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教師荒」:年輕人不願從事教職?

看板Tech_Job (科技人)作者 (analysis5566)時間3小時前 (2025/10/01 08:04), 編輯推噓15(16135)
留言52則, 19人參與, 50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
台灣「教師荒」:為何年輕人不願從事教職? 蔣宜婷 Role, BBC中文記者 Reporting from 台北 2025年9月30日上午11時04分 最近更新: 2025年9月30日上午11時17分 一名國小教師正在改作業的示意照片。 教職對台灣年輕人吸引力降低。 27 歲的黃女士原本懷抱教學熱情,從師範學院畢業後便進入國中(初中)擔任代理教師 ,一邊準備正式教師考試,規劃著未來數十年的職涯方向。 然而,一年後她就離開教育行業。 「這份工作跟我想像的有落差,」她向BBC中文說。當年她同時任教英文和家政,並兼任 校內的設備組長,工時和工作量出乎預期。「學生和家長也不好應付,不是一份很有尊嚴 的工作。」 在台灣,像黃女士這樣的故事越來越常見。當老師本來被視為「鐵飯碗」,現在卻出現嚴 重的「教師荒」,專家指長遠將影響台灣的人才培育和整體競爭力。 教育部統計,截至8月25日,也就是開學前一週,全台公立國中小共3303所學校仍缺乏142 9名代理教師。有學校公開甄選教師超過四十次,直到開學還是招不到人。 台灣師範大學師教育系教授、前師資培育學院院長林子斌向BBC中文表示,台灣中小學近 幾年都出現代理教師缺額,今年則更為嚴重,甚至許多學校也招不到特定科目的正式老師 。 林子斌觀察到,年輕人對從事教職意願明顯降低,他所任職的台灣師範大學,為台灣歷史 悠久的大型中等師資培訓機構,一年培育約一千名師資培育生,然而去年僅有不到四成取 得教師證,「他們是否真的進入學校任教,又是另一道關卡。」 https://i.imgur.com/GaMDU0R.jpeg
台灣教師缺額問題,使現職教師的教學負擔沈重。 身兼多職的代理老師 在台灣要當老師,得先從相關科系畢業或修畢教育學程學分,通過「教師資格檢定」、實 習半年後方能取得「教師證」,準教師們還得到各地參加「教師甄試」,才能成為正式教 師。 由於正式教師甄試錄取率低,很多人畢業後會先從事「代理教師」,成為編制外人員。 這是台灣政府因應少子化,避免校園可能減班、教師超額,維持人事彈性的措施。目前台 灣的學校普遍不會聘滿正式教師的缺額,而是大量進用代理、代課或兼任教師。 黃女士離開教育行業前,就是任職代理教師。但身為英文科教師,她只教了「一個班級」 的英文課,其他時間要教兩個班級的家政課。 她回憶,當時為了彌補專業不足,假日常要加班備課,向家政科同學請教,或上網學縫紉 跟烹飪技巧,花在家政課的時間比在英文本科還多;雖然上課鐘點數少於一般教師表定的 一週18節課,但實際工作量卻遠遠超過。 她也指出,該校因為人力緊迫,理化等升學科目須任用代課老師,「下課就得趕著去下一 間學校」,這些非正式老師通常不會撥空為學生回答課業問題。 「我們要對學生負責,不能鬆懈,可是現實又不是這樣,」黃女士坦言, 教學環境並不 健康,她擔心「誤人子弟」,不僅對教學沒有成就感,也無法在專業一展長才。 「我好像能想像當老師的整個未來,這是我想要的嗎?我可以這樣生活二、三十幾年嗎? 」 台灣教師在校園內身兼大量行政工作。 喘不過氣的行政工作 除了各項活動仰賴行政教師統籌,近年教育政策頻繁變動,包括12年國教、108新課綱等 ,皆需大量行政配合,教師們經常被評鑑、訪視、報表等繁瑣流程壓得喘不過氣。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教師年年人力不足,不僅每人要分擔的課務沈 重,校園行政事務還日益增加,教師長時間加班,普遍過勞,行業前景顯得悲觀,九成教 師都不希望自己子女從事教職。 黃女士在國中任教時,就要兼任學校的設備組長,負責管理圖書館、發放教科書,「正式 老師不想做,但剛到任就接這職位,真的滿辛苦。」 就這樣,她告別原本的夢想職業,轉行到私人企業工作。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台約有7.4萬名已取得教師證的準教師,最終選擇不投入教職,轉而 投身其他產業。 27歲的陳女士也畢業自師範學院,大學時期曾當實習教師,也體會到身兼多職、沒有明確 上下班時間的問題。 她向BBC中文表示,教學雖然有趣,但她這一代年輕人並不追求「一輩子」只做一份工作 ,「職涯還有很多可能性」,她為了保有選擇,畢業後便直接到私人企業工作。 教師年齡斷層 新血留不住,前線老師都說台灣的學校有明顯年齡斷層。 黃女士說,當時任教的國中「20多歲只有我一人,大部分都40歲以上」,由於教師是公職 、長期被認為「鐵飯碗」,部分資深教師明顯不適任,但情節未嚴重到被革職,與重視員 工表現和績效的私人企業很不同。 「但整間學校如果多是這樣的老師, 願意認真教學的老師就會變少。」 教育部報告顯示,台灣中小學年輕教師比例與其他國家相比都普遍偏低;鄰近亞洲國家如 日本、韓國,三十歲以下國小教師比例,就比台灣分別高出16.6%和11.4%。 黃女士離開教育現場,未繼續完成正式教師考試,也不是罕見的選擇。 過去10年,台灣每年報考教檢的人數多在9000上下,師資人數看似穩定,但教甄報考人次 從2015年起便跌破4萬大關,一路逐年往下,2023年只剩三萬多人。 教師薪資大不如前 以往教師被視為高薪行業,但目前薪資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據統計,過去20年台灣基本工資漲幅達230%,但國中小教師鐘點費僅上調5%至29%,落後 於整體社會薪資水準。 黃女士畢業自師範體系,同屆英語系畢業生有80人,現在還在當老師的只有五人,「而且 其中四人是公費生,畢業後必須到學校服務」。 她指出,教師薪資對文組畢業生而言,雖然起薪較好,但底薪成長幅度有限,通常都要「 超鐘點」加班、接行政職或專案加給,才能達到理想薪資;理組畢業生則更傾向直接到企 業工作,「薪水更多、賺得更快,有人就直接去台積電工作。」 台灣中小學教師底薪為2.5萬元新台幣(820美元;610英鎊),加上學術研究加給、導師 費、行政加給、偏遠地區津貼等,第一年薪水範圍為4萬到4.7萬元,工作十年的薪資範圍 則在4.8萬元至7.8萬元左右。 相較之下,科技業新鮮人的平均起薪不僅較高,落在4.5萬至5.3萬元,在前景看好的晶片 設計領域,部分公司的年薪可達400萬台幣以上,還有績效獎金、股票分紅等制度。 林子斌指出,台灣教師過往薪資與福利在眾多職業中屬於中上水準,但教師待遇沒有成長 ,不僅未能反映生活水準和物價上漲;如今科技和資訊產業蓬勃發展,薪資條件和職涯發 展性較佳,近年學校普遍缺理工科、資訊科教師,就是因為業界更吸引人才。 多名受訪者認為,台灣教師專業近年受學生和家長挑戰。 八成教師曾受「投訴」困擾 前線老師說,近年外界流傳的教師「鬼故事」,包括導師下班經常要接家長電話,還有不 少教師被家長告的案例。 今年37歲、在桃園市一所國中任職的教師蔣明倫就曾經歷嚴重的家長投訴案件。 他向BBC中文表示,擔任導師時曾為了幫助一名成績不理想、面臨畢業危機的學生,卻被 學生誤解其用意,向家長傳達「必須來學校求老師才能畢業」的訊息,導致家長找上議員 與校長投訴。 最終整起事件在他跟家長當面溝通後化解了誤會,但仍在其心中留下陰影,不再承擔導師 職務。 「很多老師現在態度就是多做多錯,不要沒事找事,用最低底線的方式工作,但教育工作 不該為了自保。」 蔣明倫說,他國中時深受當時導師影響,「想成為像他一樣的人」,從此將教師視為夢寐 以求的工作,但在當今教育現場,教師專業不被尊重,也因為學生跟家長的不信任,時常 發生爭議跟衝突;教師受家長濫訴、接受過度調查的情況日趨嚴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職場環境惡化是年輕人不願投入教職的主因之 一,無論其是親身經驗,或是聽聞他人的負面故事。 根據工會調查,約有八成教師曾因自身或周遭同事遭到投訴而被調查,這已成為教育現場 普遍且深刻的集體經驗。 多名專家認為,職場環境惡化是年輕人不願投入教職的主因。 「留下來是因為幸運」 這幾年,蔣明倫經歷不少年輕同事離開教職,其中一人曾是他第一屆導師班的學生,受他 影響也將教職當做志業,但對方實習時遭職場霸凌,「沒實習完就決定放棄教職」,這些 人如今都從事著與教育無關的工作。 他表示,教職缺乏誘因讓年輕人留下來,政府部門應設法提升教師薪資、透過制度改善重 建教師尊嚴,「孩子教育不僅來自校園,家庭教育功能也很重要」,家長要建立正確認知 外,教師內部也應設法與時俱進。 「我沒有因為遭遇一些事情,就對教師這行灰心,但我們必須進步,學習新的教學方式與 新世代溝通。」 今年28歲、在高雄一所高中任教的張女士告訴BBC中文,儘管整體教育環境面臨挑戰,校 園內部的管理者仍可透過積極作為,任用並留住更多年輕教師。 她指出,目前許多年輕教師一進入校園便被指派兼任行政職務,常因工作負擔過重而需加 班至晚間七、八點。她的男友今年剛成為正式教師,卻在上任一個月內就因兼任訓育組長 、籌辦畢業旅行壓力過大而萌生離職念頭。 相較之下,張女士任教的學校在工作分配上相對平均。行政職務與教學專案由教師輪流擔 任,年輕教師不會在初入職場時就承擔過多責任,避免手忙腳亂的情況。「會由有經驗的 老師帶新進老師一起做。」 她坦言,能夠持續從事教職「是因為幸運」,該校教學風氣開放,也更願意進用年輕人, 其任教科目有20名教師,約有近二分之一教師與她年齡相近。 當代教師被認為需要更多知識技能。 沒有人才,如何支撐高科技發展? 教職對年輕世代吸引力下降,已非單一職場問題,被視為是攸關國家發展的潛在危機。 教師工會代表侯俊良表示,近年教育部放寬聘用條件,允許學校在招不到代理教師時,得 以彈性聘用未具教師證的教學人員,雖然短期內可緩解人力不足,但這類「權宜之計」恐 造成教育品質的結構性風險。 「教育是國力的根本,台灣近年積極發展AI與高科技產業,更仰賴高水準的教育人才投入 。有足夠創意、自主規劃能力的老師,才能引導孩子應用科技,面對未來快速變化的世界 。」 教育政策專家林子斌指出,若希望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教育領域,政府必須調整教師薪資結 構與工作條件。「不要再把教職神聖化,對年輕一代來說,這就是一份職業。」 林子斌認為,政府應讓課程回歸教學專業,並改善整體職場環境,包括補足行政與教學人 力。他以新加坡為例,該國透過明確的職涯發展制度,讓教師可選擇教學、行政或教材研 發等不同路徑,提供年輕人多元的職涯想像與成長空間。 「年輕人需要看到教職的發展性,不是二、三十年都做一樣的事。」林子斌說。 民進黨籍立委陳培瑜向 BBC 中文表示,政府過去為了因應少子化影響,長期未提升正式 教師員額,仰賴代理與代課教師支撐教學現場,但這些人力難以負擔日益繁重的教學工作 量,也難以滿足新課綱所需的多元教學需求,削弱年輕世代從事教職的意願。 她認為,政府應跳脫傳統思維,重新想像教育資源配置與師資制度。「少子化不代表就不 能增加老師,」陳培瑜說,反而應趁機推動「精緻化教學」,將每班人數從過去的五十人 縮減至二十人,以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照顧密度。 她也強調,各縣市因地理環境、家庭結構與隔代教養等因素不同,教師員額應具備彈性調 整空間,讓地方政府能依實際需求配置人力。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zxw957yk49o/trad.am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63.13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59277086.A.7AE.html

10/01 08:16, 2小時前 , 1F
不太了跟這板關聯性 內文也清楚是編制
10/01 08:16, 1F

10/01 08:16, 2小時前 , 2F
政策 待遇 少子化等問題 人口結構攤開
10/01 08:16, 2F

10/01 08:16, 2小時前 , 3F
也清楚 未來學齡人口就是那麼多
10/01 08:16, 3F

10/01 08:26, 2小時前 , 4F
跟這版關聯性就是沒教師就沒人才加上少子化
10/01 08:26, 4F

10/01 08:26, 2小時前 , 5F
以後科技業也是沒落
10/01 08:26, 5F

10/01 08:26, 2小時前 , 6F
追根究底是沒有正式老師
10/01 08:26, 6F

10/01 08:27, 2小時前 , 7F
的相關職缺,只能做代理
10/01 08:27, 7F

10/01 08:28, 2小時前 , 8F
代理老師就好比約聘人員,不知道下
10/01 08:28, 8F

10/01 08:28, 2小時前 , 9F
一餐在什麼地方,工作量又不是比正
10/01 08:28, 9F

10/01 08:28, 2小時前 , 10F
式老師好
10/01 08:28, 10F

10/01 08:40, 2小時前 , 11F
理工科學生會選擇私企也不意外
10/01 08:40, 11F

10/01 08:41, 2小時前 , 12F
部分人可能還跑去考公務員
10/01 08:41, 12F

10/01 08:41, 2小時前 , 13F
是連正式老師都提早退休不想幹 寧
10/01 08:41, 13F

10/01 08:41, 2小時前 , 14F
可少拿退休金
10/01 08:41, 14F

10/01 08:43, 2小時前 , 15F
很討厭BBC這種落落長又夾雜受訪者幾句
10/01 08:43, 15F

10/01 08:43, 2小時前 , 16F
話的寫作風格,以前大家可能會覺得這
10/01 08:43, 16F

10/01 08:43, 2小時前 , 17F
樣很專業,但其實就是把可以寫在一起
10/01 08:43, 17F

10/01 08:43, 2小時前 , 18F
的東西硬要分段,再把每一段都儘量拉
10/01 08:43, 18F

10/01 08:43, 2小時前 , 19F
長看起來很有內容
10/01 08:43, 19F

10/01 08:44, 2小時前 , 20F
沒有板主是不是可以發無關科技的文?
10/01 08:44, 20F

10/01 08:47, 2小時前 , 21F
可以啊 想發什麼就發 反正也沒人管XD
10/01 08:47, 21F

10/01 08:47, 2小時前 , 22F
錢不到位 心很委屈的職業
10/01 08:47, 22F

10/01 08:50, 2小時前 , 23F
這年頭的小學老師 國中老師跟大學教授
10/01 08:50, 23F

10/01 08:50, 2小時前 , 24F
就不是人幹的
10/01 08:50, 24F

10/01 08:52, 2小時前 , 25F
基本薪資漲快50%,教師起薪有嗎
10/01 08:52, 25F

10/01 08:53, 2小時前 , 26F
大學教授好一點,工時低,薪水10幾萬,高
10/01 08:53, 26F

10/01 08:53, 2小時前 , 27F
中以下都被綁在學校,好處是有寒暑假。
10/01 08:53, 27F

10/01 08:54, 2小時前 , 28F
你是要拼10篇文嗎= =|||
10/01 08:54, 28F

10/01 08:55, 2小時前 , 29F
89教89
10/01 08:55, 29F

10/01 08:55, 2小時前 , 30F
沒版主就當個版了
10/01 08:55, 30F

10/01 09:00, 2小時前 , 31F
感覺亂寫一通,我當老師的朋友說,薪水什
10/01 09:00, 31F

10/01 09:00, 2小時前 , 32F
麼的都是其次,最受不了的壓力來源就是恐
10/01 09:00, 32F

10/01 09:00, 2小時前 , 33F
龍家長和垃圾學生
10/01 09:00, 33F

10/01 09:02, 2小時前 , 34F
如果怕學生或家長,可以去好一點的
10/01 09:02, 34F

10/01 09:02, 2小時前 , 35F
高中任教
10/01 09:02, 35F

10/01 09:02, 2小時前 , 36F
樓上,恐龍家長跟學生就要回溯人本教育跟
10/01 09:02, 36F

10/01 09:02, 2小時前 , 37F
去威權教育
10/01 09:02, 37F

10/01 09:03, 2小時前 , 38F
這種狀況會好很多
10/01 09:03, 38F

10/01 09:03, 2小時前 , 39F
國小國中真的看到不少奇葩的同學
10/01 09:03, 39F

10/01 09:05, 2小時前 , 40F
太好了 等我退休考慮教職兼任
10/01 09:05, 40F

10/01 09:10, 2小時前 , 41F
比學生更可怕的是家長
10/01 09:10, 41F

10/01 09:16, 1小時前 , 42F
感覺和 tech_job 沒關係
10/01 09:16, 42F

10/01 10:00, 1小時前 , 43F
跟科技版有啥關係 不如發去政黑跟八卦
10/01 10:00, 43F

10/01 10:01, 1小時前 , 44F
薪水最好是其次,不然他們可以去比較
10/01 10:01, 44F

10/01 10:01, 1小時前 , 45F
好的私校啊
10/01 10:01, 45F

10/01 10:03, 1小時前 , 46F
關聯性是科技業年薪有400,抱歉我不是
10/01 10:03, 46F

10/01 10:03, 1小時前 , 47F
科技業...
10/01 10:03, 47F

10/01 10:25, 50分鐘前 , 48F
薪水是其次不是說不在意而是跟其他職災比
10/01 10:25, 48F

10/01 10:25, 50分鐘前 , 49F
起來影響最小,另外,家長問題換學校無解
10/01 10:25, 49F

10/01 10:25, 50分鐘前 , 50F
,恐龍家長不限於很瘋的那種,光是一般家
10/01 10:25, 50F

10/01 10:25, 50分鐘前 , 51F
長在他自己方便的時間傳line就已經很影響
10/01 10:25, 51F

10/01 10:25, 50分鐘前 , 52F
老師作息了
10/01 10:25, 52F
文章代碼(AID): #1et70UUk (Tech_Job)
文章代碼(AID): #1et70UUk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