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要什麼人生 自已決定和選擇 (作者:阮慕驊
人年過50,累積了許多的人生經驗,其中之一就是對工作與收入的體會。人年輕的時候,
往往把收入視為優先的考量,其實興趣才是選擇工作優先的考量吧!因為缺少興趣的工作,即使有入收入,等到50歲,免不了會有虛度了一生的感嘆!
筆者常以此告訴年輕人,人的一生,工作與收入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考量和選擇,要如何下
決定呢?其實不難,把這兩件事排序一下就好了。首先,世間最快樂的莫過於一生選擇了有興趣的工作,而且這個工作也能創造好的收入;其次是選擇了有興趣的工作,但
賺不到錢;再其次是賺到錢但並非是志趣的工作;當然最不好的是既沒興趣的工作又賺不到錢。相信沒有人會去做既賺不到錢又沒興趣的工作。可是卻有許多人忙碌一生,只為糊口卻做
著毫無興趣的事,一生只為五斗米折腰中度過,直到年老。所以,年輕時就要下好決定做好選擇,否則年紀一大就後悔莫及了。
什麼是有興趣的工作?每個人都有與其它人不同的特質,通常符合志趣的工作就是貼近個
人特質的工作。例如,有些人特別喜歡接觸陌生人,特別喜歡溝通與交際,那麼這種特質就很合適從事業務性質的工作。又例如某些人不愛接觸大眾,但喜歡研究昆蟲和植
物,那麼他就很適合做一個生物的研究人員。反之,如是叫生物研究人員去做業務,叫業務去做生物研究,恐怕就會事倍功半而且做的叫苦連天了。做什麼工作是自己選擇和決定的,但多少可參考了解自身的家人或朋友的意見,因為人往
往看不清自己,正所謂旁觀者清,經由他人的觀察,多少也可更了解自身。但決定卻是要自己下的,不要讓其他人來決定,人生終究是自己的。
發現志趣是人生豐富的第一步,這叫性向發現。如何自我發現呢?假使某件事某人做起來
特別順手而且點子特別多,這通常是志趣所在。如果自己對某件事特別有感、特別喜歡,就是興趣所在了。志趣可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父母應該順從子女的志趣,讓子女去
學就做志趣之事,千萬別以世俗的標準看待子女的志趣的人生發展,逼迫子女去學去做不感興趣之事,這樣會誤了他們一生。
其實環境也會影響人的興趣,所以人的興趣不見得是天生的,有時候也會受後天環境與社
會氛圍的影響。筆者曾到台中一家專門做刀庫的公司參訪,這家公司極具競爭力,公司說從沒遇過什麼景氣問題,即使金融風暴訂單也不斷,但公司卻有一個苦惱,就是訂
單再多也要能生產,可是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做技工,所以公司人手不足,缺工是一大問題。
類似這家生產刀庫業者的困擾,其實普遍在台灣發生。許多傳統產業有訂單,也有競爭力
,但人手不足,缺的是具備經驗與技術的勞工,師傅難找是他們共同的問題。時下的年輕人受社會氛圍影響,往往對黑手產業先天上產生了排斥感,大都沒興趣投入,這也
是台灣產業發展的隱憂。
資料來源:台灣就業通職涯專欄(http://bit.ly/2snsYO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51.223.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Jobs/M.1527494192.A.EEA.html
TaiwanJobs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