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咄咄集:專題教育不只是點綴

看板Teacher (教師)作者 (吃素、環保、救地球)時間15年前 (2010/08/08 00:20),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咄咄集:專題教育不只是點綴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8117 吳忠泰 你一定聽過環境教育、生命教育、媒體素養教育、理財教育、海洋教育、性別教育等名詞 ,它可能單獨實施,也可能融入各學科,但是到了國中畢業、高中畢業時,這些專題式的 教育內容學好沒有,我們從不曾正視。 比較尊重濕地的,是學科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學科成績不好的學生?是都市的學生比較注 重性別平等的落實,還是鄉間的學生?是家境不好的孩子最該學理財教育,還是家境好的 孩子?認同家務勞動的價值如何被家長會肯定、在畢業典禮中有沒有機會被表揚?當媒體 再三用巨細靡遺的版面來訪問基測滿分的學校,所有主流思維告訴了學校:這才是王道! 作為任教25年的教師,我很慚愧,眼前的台灣教育仍和教育本質的體現相去甚遠。 如果一所小學的教育目標之一,是讓畢業生樂於分擔家務(包括未來的育兒工作),這是 不是返璞歸真?它可以號稱「沒有一個畢業生後來會因為不做家事而被配偶抱怨」,這樣 的辦學理想可愛不可愛?如果有一所學校以追求學生都能辨識常用室內裝修材料及工具, 並能分辨許多器械及運用,這所學校該不該被肯定?如果一個導師注重軟硬兼施,把孩子 從排斥在校用午餐變成全班把菜吃光光,這個班該不該被大家肯定? 冒險教育對國中生是很有挑戰的一種課程,它可能藏在綜合領域中,它可能需要學生練習 設陷阱或掉入別人陷阱的可能,但是一定會有人堅持這和升學無關,要老師別多花時間。 可是,這和人生無關嗎? 每個專題教育都有些領頭羊的老師將熱情投入,但每次都會有人暗中告訴這些老師:別把 這種專題教育當真。結果是:會考上國立大學的,不會處理情侶分手;看到牛肉,只想到 考完基測要吃牛排;愛修理自行車,不能拿到課堂討論;一切用2B鉛筆劃出答案被讀卡高 分才算數,人生中重要的都不被算分,不能變成測驗題的都不用投入真情。這就是即使歷 經多年教改後,多數中學的校園面貌。 做為家長,除了學雜費以外的教育費用,每年數以百億計,這裡面扣除純粹照顧安親功能 的費用以後,如果拿來充實自家中的閱讀資源,6年後每個家庭約有 2千本叢書刊物;如 果用以家庭旅遊,可以每一個月讓全家溫馨2到3天,充裕生活體驗;如果要捐助社運團體 ,則一年可以強力支援台灣各種有理想的社團,把台灣重新翻修。 這樣浪擲台灣家長開支的教育,你要忍受它到幾時?這樣被升學測驗綁架的假競爭力教育 ,我們可以再姑息多久! (教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3.44.46

08/08 00:43, , 1F
唉...
08/08 00:43, 1F

08/08 08:19, , 2F
我比較好奇的是這位老師的小孩基測跟學測考幾分?
08/08 08:19, 2F

08/08 09:47, , 3F
作者為教師 常年旅居國外→應該這樣寫 :P
08/08 09:47, 3F

08/08 23:08, , 4F
啊不然咧…
08/08 23:08, 4F
文章代碼(AID): #1CNOUpPr (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CNOUpPr (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