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一下大陸求學的幾個問題
※ 引述《ed3 (Caros)》之銘言:
: 坦白講,在台灣或大陸念書哪個比較好、那個可以學到比較多東西,
: 每個人的情況和感想都不一樣,我也不敢保証我說的對你一定適用,
: 只能就我在大陸讀書兩年所見、所感受的情形分享一下
: (我念的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班)
我是念台灣的清大經濟研究所 也想來分享一點
前兩個禮拜我到北京 參加一個大陸清大承辦 有關科技管理的國際研討會
期間我最深的感受
是他們國際化的程度 是在台灣的我們難以想像的
在我在國內研究所幾年中 很難得見到有國際有名的商學院科系學者來交流
更不用說那些諾貝爾獎得主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了
但是這樣的機會 對北京一些學校的學生來說
只能講唾手可得
(有興趣的人直接可以比較台灣清大和大陸清大商科研究所的網站
上面都會有行事曆 演講訊息等)
就學生而言 盡管國內近來也開了不少IMBA 招收國外學生
但是當我與本校的IMBA學生一起修課時發現
絕大多數是從中南美洲 或非洲 我們的邦交國拿獎學金來的
雖然我也跟他們其中一些人成為好朋友 不能說他們的程度一定不好
但是論學生來源的國際化程度 我認為是大陸好學校勝的
很多歐美國家的人 不諱言的 當他們想學中文或到亞洲唸書 會先想到大陸
但是我認為台灣還有一個勝出的因素 是教授的素質
好的教授可以引導學生思考 最後慢慢建立一套有系統的思考體系
這個思考體系中有許多學術理論來支撐
最後可以使用這套思考模式來處理問題
國內別的商科類研究所我不敢說
但是起碼我念的經濟所 有好幾位教授都有這樣的功力 做研究的實力
但是這次我在研討會中聽了一些大陸所謂的學者專家報告論文
甚至有MIT畢業的教授
卻發現他們的知識體系是零散的
資訊雖多 卻少有可以完整用一個理論解釋一些問題或現象的 研究
而多半只是 報告 一些結果 像是展示政策多好 經濟多麼蓬勃發展那樣
(如果在我的所上寫這樣的論文 我認為碩士畢業可能會有問題
但是畢竟我所接觸到的也是少數 或許不能一概而論)
我想 念商科研究所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目的
如果是為日後工作而念 到大陸可能較能夠累積國際性(包括大陸本地)的人脈
也能夠短期內透過聽國際大師 跨國企業老闆的演講等等
累積很多的 資訊 知識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訓練自己的思考 建立 知識的體系 想要做出好品質的研究
可能在台灣念會比較有幫助
在台灣念的同時 還是可以透過一些國際交流的補助 去外面看看
(像是國科會有補助研究生參與國際研討會的機票錢)
這樣希望對你有幫助 :)
: ※ 引述《panda816 (噗噗噗!!)》之銘言:
: : 之前爬過文
: : 有幾點想請教一下....
: : 1.大陸的商管教育是不是比我們差?
: : 前面有人說"大陸的研究所是讓你讀書的,做研究基本上跟你無關"
: : 那這不是台灣的大學部做的事?這真的是大陸研究所的情形嗎?
: 如果你指碩士班,的確還是讀書所佔的比重最大,
: 不過這點在台灣或國外的商管所也是一樣(我碩士在台灣和美國念的),
: 因為商管研究所收的學生很雜,很多新生都是非本科系畢業的,
: 對于商管領域的知識了解並不全面,所以通常碩一會集中修課、讀書,
: 把相關知識補起來,碩二寫論文才是真正做研究,這跟理工類研究所是不同的。
: 不過我感覺在大陸名校念商管研究所,做學術研究或企管咨詢的機會還是很大,
: 我指導教授底下的碩士生幾乎都有參加一個以上的研究專案,
: 有些幹脆研究做一做就順便把自己的論文完成了,
: 這部分要看老師的能力和意願,不能一概而論
: : 2.有人說到大陸唸書能增加競爭力,這競爭力是指什麼?
: : 如果說人脈算競爭力,那工作後直接唸EMBA去認識老闆同學應該更實際
: 每個人對競爭力的定位不同,你可以先問問自己將來想從是什麼樣的工作?
: 希望從研究所得到什麼?這樣再來想競爭力的問題會比較清楚。
: 對我個人來說,我希望的是藉在大陸讀博士的機會,
: 一方面把商管的理論、眼界鑽研的更深更廣,
: 基本上大陸重點學校目前的學術資源、講座資源、國際交流機會,
: 不但不會比台灣遜色,甚至跟國外比也不遑多讓,
: 想學知識的,應該不會失望。
: 我的另一個理想是零距離地了解大陸,
: 台灣跟大陸的經濟、文化接觸癒來癒緊密,
: 這一代年輕人到大陸工作的可能性也癒來癒高,
: 但是你真的知道大陸是什麼樣子嗎?除了知道大陸GDP是世界第四、
: 2008奧運在北京舉辦、上海有世界第一條商業化磁浮線路外,
: 你對大陸的印象會不會只剩下黑心食品,還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歷史記憶?
: 我認為,如果將來考慮在大陸發展的話,趁著學生時代來待個幾年,
: 實地了解大陸人在想什麼、大陸學生到底用功在哪、大陸大城市的建設有多快、
: 城鄉差距又有多大,對未來絕對有好處。
: 當然這也要看個人生涯規劃,如果你的目標是一輩子待在台灣工作,
: 這樣的‘競爭力’其實不見得有用就是了
: : 3.他們的生活水準跟我們差多少?
: : 因為我的直屬學長參加大陸的參訪團,
: : 他有舉個例子:
: : "假設我們生活水準落後日本10年,那大陸約落後我們 10~15年"
: : 感想是"對他們的生活水準不敢領教"!
: : 關於生活水準,能不能請有去留學過的板友大概敘述一下....
: : 還有有什麼地方會引起衝突?(思想,文化之類的)
: 我待的城市是北京,其實跟台北差距不是太大,個人感覺最多差五年,
: 最大的差異一個是交通(北京堵車比台北更嚴重,地鐵遠沒台北方便)
: 一是人民素質的均一程度(台北高學歷的人比例很大,大家行為模式都差不多,
: 北京卻有幾百萬外來的民工,期待他們在言語、衣著、行為上都跟大學生一樣,
: 似乎也不可能)
: 在學校裡差異就更小了,你會發現大部分大陸學生都跟台灣的年輕人很像,
: 生活一樣是念書、運動、看電影、逛街、唱歌(而且一樣上錢櫃好樂迪),
: 只要不談政治,大家相處起來沒任何問題。
: 基本上只要你有一定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在大陸大城市不會有問題,
: 我剛來時也會想念台灣的牛肉面、珍珠奶茶、鳳梨酥等小吃,
: 現在不但很少想了(一個原因是很多東西大陸都有了)
: 反而回台灣時會想著大陸便宜好吃的烤鴨、砂鍋白肉、小吃掉口水 XD
: : 4.他們的師資如何?
: : 我上網看過師資陣容的介紹,完全沒有看到有提到學歷的地方
: : 而之前有板友說大陸20年前根本沒有商管所
: : 那今天浙江大學企研所的教授卻多到嚇人,這些教授都有在英美留學過嗎?
: : 還是很多只有"本土"學歷的教授?
: 大陸20年前確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商管所,
: 多數學校只有經濟系,頂多有個管理科學或技術經濟研究所。
: 真正大規模的開設商學院以及MBA課程是1990年代的事,所以師資也多半是近年引進的,
: 而且雖然最近幾年各重點大學重金吸引海歸人才,但本土學歷師資還是佔多數,
: 所以很遺憾告訴你,如果你很在乎留學歸國的師資比例,
: 恐怕台灣任何一所私立大學管理學院擁有洋學歷的師資,都比北大清華還多。
: 但洋博士未必真的那麼好用就是了,很多土博士的學養、教學能力未必遜色,
: 我在台灣念過政大、中山,在一大把一大把的洋博士中,
: 真正讓我學到最多的還是兩位土博士,
: 現在在清華也是一樣,其實經管學院引入了不少國外名校畢業的師資,
: MIT、Duke、Berkeley、早稻田都有,
: 但我最受益匪淺的,一位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
: 一位是早期清華畢業直接留校,連博士學位都沒有的老教授。
: 師資部分真的要看個人重視什麼,不能一概而論
: : 拜託大家幫忙解惑
: : 因為小弟正卡在台灣和大陸的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95.153
推
06/07 12:51, , 1F
06/07 12:51, 1F
推
06/07 17:44, , 2F
06/07 17:44, 2F
→
06/07 17:44, , 3F
06/07 17:44, 3F
推
06/07 20:29, , 4F
06/07 20:29, 4F
→
06/07 20:31, , 5F
06/07 20:31, 5F
推
06/07 21:21, , 6F
06/07 21:21, 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7 篇):
TWSU 近期熱門文章
8
23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