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外生活] 交通篇 - 雪地駕駛
原PO好文 小弟補充一些經驗
一般商店買到的雨刷水 防凍極限約在-20~-30度F
某些地方是真的可以冷到這種程度的....
然後.....再次強調 除了慢還是慢
個人曾經開著四輪傳動的subaru在馬路中間表演spin
四輪傳動只是比二輪傳動減低了掛在路邊的機率
超過了輪胎磨擦力的極限 一樣打滑
如果路大沒車沒危險.....打滑其實滿好玩的XD
除了ESP,ABS也差很多
雖然現在沒ABS的車不多了
但是如果同學們買二手車還是有機會買到 無ABS車款
那煞停距離多抓個十幾公尺絕對不誇張 雪地更不用說...
有一種車主很沒品,前一天下雪車頂堆了幾十公分的雪(看過30cm+)
不刮一刮就上路 邊走邊掉 有時一整塊就砸下來
碰到這種車 離它遠點比較安全
下大雪時最好不要晚上把車停在路邊 尤其是大馬路
第二天早上鏟雪車出動時 都是直接把路中間的雪往旁邊堆
然後居民們也都是早上起來拿snow blower四處噴
停的位置不好 早上起來你會連門怎麼開都有問題
就算開了門....恐怕也開不出來
車上最好準備一隻雪鏟,如果車子陷在雪堆裡 就是你下車練身體鏟雪的機會來了
鏟完雪弄點樹枝葉子什麼的塞在輪胎下脫困率較高
如果你的車子有snow mode就切下去吧 二檔起步比較不會扭力過大打滑
雪中受困不要猛踩油門,DR檔稍微切換開一下,然後邊輕踩油門邊打方向盤 脫困率高些
最危險不是下了雪不化
而是雪稍微化了 氣溫又降到冰點以下
把路面的水凍成了冰
如果這時又在上面飄了一層雪那就更.....
還是盡量別出門吧XD
雪季結束後 最好帶愛車去清洗一番 特別是底盤
因為冬天為了除雪防凍 都會在馬路上灑鹽
如果任憑鹽水+防凍劑累積在愛車的底盤
恐怕會提早鏽蝕影響壽命
除了底盤 輪圈最好也沖洗乾淨
※ 引述《cpt (Obstacle 1)》之銘言:
: 前陣子 car 版剛好討論起雪地駕駛
: 鑑於這主題和留學北美/北歐等寒帶地區的版友關係密切
: 我把一些經驗也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 雪地駕車需要注意的, 基本上就一個字: 慢
: 不但速度放慢, 油門/剎車都要慢採
: 最忌諱的就是碰到狀況就猛踩剎車
: 猛踩剎車的後果就是車身重量分配突然失衡 -> 失控
: 裝備方面, 強烈建議要準備一台 GPS
: 下大雪的時候, 不用說路標了, 有時候連路在哪裡都看不見了
: 出發前, 記得檢查雨刷水, 務必加滿 (這很重要)
: 而且不要買加油站那種便宜的雨刷水
: 寧可多花點錢買好一點的, 不然才0度F就結冰, 感覺很糟
: 若要跑長途, 準備一點備用的雨刷水也很合理
: 我曾經一趟用掉一整罐..路上卡車太多 XD
: 冷卻水也要添加抗冷凍劑
: 一般是以1:1對水添加
: 千萬別不對水就直接把抗冷凍劑倒進去
: 那樣凝固點反而比混合過的要高
: 也有些冷卻水整罐買來就幫你調配好了
: 所以標籤要仔細看
: 刮雪器請買有長柄的, 用那種小小的刷子刮會累死人
: 而且上路前不要嫌麻煩, 務必把車面所有雪刷乾淨
: 在美國某些州, 沒把雪除乾淨上高速公路是犯法的
: 油箱隨時維持半滿以上
: 萬一在荒郊野外拋錨, 至少暖器可以讓你生存到救援抵達
: 同理, 後車廂放個毛毯應急也是很合理的
: 至於雪胎, 抓地力真的比普通胎高很多
: 如果每年冬天需要經常上路, 換組雪胎能大大提升安全性
: 如果經濟許可, 買車時請選有 stability control 配備的
: (一般都叫做 ESP, 不同車廠有不同命名法)
: 我自己的經驗是 ESP 在雪地真的很管用
: 每次看到儀表板 ESP 燈亮起, 就覺得很放心, 整個就是穩
: 祝大家行車平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76.157.189
推
02/09 03:09, , 1F
02/09 03:09, 1F
※ 編輯: uwmtsa 來自: 68.76.157.189 (02/09 03:32)
推
02/09 04:59, , 2F
02/09 04:59, 2F
推
02/09 07:01, , 3F
02/09 07:01, 3F
→
02/09 07:03, , 4F
02/09 07:03, 4F
推
02/11 05:52, , 5F
02/11 05:52, 5F
→
02/11 05:53, , 6F
02/11 05:53, 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studyabroa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