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AI取代人力?人力銀行:企業估31%工作恐消失,勞心與勞力型工作出爐
原文標題:
AI取代人力?人力銀行:企業估31%工作恐消失,勞心與勞力型工作出爐
日期來源:
2025.07.23
https://myppt.cc/UvPYWK
內文:
yes123求職網發布「企業缺工潮現況與AI自動化計畫調查」顯示,過半企業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生產或提供服務,如果擁有相關AI技能人才,願意提供比一般員工至少高出33.5%薪資。且企業預估十年後,因為「機器人自動化」或「AI(人工智慧)系統」,平均認為目前的工作機會將大約消失30.9%。
近期AI掀起產業革新風潮,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 合計有51.8%的公司透露,「有考慮」以「自動化」或「人工智慧」方式,進行生產或提供服務,略高於去年調查的49.8%,而且又分成:29.3%屬於「計畫尚未進行」;22.5%屬於「計畫進行中」。
若已擬訂相關計畫,關於AI新部門、新事業的「薪酬規劃」部分,本次調查更發現,資方針對擁有相關職場技能的人才,預估他(她)的平均起薪,會比其他員工「至少」高出33.5%;這當中甚至有兩成(20.1)的企業表態,願意提供多出「五成(含)以上」的待遇溢價空間。
在硬體端,出現機器人的自動化、全天候生產;再到軟體端,有人工智慧AI的高速運算,恐怕將有工作、行業消失,預估在「十年後」,因為發展「機器人自動化」或「AI(人工智慧)系統」,企業方面平均認為,目前的工作機會,將大約消失30.9%。
以十年後來看,在機器人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職場,預估哪些「勞力型」工作消失機率較高?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依序為:「售票員」(56.6)、「客服人員」(55.6)、「產線作業員」(54.6),以及「加油站人員」(37.2)、「飯店櫃檯人員」(36.2)。
至於第六到第十名,又分別是:「量販店、超商店員」(35.1)、「電銷人員」(34.1)、「餐廳服務生」(33),以及「保全人員」(31.8)、「門市銷售員」(29.9)。
若也以十年後來看,在未來的AI職場,預估哪些「勞心型」工作消失機率較高?同樣在可複選狀況下,前五名依序是:「翻譯人員」(40.5)、「記者」(39.3)、「銀行櫃檯行員」(38.3),以及「保險業務員」(31.4)、「金融交易員」(30.3)。
第六到第十名部分,又分別為:「秘書」(23.3)、「產線工程師」(22.4)、「金融分析師」(21.3),以及「會計師」(20.3)、「金融授信人員」(18.4)。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面對薪資上漲趨勢,無法避免資方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自己;甚至可能無法解決缺工潮問題,改以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取代,或者增加現有編制內員工的工作量;加上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企業將加快AI與無人化營運的腳步。
楊宗斌指出,從科技業的無人產線,到無人商店、無人車、無人機等試驗,以及與「FinTech」相關的理財分析,自動化、人工智慧已同時衝擊到勞力密集與資本密集型工作:代表藍領和白領階級的勞工,都需要正視這場由AI浪潮掀起的「職場革命」。
只是楊宗斌也認為,人類工作並不會完全被取代,因為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這兩個字:像是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比如說醫護工作,不是光靠治療儀器,「醫病關係」更需要靠溝通;還有社福照護工作,不僅僅是陪伴,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噓寒問暖」;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需要查證與深度報導分析,透過「有溫度」的文字、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
楊宗斌建議「網路Z世代」的上班族,畢竟AI技能已逐漸成為「職場顯學」,身為社會新鮮人在未來十年內,若不懂得「人機協作」的理論,以及不會使用AI軟體來處理公務,同時提高本身工作效率,恐怕將遭到其他更專業的人士取代。
心得:
根據調查十年後勞心型職業被AI取代機率
產線工程師排名第7名
以後還有機會去GG輪班嗎
要被自己做的晶圓取代了嗎QQ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7 Pr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93.2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53270746.A.428.html
→
07/24 02:51,
2天前
, 1F
07/24 02:51, 1F
→
07/24 04:08,
2天前
, 2F
07/24 04:08, 2F
推
07/24 07:01,
2天前
, 3F
07/24 07:01, 3F
推
07/24 07:21,
2天前
, 4F
07/24 07:21, 4F
Tech_Job 近期熱門文章
14
23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