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PS3將成為Sony PlayStation末代主機?
※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作者: ahaming (ahaming) 看板: Stock
標題: PS3將成為Sony PlayStation末代主機?
時間: Mon Dec 11 16:59:37 2006
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le.asp?id=0000035393_A2568O2Y7CLQWJB28HNP8
產業瞭望—PS3將成為Sony PlayStation末代主機?
Sony步上SEGA後塵 轉型為軟體開發?
(陳婉菁/DigiTimes Research) 2006/12/11
在次世代主機全數到位,競爭才剛開始時,新力電腦娛樂(SCE)卻於11月30日發表人
事異動,自12月1日起,原社長兼集團執行長久多良木健就任SCE會長兼集團執行長,原新
力電腦娛樂美國分公司(SCEA)總裁兼執行長平井一夫接任SCE社長兼集團營運長。
此重大人事異動引起遊戲產業界側目,野村證券分析師櫻井雄太對此認為:平井一夫主張
以軟體開發為核心,其理念將使SCE的業務方向逐步偏向軟體,在其影響下,Sony最終會
走上SEGA舊路,從硬體開發商轉型為軟體發行商,可能因此終止下一代PS主機開發,讓
PS3成為Sony的末代主機。
雖然SCEA對此已發表反駁,然而,放棄硬體轉型為軟體開發為主,不失為SCE用以解套當
前困境的方法之一。PS3已經深陷泥淖,不論是否如櫻井所預測,SCE都勢必盡快尋求脫困
之道。
硬體銷售短期無法衝高 遊戲商與消費者互相觀望產生惡性循環
知名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在2006年5月時,曾對PS3的成本及價格策略評論:由於PS3成本過
高,Sony會陷入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的兩難窘境。如果 Sony銷售太多PS3,補貼費用將
讓處於獲利不佳的Sony承受不起,但如果PS3銷售量太少,遊戲商將跳槽,使PS3無疾而終
。
知名日本遊戲開發商Bandai Namco亦於日前表示,PS3遊戲的平均開發成本高達860萬美元
,在如此高昂的開發成本下,一款遊戲必須銷售超過50萬套才能回本。然而目前PS3全球
銷售量還在40萬台以下徘徊,更嚴重的是,比起Wii首賣遊戲主機比為3(北美市場),也
就是每賣出1台主機,便賣出3片遊戲軟體,PS3僅略高於1 (日本市場為0.98,北美市場
為1.5),顯見其遊戲軟體銷售狀況極其冷淡,此必然讓開發商望之卻步,不是轉而將PS3
專屬遊戲改為跨平台,就是延遲開發計畫,以觀望後續發展。
此外,PS3首發搶購熱潮也急速冷卻,日本市場20G版本PS3已開始出現庫存,消費者觀望
主因之一便是首發遊戲質量不足,期待中的大作又不斷延期發售,或者甚至遊戲開發遙遙
無期。
此外,PS3上市初期問題頻傳,無論是硬體方面的主機過熱當機、吸入式光碟無法吸入光
碟片,或是軟體支援的多項瑕疵,例如不支援多款PS2遊戲、無法正確瀏覽有多媒體內容
的網頁、線上功能尚不完備等,亦導致消費者觀望。
11月11日在日本市場上市的PS3,半個月左右的銷售量為16.9萬台,遠不及Wii一日之內售
罄40萬台,更比不上Sony本身在2000年3月6日推出的PS2,PS2上市3天銷售量即高達98萬
台。
而PS3最嚴重的產能問題仍然無解,Sony再度下修出貨預測,原本Sony宣佈2006年底前將
出貨200萬台,日前又宣佈腰斬為100萬台,分析師更指出最後可能只有75萬台之譜。
PS2快速奠定市場基礎,吸引開發商靠攏,最後才奠定上億台的霸業。然而PS3卻恰恰相反
,出貨量短少的情況下,眼看要進入遊戲過少導致銷售量減少,主機銷售量不足又導致遊
戲開發商卻步的惡性循環。
PS3補貼費用驚人
在財務上,根據iSuppli的數據,20GB機種PS3成本估計約達805美元,60GB機種成本達840
美元,以現在499美元及599美元的售價來看,目前每賣出一台PS3,Sony就得虧損240~
300美元。
現今PS3產能持續受限,而關鍵零組件也並沒有降價的跡象,以慘賠300美元的數字來看,
要彌補1台主機的補貼費用,估計可能得賣出近20片遊戲軟體;然而即使是最成功的PS2,
遊戲主機銷售比也僅10~11之間,要達到20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
即使Sony能成功在短期內降低成本,PS2發售當年虧損500億日圓,以PS2超過1億台普及率
的絕對成功,到2005年總共也只為Sony帶來 3,000億日圓的獲利,但PS3光是2006年度就
讓Sony遊戲事業赤字2,000億日圓,相當於將PS2這5年來獲利吐掉三分之二,後續預期的
虧損更遠超過PS2總獲利,PS3要帶來黑字可說機會渺茫。
PS3拉抬Sony集團其他商品效用不大
Sony 推出PS3,除欲延續其遊戲主機霸主地位外,亦有拉抬集團其他商品的用意。然目前
Sony BRAVIA液晶電視已在市場上取得一定地位,並不需要PS3拉抬;次世代光碟Blu-ray
Disc(BD)受限於產能不足,在播放機及影片價格極為昂貴的情況下,短期內難以取代
DVD成為主流,Sony雖打算以PS3推廣BD,但目前PS3還排擠到BD商品產能。
PS3所標榜的高效能Cell,雖以強大運算為主要優勢,然一般家電及消費性產品所需要的
嵌入式裝置尚不需要如此強大運算能力,現階段其他市面上的產品即可勝任愉快,最後
Cell應只能以高階利基市場為主。
前述三方面均不需依賴PS3或無法因PS3而獲益,在遊戲領域難以獲利下,PS3的處境尷尬
。
平井一夫將是PlayStation終結者?
因此,Sony將「PlayStation之父」久多木良健以明升暗降的方式調離現職,或許並非只
是對硬體出貨問題或遊戲開發商跳槽感到不悅,而是釋放出認真思考退場機制的訊息。
2006 年度第二季(7~9月),Sony因筆記型電腦(NB)用電池回收事件拖累,稅後盈餘
縮水至16.8億日圓,與2005年度同期相較衰退幅度超過9成,對因獲利下滑而正在重整的
Sony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而在電池回收後續費用與遊戲事業2,000億日圓赤字影響下
,Sony調降財測,大幅下修全年度營業利益與稅後盈餘。
除電池回收問題外,PS3甫上市產品即出現不少問題,加上先前數位相機也有CCD出現瑕疵
要回收,凸顯 Sony的製造體系確實存在不小問題。Sony在本業體質不甚理想的多事之秋
,應避免再增加一個造成大量虧損的傷口,如何體面地停損止血,以便將資源集中至液晶
電視及數位相機等獲利前景較佳的事業,或許才是最佳的決策。
若是「終結」PS3及後續主機,Sony的遊戲事業該何去何從?事實上,Sony在可見的未來
內,仍然會是遊戲產業霸主。PS2擁有超過1億台以上的龐大基礎,到現在依然穩步持續銷
售,以美國市場為例, 2006年平均每個月PS2仍賣出30萬台左右,而在日本市場,PS2月
銷售量也都在5萬台以上,依舊是市場上所有主機中的實質領導者,不論Wii或 Xbox 360
,在3~4年內都很難超越PS2主機平台數量,甚至,在PS3推出後,PS2不但沒因此失寵,
銷售量反倒成長24%。
而在軟體方面,由於次世代遊戲開發成本過高,PS2仍是中小型開發商的最愛,大型開發
商考慮到PS2廣大市場基礎,也持續開發PS2版本遊戲,實際上, PS2遊戲銷售熱度不減,
在北美,2006年10月最暢銷的遊戲便是「Scarface:The World is Yours」的PS2版,當
月銷售量達42萬片。
因此,若Sony執行長Howard Stringer以改善財務和獲利為前提,Sony將可能漸漸淡化PS3
主機,停損止血,而在PS2上守成,賺取穩固獲利,當PS2終於完全被市場淘汰,預估可能
已經是5年後,主機又即將進入再下一個世代,屆時SCE可以走上SEGA之路,轉型為軟體開
發為主,也可以走上任天堂之路,在休養生息之後,重新出發。
如果這是外籍執行長Stringer的思維,那麼平井一夫可能真的就是PlayStation「終結者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83.112
推
12/11 17:04,
12/11 17:04
推
12/11 17:11,
12/11 17: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83
mone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