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新創公司Figure AI改變人形機器人戰略,與OpenAI分道揚鑣,往垂直整合之路前進

看板Tech_Job (科技人)作者 (H)時間8小時前 (2025/02/11 14:4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7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新創公司Figure AI改變人形機器人戰略,與OpenAI分道揚鑣,往垂直整合之路前進 原文網址:https://bit.ly/4aVB4mr 原文: 矽谷一家專注於研發人形機器人的公司Figure AI意外終止了與OpenAI的合作。原因是該 公司在自身AI模型開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執行長Brett Adcock宣布將在未來30天內推出一項人形機器人的“獨特創新”,但未透露 任何具體細節。這項決定標誌著一項策略轉變,Figure不再依賴合作關係,而是自行推出 硬體和軟體緊密相連的垂直整合解決方案。 Figure與OpenAI於2024年達成為開發人形機器人的AI模型的合作協議。那時OpenAI也參與 了一輪6.75億美元的融資,使Figure的估值達到26億美元。儘管建立了著名的合作夥 伴關係,但Figure後來發現OpenAI的通用AI模型不足以有效擴展“具身AI(embodied AI) ”,即實體機器人中的 AI。 其實,OpenAI正在加大對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參與。除了持有開發家用機器人的挪威新創公 司1X的股份外,該公司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人形機器人的商標申請「具有學習功能的 可編程人形機器人」的專利。即使專利申請不是產品發布,這也表明了其自身在硬體方面 的雄心。 至於Figure AI,其所追求的方法是類似蘋果的封閉生態系統,完全控制AI軟體和機器人 硬體,旨在實現最佳性能整合。這也是該公司大幅擴充了軟體和硬體團隊,並搬到矽谷更 大辦公室的關鍵。 Figure 計劃在未來四年內製造 10 萬台機器人,且是以商業應用為止。Figure與BMW已經 在其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部署了Figure機器人。 如今與OpenAI分道揚鑣,體現了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興起一個新的趨勢,也就是自行垂直整 合,而不是與合作夥伴進行分工合作。 雖然許多像波士頓動力這樣的製造商依賴合作夥伴關係(例如與豐田研究所的合作夥伴關 係),但專屬AI模型的開發變得愈來愈重要。挑戰在於資源支出能否支撐。畢竟,垂直整 合需要資本和專業知識,Figure總計已獲得15億美元的融資,就是為了確保資本足夠。 從市場面來看,特斯拉和輝達的高層均稱讚人形機器人是AI領域的下一個重大機會。馬斯 克自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且預計2025年將製造10,000台人形機器人。馬斯克甚至預 估人形機器人技術從長遠來看可以帶來超過10兆美元的營收,足以讓特斯拉從電動車廠商 轉型為多角化高科技公司。 隨著Figure AI預計在30天將對外演示這一新技術,其似乎正將自己定位為創新先驅,並 決定獨自面對其他廠商的競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145.192.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39256296.A.BED.html

02/11 15:12, 7小時前 , 1F
根據我社會經驗多年 會出來放消息
02/11 15:12, 1F

02/11 15:12, 7小時前 , 2F
的而不是實績 九成九都是大便
02/11 15:12, 2F
文章代碼(AID): #1dgl7elj (Tech_Job)
文章代碼(AID): #1dgl7elj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