 01:23,
5年前
, 58F
10/31 01:23, 58F
→
10/31 01:25,
5年前
, 59F
10/31 01:25, 59F
→
10/31 01:25,
5年前
, 60F
10/31 01:25, 60F
→
10/31 01:25,
5年前
, 61F
10/31 01:25, 61F
推
10/31 01:39,
5年前
, 62F
10/31 01:39, 62F
→
10/31 01:39,
5年前
, 63F
10/31 01:39, 63F
推
10/31 02:56,
5年前
, 64F
10/31 02:56, 64F
→
10/31 04:58,
5年前
, 65F
10/31 04:58, 65F
→
10/31 04:58,
5年前
, 66F
10/31 04:58, 66F
→
10/31 04:58,
5年前
, 67F
10/31 04:58, 67F
→
10/31 04:58,
5年前
, 68F
10/31 04:58, 68F
→
10/31 07:33,
5年前
, 69F
10/31 07:33, 69F
→
10/31 07:33,
5年前
, 70F
10/31 07:33, 70F
→
10/31 07:33,
5年前
, 71F
10/31 07:33, 71F
推
10/31 13:36,
5年前
, 72F
10/31 13:36, 72F
→
10/31 13:37,
5年前
, 73F
10/31 13:37, 73F
→
10/31 13:51,
5年前
, 74F
10/31 13:51, 74F
噓
10/31 14:21,
5年前
, 75F
10/31 14:21, 75F

→
10/31 14:21,
5年前
, 76F
10/31 14:21, 76F

→
10/31 14:22,
5年前
, 77F
10/31 14:22, 77F
我說這五年沒輸呀 之前台灣經濟最慘就是馬八年
中國只要半價台灣薪資怎麼漲? 所以關鍵還是要想報法脫鉤不然台灣公司不是沒賺
※ 編輯: andrew0041 (223.136.227.5 臺灣), 10/31/2020 16:42:29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tock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