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成為一個處事圓融的人

看板humanity (人性板)作者 (snowy)時間11年前 (2013/11/14 18:31),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因為在當兵算是犯到小人 自己脾氣算滿衝的 也吃到了不少虧 這是我在網路上看到 對於心態轉換算滿有用的文章 在這邊分享給大家 ----------我是分隔線------------ 1. 所謂的『處事圓融』本意上來說,就是處理一件事情的 時候,盡量能讓大家滿意,並且自己也不會吃到虧。 因此說實話,它算是一個智慧很高的境界。 ( 但是做這種人到底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以下請看完 後自己斟酌了 ... ) 2. 因此要做到處事圓融,並非只是像你說的那樣,不說閒話, 或是幫人說好話這些。而是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並且還要確定這樣做完以後,是對你自己有好處的, 那才是『處事圓融』真正背後的意義。 3. 一般人緣不好的人,其實都是犯一個很簡單的錯誤,那就是 『單向思考』!也就是說凡事以自己的感受為出發點,自己 覺得好,就覺得人家也一定覺得好,相反自己覺得不好, 就認為人家也要覺得不好。 4. 犯這種單向思考毛病的人,比如自己覺得運動很棒, 就去唸別人不要一直上網當御宅族,可是它卻從來不去 思考別人一定是也覺得上網很棒吧?要不然怎麼不去運動? 5. 因此可想而知上面這兩個人如果都繼續固執,那交情就不會 太好了。所以由此可見,『處事圓融』者,為何可以讓每件事 情都皆大歡喜?那就是他會用『雙向思考』的關係! 6. 因為他可以觀察出比如 A 喜歡人家拍他馬屁,B 是個佔小 便宜性格的人,C 的正義感很強烈,D 是個好色的人 ... 等等。 所以當他處理事情時,只要投其所好,基本上每個人都會 很高興他的安排的,這就是『處事圓融』的真相,也就是收 服各種不同人的一種技術。 7.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麼聰明的人幫大家做完事 情,不可能不拿一些報酬的,然而基於他做人成功,因此大家 也都不會介意的。這就叫皆大歡喜。 8. 以上,就是對『處事圓融』的初步解釋,當然要練會這樣 的技能其實相當不易,因為有兩的問題要克服: (1) 練習雙向思考腦子必須很靈活,也要對心理學有一點研究, 因此要看你肯下多少功夫了。 (2) 另外,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種模式去做人。因為有點為了 目的不擇手段 ...。 以下就『處事圓融』的角度繼續探討,而非『個人喜怒』。 1. 基於『事出必有因』的結構,所以桶一你刀的人不外乎兩的想法: (1) 看不順眼,忌妒等等。 (2) 因為你的存在,阻擋他的好處。 因此,首先你必須了解他到底為什麼找你麻煩。( 包括請人探聽, 甚至你自己去問。但最好不要用觀察的,因為很難精準 ) 這叫做知己之彼 ( 也就是要打仗以前,總得先知道敵人和自己的弱點 2. 首先針對看不順眼、忌妒的情形: ( 這裡講的忌妒,當然是經過你確認後,你完全沒有阻擋他好處 的前提,包含升遷、名次、交男女朋友、影響工作機會 .. 等等 ) 純屬這種情況的話,那這就是一個很無聊的人! 首先,就直接和他談,看看有沒有誤會?可以化解則化解。( 處事圓融 ) 但是如果屢勸不聽的話,那也很容易,因為這種純屬無聊的人, 通常也很會得罪別人 ( 基於他不是為了『目的』來找你麻煩,所以 他當然也很容易因為情緒,也找別人麻煩 ) 因此,只要把他找你麻煩的事情故意也讓別人看見或知道, 那他就很容易成為公敵了。( 形成共鳴 ) 3. 你的存在,阻擋他的好處:( 好處如 2 的情形 ) 這種人就更容易,直接和他談,看看他需要的好處你可否提供他。 如果可以,那麼給他他要的好處,事情通常就會圓滿。 ( 當然前提是你也要留下你的好處,這就是談判技巧 ) 4. 最後,如果你真的完全失敗,那你就要看看你損失了什麼? 那麼處事圓融的做法是,先想辦法得到你的好處,並且再幫 大家也都得到好處 ( 也是讓他人緣下降 ),這時你想怎樣對付他 的那種下下策,就才可以使出,因為至少你做了甚麼壞事之後 就不會影響你的人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204.239.106

11/15 04:14, , 1F
推啦~~~~~讚!
11/15 04:14, 1F

11/15 11:16, , 2F
感謝分享,很受用
11/15 11:16, 2F

11/15 14:13, , 3F
感覺就是薛寶釵的處世原則 不排斥的真的可以去看紅樓
11/15 14:13, 3F

11/15 14:13, , 4F
11/15 14:13, 4F

11/16 01:51, , 5F
說的很好喔!
11/16 01:51, 5F

11/16 01:51, , 6F
我很欣賞你的看法!
11/16 01:51, 6F
文章代碼(AID): #1IXAQLCT (humanity)
文章代碼(AID): #1IXAQLCT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