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 5/6公聽會文字紀錄實況轉播Part1

看板medstudent (醫學生)作者 (碧海)時間16年前 (2009/05/06 10:36),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開始:邀請幾個特定單位表明自己立場 衛生署: 現在醫事人力實行總量管制:每年1300位,現在人力已達目標 目前政策規劃:持外國學歷回國要經學歷甄試,經實習後才得以參加國考。 而目前全球未有一個國家承認全歐盟的學歷 本署立場:學歷甄試若通過則與國內學力相當。 署裡:優先保障全民健康,無論做任何決定都須以民意為依歸,大家都必須參加學歷甄試 ,學歷甄試無論如何必會舉辦。(此為立場而非決定)。 高教司: 醫師數量本有總量管制,國外相關國家對醫師資格認定與管控軍有各自之規範與限制, 國內的醫學系在相關國家依然不受採認,依然需經過各種考核。 考選部: 根據醫師法的規定,九大地區以外需要甄試,九大地區報考人須檢附資料逐案審查,跟國 內相當才能應試,實習時間亦必須習滿,部內支持衛生署的決定。很難判斷是否和國內相 當,很難有明確機制根據資料去做判斷。 實習部分支持衛生署,考試內容以實務為主,和國外相差甚遠。已在國外時習者,立法院 通過法案後,考選部會修考試相關條文,原則上會有信賴保護原則。 賴其萬: 對台灣醫學生的反應感到有點憂心。 有關持國外學歷者,本人贊成衛生署的意見,應全面施以學歷認證。美國70,80年待對國 外醫學系者進入美國者,一律需通過考試。 國內外的醫學教育最大的差異在於臨床醫學的差異,進入國內依然需要臨床訓練,除了甄 試外,應考核其臨床能力。Osce及GOSCE融入醫師考試當中作為篩選,必須在參加國考前 實習一年。實習方式為希望有旁人在旁指導,並在教學醫院中完成,而非把他們當廉價勞 工利用。 針對已在國外者,個人因法律問題,個人不發表問題,應施行學歷甄試,但實行時間有待 法律專業人士決定。波蘭醫學院有好有壞,國內醫學生不應對國外醫學生的刻版印象,這 次提供國內醫學教育一個檢討的機會。如果當初在國內沒有辦法通過聯考者,到國外接受 訓練後的成果不亞於國內醫學生,則國內教育應有所檢討。 台大醫黃主任: 每個國家都是為了社會需要進行醫學教育,因此教學內容會隨國家有所不同。額外參加醫 師考試,最重要的是品質和公平。對國外醫學生在一定額度內要球全部經過學歷爭勢,國 內的額度是固定的,避免造成未來醫生的人力問題。 醫師的職業必須了解當地的公衛、醫療型態等,本國醫學生都必須經過一年的實習學習, 有些國家並沒有實習階段,醫師考試應分為兩階段,醫學系畢業者要通過學歷甄試,要考 國家正照,應先實習。已在國外者,應依實際外國醫學系的課程內容和實習課程,做個別 審查。若缺乏國內相關課程或實習者,應補足學分。 黃富源教授: 個人是台大、北醫的兼任教授。外國學歷應經過學歷甄試,我國學歷到外國都須經過學歷 認證,根據對等原則,從國外回來者都須經過學歷認證。目前的學歷認證規則是同樣的考 試內容會找國內一同等學歷畢業生考試,只要考試和等學歷畢業生成績相同即及格,故此 考試是符合公平原則的。 國家考試內容僅做最後的驗收,並非完整的內容。不能用國家考試的通過與否做醫師執業 能力的判斷。一定要經過學歷認證才能參加國家考試。每十萬人口已有22個醫生,和紐西 蘭相等。破壞總量管制,如果無線增加一定會影響國內醫療品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9.138.160

05/06 10:37, , 1F
推 太好了 錯過一些 XD
05/06 10:37, 1F

05/17 14:18, , 2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go2.tw/goz
05/17 14:18, 2F
文章代碼(AID): #1A0FUzvU (medstudent)
文章代碼(AID): #1A0FUzvU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