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職演講-馬英九總統--2012/05/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7200&rmid=514
各位友邦元首、各位貴賓、各位僑胞、各位鄉親父老、各位電視機前與網路上的朋友,
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月十四日,我們順利完成中華民國第五次總統直選。
這是臺灣民主邁向成熟的重要里程碑。
自由與公正的選舉程序,臺灣全體選民所展現的高度民主素養,都獲得國際社會的讚揚;
我也要肯定我的競爭對手—蔡主席英文和宋主席楚瑜在選舉結果揭曉時展現的民主風度。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為臺灣民主喝采!
回顧過去四年,首先我要特別感謝全國民眾的支持。
我們共同度過金融海嘯的侵襲,讓臺灣經濟成長回到東亞四小龍的前列;
我們共同走過八八水災的衝擊,重建我們的家園;
我們導正政治風氣,守護憲法精神,提升司法的公正透明;
我們完成中央政府精簡與縣市合併升格兩大改革工程;
我們力行節能減碳、推動「居住正義」、大幅擴大社會安全網;
我們締造了六十年來最和平的臺海情勢,贏得長期盟友的信賴與國際社會的肯定,
讓中華民國國民在127個國家與地區,免簽證入境。
在此,英九也要感謝蕭前副總統萬長、劉前院長兆玄、吳前院長敦義、陳院長沖與所有
執政團隊夥伴,以及王院長金平所領導的立法院,在過去四年和人民一起打拚。
英九由衷感謝大家的辛勞與貢獻,並將繼續借重他們的經驗與智慧。
展望未來四年,英九要以「黃金十年」的國家願景,和全體國人共同奮鬥。
我們的目標,是建設和平、公義與幸福的國家。
政府將以「強化經濟成長動能」、「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
「打造低碳綠能環境」、「厚植文化國力」、以及「積極培育延攬人才」作為國家發展的
五大支柱,以全面提升臺灣的全球競爭力,讓臺灣在這四年脫胎換骨、邁向幸福。
強化經濟成長動能,是提升臺灣競爭力的第一大支柱。
動能的核心,在經濟環境自由化和產業結構優質化。
我們看到,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在今年三月生效;
中國大陸與日、韓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將在今年內啟動,我們必須加快自由化的腳步,
不能再蹉跎。臺灣向世界開放,世界才會擁抱臺灣。
面臨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重組、經濟重心向亞洲移動的時代,
我們必須改變保護主義的思維,翻修不合時宜的法制,排除貿易和投資的人為障礙,
為臺灣打造一個真正自由開放、與國際社會接軌的經濟環境。
我們正規劃設立「自由經濟示範區」,高雄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臺灣邁向「自由貿易島」關鍵的一步。
我們要儘快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後續協商,加速與新加坡、紐西蘭等重要貿
易夥伴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並在未來八年內做好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的準備,
以掌握融入國際經貿體系的歷史機遇。
我國的產業雖然曾經締造過輝煌的成績,但早已面臨成長瓶頸。
未來我們要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質化,以過去強調效率的生產模式為基礎,
積極發展「創新導向」與「價值創造」的新產業模式。
我們的策略是將服務的特質納入製造業,將科技與國際的元素引入服務業,
而且建立傳統產業的特色。
唯有這樣,我們的產業才能更加多元,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也唯有這樣,我們的產業才能真正脫胎換骨,
並且在國際經濟體系中建立起無可取代的地位。
提升臺灣競爭力的第二大支柱,就是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
全球化的開放市場讓就業變成世界性的競爭,我們要追求經濟成長,
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經濟成長必須促使各行各業的薪資同步調升,
否則經濟成長就沒有意義。
我們更要堅持公平正義,縮短貧富差距,讓經濟成長的果實,由全民共享。
健全政府財政結構是當前要務,我們正努力落實「量能課稅」與「租稅正義」,
建構完整的社會安全體系,維護弱勢群體的基本權益。
我們同時也要合理配置基礎建設、公共服務及教育資源,
建立均衡而各有特色的區域發展模式,以縮短城鄉差距,
務必要讓每一個人不分性別、地區、血緣或出身,都有追求幸福的公平機會。
長期的少子女化與高齡化是臺灣必須面對的國安課題,
因此,我們需要制訂前瞻性的人口政策,建構周延的全民健保與國民年金制度,
並儘速推動長期照護體系,用更完善的幼兒托育及照護措施,
提供父母與子女最溫暖的支持力量。
司法是保障人民權益的正義防線。
四年來,我們完成「刑事妥速審判法」、「法官法」、「家事事件法」的立法,
成立廉政署,最高法院的保密分案制也已走入歷史。
司法必須獨立,但絕對不能孤立,更不能背離人民對司法正義的合理期待。
未來四年,英九會竭盡所能,全力推動與社會脈動結合的司法改革,
要讓我國百年前從西方移植而來的司法制度,真正在臺灣生根,
使法治成為我們生活的方式、人權成為我們內化的價值。
提升臺灣競爭力的第三大支柱,就是打造低碳綠能環境。
全球氣候變遷、資源供需失調,對臺灣是挑戰也是機會。
未來全球所有的產業都將強調綠色生產,綠色產業是未來產業競爭的新領域,
消費型態也必須符合節能減碳的要求。
因此我們將鼓勵民間擴大對綠能產業、綠色建築與綠色生產的研發與投資,
讓綠色產業成為帶動就業與成長的新亮點,讓臺灣一步步成為「低碳綠能島」。
我們一定要堅持永續發展的理念,為我們下一代留下清朗的天空,乾淨的空氣,
豐沛的水資源,以及生意盎然的山林、溪流、濕地與海洋。
在政策上,我們要讓能源價格合理化,創造節能減碳與促進投資綠能產業的動力。
我們要讓油電等公用事業回歸市場機制,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原則;
更要進一步回應民意對改革國營事業、提升經營效率的高度期待,
創造消費者與生產者雙贏的局面。
厚植文化國力,是提升臺灣競爭力的第四大支柱。
臺灣有三個文化特質:
一是公民素養植根最深厚;
二是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
三是傳統與現代的銜接轉化最細緻。
民主制度造就了我們的公民社會,公民社會中開放的風氣、自由的精神,
成為創作家的土壤。在開放和自由的土壤上,我們既保存了歌仔戲、布袋戲等傳統文化,
又發展出雲門舞集、朱宗慶打擊樂團等當代文化品牌。
我們一方面追求高科技與國際化,一方面又主張草根民眾的文化公民權。
開放的社會才會有奔放的創意,自由的環境才容許大膽的想像;
臺灣的創意注入電影、流行音樂、圖書出版等等,成為文化產業,
也都在華文世界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是產業必須要有整合工具,把文化價值與內容,透過創意加值與智慧財產機制,
轉換成行銷全球的經濟產值,而讓經濟產值又回頭來灌溉我們的創作者。
文化不只是藝文、創意與產業,文化也是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大陸知名作家韓寒發表訪臺親身經歷:計程車司機拾物不昧、眼鏡行老闆熱心助人,
都讓他震撼與感動。
不久前,有位花蓮運將曾世誠,把日本乘客遺失在車內的皮夾,
用飛車、駁船追上已離港的郵輪,最後以吊籃送到失主手中。
英九認為,這些令人動容的善舉,都是因為中華文化中「善良」與「誠信」的核心價值,
已經融入臺灣的日常生活。
我們要把文化看做國力,文化的建設,就是國力的建設;
文化的投資,就是國力的投資。
積極培育延攬人才,是我們提升臺灣競爭力的第五大支柱。
因為,臺灣缺乏天然資源,人才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國家發展的關鍵。
我們要讓大學校園成為培育本土人才的搖籃與國家競爭力的泉源。
我們更要以開放前瞻的政策,「築巢引鳳」的方式,打造一個宜居、友善、國際化、
無歧視以及薪資有競爭力的環境,留住本土優秀人才,並延攬全球的優秀人才。
孩子是我們永遠的關切。讓每一個孩子,不分貧富都有機會成為國家的人才,
擁有上進的機會,這才是教育的核心。
事實上,不只李安和蕭青陽在文創領域大放異彩、
張逸軍與陳星合都登上太陽劇團的舞臺,
古又文和吳季剛也在國際服裝設計界大放光芒;
四年來,我們臺灣子弟更在歐、美、亞等各種國際發明展與設計展中,屢屢拿下總冠軍。
臺灣擁有極佳的人才與創造力,我們要更用心培育下一代,提供優質的十二年國民教育,
讓每一個生命都能發光發熱。
國家要發展,就必須改革;要改革,就要承受調整的陣痛。
我們絕對不能把燙手山芋與沈重包袱留給下一代。
英九深知,一位連任總統最重要的責任與使命,就是與人民一起打造幸福的未來。
在未來的任期中,我們要踏出堅定的步伐,進行即時、深入、廣泛的溝通,
以爭取民眾的支持。用五大支柱「打造幸福臺灣」,是英九第二任的目標,
臺灣要提升競爭力才能生存,人民幸福才有保障。
國家安全是中華民國生存的關鍵,
英九認為,以兩岸和解實現臺海和平、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
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是確保臺灣安全的鐵三角,我們必須同等重視、平衡發展。
鐵三角的第一個角,就是以兩岸和解實現臺海和平。
四年來,政府堅持「對等、尊嚴、互惠」的理念,
「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恢復兩岸制度化協商,簽署16項協議,
實現兩岸和解。行政部門公開且透明地對國會負責,並加強與在野黨溝通,
努力尋求共識,兩岸和解因此建立制度化的保障。
過去四年,我們改善兩岸關係,降低臺海緊張,帶來和平與繁榮,
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但仍有部分民眾對我們的大陸政策存有疑慮。
英九要在此鄭重指出:中華民國憲法是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
兩岸政策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
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而我們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
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臺灣與大陸,
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臺、澎、金、馬。換言之,
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
歷經3位總統,從未改變。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
也是中華民國長遠發展、保障臺灣安全的憑藉。
兩岸之間應該要正視這個現實,求同存異,
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過去四年,我們依循「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推動兩岸交流,
不論是在經貿、交通、衛生、文化、教育、司法、金融等各方面,
都創下歷史新高的紀錄。未來四年,兩岸要開拓新的合作領域,繼續鞏固和平、
擴大繁榮、深化互信。也期盼兩岸民間團體在民主、人權、法治、公民社會等領域,
有更多機會交流與對話,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
也都同樣尊崇 國父孫中山先生。我們不能忘記 國父「天下為公」的理念,
以及自由、民主、均富的建國理想。
臺灣實施民主的經驗,證明中華民族的土壤,毫不排斥外來的民主制度。
英九衷心期盼中國大陸的政治參與逐步開放,人權與法治日漸完善,公民社會自主成長,
以進一步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
鐵三角的第二個角,就是以活路外交拓展國際空間並增加國際貢獻。
過去四年,我們不採取「烽火外交」,而選擇「活路外交」與「正派外交」,
在「目的正當、過程合法、執行有效」的援外原則下,我們與邦交國進行合作計畫,
邦交國也在國際組織中不斷為我國仗義執言。
我們與美國重建互信,強化溝通管道,在許多領域緊密合作,
已建構三十年來最堅實的「安全與經濟夥伴關係」。
我們與日本在設館、航空、文化與投資等領域都展現重要成果,
建立四十年來最友好的「特別夥伴關係」。
歐盟及歐洲議會分別多次發表聲明及通過決議,
支持我們的大陸政策與強化臺歐經貿關係。
拓展國際空間方面,我國在三年前,正式以大會觀察員的身分,
回到離開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
九十九年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下的「政府採購協定」。
事實證明,兩岸關係的進展與我們國際空間的擴大,不但不必相互衝突,
甚至可以相輔相成。未來四年,我們要擴大參與國際組織,
包括氣候變遷、民航安全等聯合國專門機構的相關活動。
我們也希望在國際非政府組織中,兩岸能彼此包容、相互協助,
讓這個良性循環的模式發揮更大的正面效益。
增加國際貢獻方面,臺灣立足世界最寶貴的資產,就是民間組織的充沛活力,
以及民胞物與的人道關懷。
九十九年一月海地發生大地震,
英九跟趕赴現場的我國特種搜救隊分隊長陳順天通電話,
電話那一頭傳來興奮的呼喊聲。
因為,15分鐘前他們救出1名生還者,這是我國國際搜救史上的第一次;
去年311日本海嘯,民間和政府合力捐助新臺幣66億元,
不但是世界第一,也超過其他九十多國的捐助總額;
還有一位到災區為老人默默服務的臺南女孩蔡雨樺,她的善行更感動了兩國人民。
今年四月,英九到非洲遇見了在當地行醫近二十年的黃其麟醫師,他無怨無悔的付出,
讓世人看見臺灣醫生沸騰在白袍下的熱血。
這些例子說明,臺灣人擁有豐沛的生命熱情與不怕難的韌性,
也為臺灣贏得真誠的友誼。
鐵三角的第三個角,就是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古有明訓。我們不求戰,但絕不畏戰。
四年來,我們在國防工業自主、強化新一代兵力整建以及災害防救等方面,
都有明顯成果。
同時,增加訓練能量、大幅提升國軍體能及戰技,而整飭軍紀及反貪防弊,
亦有相當成果,這也是我們建軍備戰的具體成效。
在對外軍購方面,英九上任以來,美國已三度同意軍售臺灣,總計183億美元,
不論是質與量都超越以往。這讓我們未來擁有適當的防衛力量,
使政府與人民更有信心與意願,繼續穩健發展兩岸關係。
未來四年,我們仍將向外採購無法自製的防衛性武器,
也將完善募兵制及相關配套,在「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戰略下,
以「創新、不對稱」思維,建立量少但質精的堅強國防武力。
同時強化我國與周邊各國關係,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推動建立制度化的戰略對話合作管道,以捍衛中華民國主權與保障臺灣安全,
並對區域和平做出貢獻。
各位鄉親,回想過去四年,英九內心有深深的感激。
我們一起走過金融海嘯的風暴,我們一起迎接建國百年的歡欣,
我們曾為天災巨變的創傷流淚,也曾為臺灣子弟在各方面的成就,歡喜難眠。
我們就是一家人,臺灣就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我們深信,不管朝野之間有什麼歧見,我們都是一家人。
即使過去幾年朝野和解存在不少困難,但英九相信,民主是我們的共同價值,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一定可以尋求共識,合力解決問題。
四年來,英九持續邀請各種公民團體來對談。
英九也誠摯的希望,儘速與在野黨領袖展開對話,我們要讓民眾看到,
朝野不是只有相互競爭,也能彼此合作。為了全民福祉,
讓我們一起為臺灣民主建立良好的典範。
今年是中華民國第一百零一年,我們正站在歷史的分水嶺上。
過去一百年,先人的奮鬥歷程清晰在目;
未來一百年,國家的挑戰與機會輪廓鮮明。
英九有幸身為中華民國跨入新的一百年第一位宣誓就職的總統,感到責任無比重大。
在此莊嚴而神聖的典禮上,英九與執政團隊再度接受全民的付託,
猶如千鈞重擔在肩頭,唯有以如臨深淵的心境,如履薄冰的態度,
全力履行憲法所賦予的職責,才能符合國人的信賴與付託。
站在新的一百年起跑點上,英九希望,今天我們奠下的基礎,
將成為孩子走向未來的磐石;今天我們種下的幼苗,將不斷長成下一代共享的果實。
讓我們一起堅持理想、攜手改革、打造幸福臺灣。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7.159.162
spee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