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醫糾連環爆/「這3科」最常誤診怎麼辦?專家教「3招」自保快記住!
https://health.setn.com/News/1608320
醫糾連環爆/「這3科」最常誤診怎麼辦?專家教「3招」自保快記住!
2025/02/13 08:00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台灣民眾愛上醫院不是新聞,但若被誤診而延誤治療恐成遺憾。專家分析,最常發生的醫
療糾紛場域科別包括急診、骨科與婦產科等內科,認為急診因時間評估有限,若患者當下
傷勢非典型或不明顯,容易發生醫療事故;建議民眾就醫時要對症狀詳細描述、主動詢問
跟求證,並尋求多重或第二意見,政府也應該擴大整合醫療與家醫制度。若不幸發生被誤
診,可多運用院內關懷小組,或當地衛生局的資源來捍衛自身權益。
衛福部統計,從民國76至112年醫糾訴訟案達1.2萬件,其中七成三鑑定顯示醫師無疏失。
不過,醫療糾紛訴訟平均一案需耗時3、4年,對於醫病雙方都是折磨;礙於時間冗長、過
程人力投入與金錢浪費下,不少醫師無奈以「和解」處理。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時表示,誤診
較容易發生的場域跟科別通常為急診、骨科、婦產科等內科;因急診都是患者急難當下,
醫師時間評估有限,如年長患者臨床心肌梗塞到院時,若未有明顯胸痛等典型症狀時,有
可能誤以為消化不良,若沒有心電圖進一步檢視恐弄錯診斷方向,就容易發生醫療事故。
另外,有些民眾骨折、韌帶受傷,至骨科就醫時有時照X光無法看到,也可能會誤判成挫
傷跟扭傷;或是婦產科,孕婦若有異位妊娠、卵巢扭轉等情況時會出現腹痛,跟一般肚子
痛很像,若沒有血液或超音波檢查,可能找不出病因而誤診。此外,儀器使用也可能會影
響醫學判斷,如民眾健檢時多為X光檢查,但如果肺部有小於一公分以下腫瘤有時看不出
來,就需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才能進一步判讀。
北醫大附醫醫療副院長魏柏立則認為,醫療爭議的發生並非全來自醫療技術本身的問題,
而是醫療過程中的誤解、 缺少溝通或醫療結果與病人期望有差距所致,也可能是病人情
緒未得到充分照顧以及同理心對待所出現的誤解。
怎樣可避免誤診以及民眾如何自保?洪子仁提出三個建議:首先,要對症狀詳細描述。他
說民眾應要學習對症狀的描述,如何時發作、頻率多久痛一次,疼痛的程度有沒有擴散感
等,說得越詳細越精確,醫師下的判斷越精確。其次,是主動詢問跟求證。應了解醫師診
斷理由,「不清楚就問」,很多民眾在醫療診斷過程中常覺得很「歹勢」不敢問,導致之
後發生事情才來抱怨;再者,要尋求多重或第二意見。若對此家醫院/診所診斷有疑慮,
就應考慮至第二醫院或轉診。
另外,洪子仁認為醫院端也應強化醫護人員的醫病溝通、急診要有標準化SOP、針對複雜
或疑難病例可「跨科會診」,有助大幅降低醫療事故與爭議發生。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則表示,過短的看診時間、個體差異,醫療發展侷限以
及分科精細化,都可能導致診斷錯誤的增加,所以除了現有病安機制,政府也應該擴大整
合醫療與家醫制度,並鼓勵醫療端給予民眾更充分的資訊來釋疑,民眾也應該尋找鄰近合
適的醫師來固定看診。
她說,若遇到重大醫療決策或覺得可能有誤診情形時,不妨尋求其他醫院專家的第二專業
意見;若不幸發生被誤診的情況,可多運用院內的關懷小組,或當地衛生局的資源來捍衛
自身權益。
心得:
醫療糾紛對雙方都是折磨
醫師或醫院也不想碰到,但一定難免
最後醫病溝通得做好,才能減少糾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0.30.2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739426015.A.AE0.html
推
02/13 18:39,
7小時前
, 1F
02/13 18:39, 1F
→
02/13 18:39,
7小時前
, 2F
02/13 18:39, 2F
推
02/13 19:00,
6小時前
, 3F
02/13 19:00, 3F
推
02/13 19:08,
6小時前
, 4F
02/13 19:08, 4F
推
02/13 20:19,
5小時前
, 5F
02/13 20:19, 5F
推
02/13 20:59,
4小時前
, 6F
02/13 20:59, 6F
→
02/13 21:01,
4小時前
, 7F
02/13 21:01, 7F
推
02/13 21:33,
4小時前
, 8F
02/13 21:33, 8F
→
02/13 23:17,
2小時前
, 9F
02/13 23:17, 9F
medstud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