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 後西後中準備方法及心得分享及徵生
轉貼#學士後 學士後醫心得分享及家教諮詢徵生
(原文網址: https://www.dcard.tw/f/post_bachelor/p/258187640?ref=ios)
哈囉,大家好,我是後西醫的醫學生Rico(理科),多年前在剛考上的時候想要回饋讀書方法,所以創了理科胖胖 Ricopumppump 的專頁。之後因為課業非常繁忙,也就沒有機會為大家諮詢。最近剛好時間安排比較充裕,可以接諮詢及家教,希望大家如果在某些科目的學習上、讀書方法有想要修正的地方,都可以找我諮詢。
希望可以提供足夠好的教學資源,並補充我能夠提供的教材,所以這一次的諮詢與剛考上時多年前 Ricopumppump 的情況不同,這次會收費。
上課方式採取雲端授課:
目前收費為每小時 $——,匯款後可安排時間上課,可彈性調整次數,原則上,收到匯款後會用 email 互相來信確認,確保雙方有紀錄。
個人有一些規劃的關係,每上一個小時,我會捐出 $100 至與社會福利相關的機構,收據到時候截圖給你們看到。
介紹一下我的專長,在考上後西醫後的兩到三個月,我主要輔導了一些同學的讀書方法,給他們一些建議,當時錄製了 Podcast 教大家如何找到方法去讀書,這個 Podcast 應該還能找到,完全免費,大家可以直接去聽看看。
Podcast 連結: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1Pp8MeTPXkLIDBB7BZX7i?si=Y0iVAcaRQo24YeQ8PI9QFQ
Facebook專頁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AATEJLCfo/?mibextid=LQQJ4d
時代久遠,這次的諮詢希望能更增進以往,
因為在後醫開學後,學業需要在短期內背誦的內容比準備後西醫時時間限制更短、內容更多,因此也進一步調整了讀書跟教學方式。
經過三年回頭來教大家,可以提供更多靈活的讀書方法,也希望這次能幫助到更多因讀書方法卡關的人。
當時也有補習,師承林老師的物理,因此我的物理主要教材與解題方式承接曾經受過的教育,這點不免俗地提一下,但只要有心就我或許能幫助你走的不步步驚心。
鼓勵想考後西醫的學生,在物理或化學的學習上,先理解自己目前最缺乏的部分。建議在正式諮詢前,先自己讀過 10 個單元,並列出 3 個最想解決的問題,這樣第一次諮詢會更有效率。
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推薦給其他有需要的同學,也希望大家在這些需要理解與背誦的科目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當初剛考上後西醫時,確實輔導過一些同學,其中有兩位在兩年後透過調整讀書方法,成功考上,成為了我的學妹。
也參考了許多版上的心得文,不斷淬鍊自己的學習方法。如果在準備考試的路上,偶爾想找人諮詢,也可以來找我。
小小提醒,有時候我們投入資源尋求幫助,不一定能立即達到自己最理想的效果。學習的過程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方式,並且要透過規律的安排,讓大腦逐步建立適應力。
如果有幸成為我的學弟妹,未來的學習量與背誦量都會比考試時更大。因此,每天的作息管理非常重要,因為需要足夠的體力與耐力,才能應對大量閱讀與背誦的挑戰。
目前有空提供諮詢,如果覺得有幫助,可以來信聯絡。
如果覺得自己實力不錯,卻還沒有考上,想稍微分享:有時候世界會為你安排適合的路,但不一定是你當下認為最適合的選擇。即使是相同的人生,也有許多不同的過法。
選擇成為考生,一定要找到快樂的元素,這條路需要長期穩定的心態去走下去。人們常說:「當你準備好了,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其實,當你最迷茫、最低潮的時候,宇宙幫助你的方式,往往比你想像的更多。
到了見習階段,在內科見到許多重病患者時,才更加更加體會到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壓力會影響身心健康,而這些影響,等到中年或老年回顧時,雖然不至於來不及補救,但當時能為自己做的事情就變少了。
如果夢想是成為一名能幫助別人的醫生,或者是因為求職考量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那麼在準備考試的路上,一定要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心靈穩定的方式,無論是什麼方法都好。
有些學長姐,包括我自己,都很喜歡曼巴精神(Mamba Mentality),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力量,每天運運動阿散散步阿當然還是不錯且必要的。
如果想要諮詢,可以來信聯絡,信箱與多年前 Ricopumppump 創立時相同。(信箱見文末)
希望能準備好適合的教材,因此如果沒有打算正式學習,來信可能會被稍稍延後處理。會優先回覆確定想上課並完成匯款的學生。
感謝你閱讀到這裡!我是正在「中場休息」的學姐,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過得充實,也別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
第二部分,回饋給曾經來信以及即將來信者:
先感謝你們來看到這裡跟來信,其實我入學之後陸陸續續還是會有同學來信,先不好意思,當時真的課業非常繁重,剛好過年後有這個時間可以再跟大家線上來諮詢,如果曾經有幫助到你的,你覺得有幫助的話,也歡迎繼續來信來跟我聊聊,我稍微自我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好了。
在我跟大家一樣都還是後西醫的備考生的時候,我大概到 100 天的時候,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考上,但是那個時候就突然理解到,我並不一定是要考超過 300 分的,我是要考大概 280 幾分,要做的最後循環複習,其實就是抓重點就是讓自己每天會忘記一些東西,每天記起來一些東西,每天有一些些焦慮,但還是讓自己可以,不管有多麼痛苦,都還是可以考大概 280 十幾分,
這樣一來上榜的機會是不是就很大了,這就是我當時的目標。
接下來給不同程度落點的同學一些建議:
這段是給中高手,你們的一個小建議:
如果其實多次都大概考 250 到 280,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讓水準維持,會想要去看新的東西,因為簡單的東西覺得太簡單了。但是希望理解到考場上可能會中暑、前一天感冒、失眠,因此環境跟習慣很重要。
我考上的那一年就中暑了,寫考卷的時候其實不太能思考,但因為平常每個小時的Schedule跟考試當天差不多,靠著差不多的身體感覺,加上交感神經系統的幫忙,有點昏頭的考完全程,最後口試時也有一些小插曲,但有幸第二年上榜。
所以我有一些環境準備的建議,希望每天閱讀各科目的時間是按照考試那一天的閱讀時間,以上其他東西可以在我 Podcast 裡面或是學長姐的心得找到。
這一段給中手:你好,可能考了一兩年,分數落在 240 分到 260 分之間,覺得自己很有機會,但一直考也覺得有點累了,可能有強科跟弱科,這時候要針對弱科來做一些檢驗。如果真的找我的話,我會問一些問題,我們可以了解到要怎麼去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做檢驗。其實弱科如果可以再提升 20 分,再繼續做剛剛第一段的中高手的維持,就很容易可以提升到上榜熱區了。
接下來最後一段給新手:新手你們好,我記得第一周的禮拜六去補習班,那時候上生化的時候,發現大家都讀兩三年,題庫都寫過,第一次學這科,感受到很多東西我都聽不懂,那時候真的後腦勺發熱。這邊先鼓勵新生舊生如此勇敢地在這個苦海裡面浮沉。必須要說,確實舊生在很多東西的基礎一定是比新生好的。即便可能相關科系,但很久沒有回來練習這些科目,會發現一切好像歸零了。先告訴你,因為現在已經是成年人了,就算腦力體力跟高中有些許不同,但學習能力會比以前更有經驗,而且會有機會可以做出更自律的選擇,機會還是大的。舊生跟新生要面臨的取捨也
不同,這些我都可以教你。
以上是我先告訴三個不同的上榜熱區的同學們的三段話。
說到要不要補習?必須說,很多人去補習,真的可以提升上榜的速率。為什麼呢?一樣是 200 天,有人幫你抓重點跟沒有人幫你抓重點,節省的時間當然就不一樣。那時候,我覺得很幽默又很學識淵博的化學老師曾經說過:「對啊,你會上榜,可是要 10 年。」所以對啊,你會上榜但要十年你要嗎?,想要這個東西花費多少年份呢?大家都想要越早上榜對吧?所以說我不會覺得補習有什麼不好,但真的沒有要補習的話,也不一定考不上。
想要上榜,一定是要有自律的成分在的,再來就是跟有辦法吸收知識要有一定的健康。需要新的方法需要調整目前的現況都是可以來找我諮詢的,來找我諮詢我當然可以告訴你我可以幫忙做到跟不能幫忙做到的事,我沒有辦法幫助的就是想要「每天做一樣的事情,然後想要得到不同的結果喔。」
這是愛因斯坦說過的話喔,我的物理老師也曾經引用過愛因斯坦的這句話,題外話,除了物理之外,他對於社會人文的見解有些也很值得參考。
如果在學習上遇到瓶頸,有什麼東西,有什麼困難?想要來跟我聊聊,就歡迎寫信來諮詢。
每一次收費,所以也不用覺得有一個長久的負擔,希望大家都好。如果覺得得到的不是你要的那也希望您再去找更適合您的方法,盡量以平和想的長遠的角度去想表達很多事情,所以,如果有幫助的話花的錢就會值得,就也盡量不要透過語言的攻擊去評論得到的不一定是你要的這一塊。(只是提醒您如果有想調整,或挑戰可以理性來信溝通)
我會希望在短時間內掌握來諮詢的人的學習需求,也希望大家找到適合的管道去讓自己變得更好。無論如何,在考上的道路上,或是在辛苦的道路上,也先跟你們說一聲:「辛苦啦!」
很多人都想要的東西,本來就不容易得到啊!得到的東西呢,自己也有可能不想要,別人的最想要啊。有的人可能已經上過班了,可能可以理解到自己的組織,是「別人想進去,自己想出來,別人想進來,自己想出去。」我就先說到這邊,有機會的話再聊聊。
我的專長是物理、生物、生化,各個備考的學習方法、化學的理解、生物、生化、英文如何慢慢提升能力,背著背著如何好好記起來、還有心理學,另外就是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歡迎一次性諮詢我會儘量教好教滿,要快喔之後忙起來又不能收學生了(笑)最後歡迎大家來信,謝謝。
聯絡信箱:qqd20645@gmail.com
Rico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28.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st-b.test/M.1741256760.A.3CF.html
post-b.tes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