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錄取以後才是起點,不是終點.

看板studyabroad (留學)作者時間16年前 (2008/10/12 16:27), 編輯推噓8(803)
留言1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作者: keys0504 (余阿金) 看板: studyabroad 標題: [分享] 錄取以後才是起點,不是終點. 時間: Mon Oct 13 00:27:03 2008 銷聲匿跡在這個版上也有一段時日, 一方面是忙著課業, 更大一部分是忙著「過生活」。 或許是因為申請的季節又到了,我又開始接到為數不少的來信,詢問著我的申請及現在 在奧斯汀過得快不快活的詢問信. 老實說,申請到學校只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這是我到美國後,最深的感觸. 抱著美國是留學生天堂想法的人,不妨可以看看我的心得,或許你們對於 「出國留學」這件事,會有些不同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ptember 17, 2008 一個也是行路難異鄉人的獨語 (http://www.wretch.cc/blog/keys0504/13880836) 奧斯汀的第一道秋意在晨曦間偽裝,直到房間裡頭的白色百葉窗露出破綻, 呼嘯的風才從間隙向我襲來。溫度的物理變化並沒有讓我產生特別的感覺, 反倒是布滿熟悉臉孔的照片牆,讓人體認距離標示的極大化恐慌。 把家人朋友的照片塑為心型的模樣,純粹是為了一種形而上學的美觀, 在壁櫥的小刻格裡,女留學生往往一人分飾多角進行美學三辯:紅衣配白裙--- > T-shirt加牛仔褲 ---> 自然就是美? 在一個因為不自然人為努力因素而來到的異鄉, 我開始對「自然」兩個字質疑,批判「自然」的定義。 夢想染上世俗化的氣息後,「目標」成為我的新寵詞彙。我對爸爸說:夢想是給活在夢裡 頭的人去追的,目標才是留給洞悉利益脈絡與現實侷限的人去闖蕩。 電腦視窗前傳來我不用親眼目睹也一窺的驚喜驚慌,當父與女的單純對話進入到更為邏輯 的理性範疇,父女間透過母體先襲而來的間接血緣聯結,須臾間轉入更為直接的相通, 是思考在思想還是思想在思考,也不那麼重要,因為此刻真正的主角是透過網路與我對話 的父親,求知若渴般探求愛女的一顰一笑,亦或負面的情緒惡淤,他說,要給女兒喝不完 的心靈雞湯。 我笑了又笑,直到天亮說晚安的時刻來到,彼端的大呵欠讓我催促父親早早上床,父與女 更迭為母與子,我像個母親要求自己的父親早點上床。 哄父親上床以後,我習慣在這個沒有慾望囂張的城市裡頭,開始假冒慾望城市女主角, 用咖啡因鞭策文字爬進0與1的數位程式連結格,好讓生活不至於在習慣間慘白。習慣可敬 /可畏/可佈之處,在於它使人在沒有知覺的時間遞移間,建立從未預期的金字塔結構, 以陌生為基石,一塊一塊地堆疊不熟悉的行為模式,讓不熟悉等於熟悉,至於習慣本身, 其實並沒有熟悉的意義。 我大概就是這樣開始養育文字表演欲上癮的習慣。 我像個雙面匪諜,白天用英語交談發言,當夜晚來臨時,在我的小宇宙裡敲打中文母語, 灌澆我種種成熟不成熟的呢喃,黑白鍵盤間十指交錯,意圖要讓別人進一步參與我的世界. 於是我開始變換各種MSN暱稱製造假性的虛榮高人氣,反正喜怒哀樂也只是種最表面的偽裝 ......。皮笑肉不笑的雙面夏娃、歇斯底里的公主病患者、牛皮快要吹破的自擂者、眼神 渙散不安的恐慌者......,見識各色各種的人兒們多了,自然而然就染上冷眼旁觀的習慣 。 此時對母語之母感到份外親切,在異鄉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讓我像個孤兒般自愧形殘 ,我感覺不到母語之母的熟悉感,而像是在對整個美國論述我的外星語句,學了表皮卻沒 有血肉般的見骨的精湛。母語之母,表達的原來是種文化母者的典範。母者溫緩慈悲,從 來不曾給予孩兒我疏離感,母語像母者賜我的矛與盾,在矛盾的熟稔之間,自然習慣用 文字攻防。 大抵只有柯裕棻最能體會,此種像鬼魅般向我襲來的缺乏深層歸屬感之恐慌。 課堂上坐著的偶爾不是我,因為內裡的我被思緒牽引到更遠的地方,在不知名的無以名狀 中開始庸人自擾,剖析著歸檔在眼前/未來的那些煩憂。我想起寫著鱷魚手記的邱妙津, 妙津她說:在這個城市,人們活著只是為了被加工成各式各樣考試和賺錢的罐頭,但十八 歲的我(書中主人翁),也已經被加工了三年,裡頭全是腐肉。 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不敢繼續往下想,被加工了八年有餘的我,腦袋裡還剩下些什麼? 我害怕人生如同柯裕棻所敘述的行路難,除了疏離的孤獨外,當現實如同洋蔥剝皮般被 層層的解構後,似傷口結痂後尚未完全癒合卻被掀開的痛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自己 不留情面的羞辱每一吋自己的過往。 我懦弱嗎? 或許是吧。 我在二十三歲的課題同時簡單又複雜,簡單的是在一個明確的學位上打轉,轉阿轉的, 終竟脫不出三百六十度的圓圈範疇。而人生的行路到此時卻複雜了萬千倍,思緒要處理 的變項成倍數狀擴張,每個脈絡間佈滿了直接與間接的明喻暗示,組織出沒有定律性的隨 機法則,往左的這一步錯了,右方的未來就發生蝴蝶效應後的可能悲傷。於是,人很容易 開始過度小心翼翼,過度謹慎到進入原本從未設防的警戒線內,期許自己不要犯錯,不要 受傷,更不要容易悲傷。 這是自我防衛/禁閉的機制。 出國念碩士和博士最大的不同在於,碩士生對於情感的投資報酬率可能遠比博士生斤斤 計較,短短兩年內要回收的利與弊優與劣喜與憂,再再需要經由腦中內建Excel試算表 跑出符合供給-反饋法則的漂亮幾何數字排列。若是再進一步把自己商品化,種種之乎於 友情愛情親情的價值,頓時被公式化數字化金錢化利益化,這遠比孤獨感更令人神傷。 行路至這當下,是自己改變了環境,還是環境改變了自己,沒有人敢給標準答案。 我的行路尚未完,但值得欣慰的是,我早在離起點不遠處就發現,將使得行路難上加難 的人,永遠不會是別人,而是自己。 所以又何苦自己跟自己為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寫信給我的人,你們能先仔細的思考,出國留學真的是你們要的嗎 ? 如果是,那麼請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人生只有一次,自己的人生也要自己主控, 請不要讓自己後悔.對於有興趣申請UT廣告系的朋友們,還是歡迎你們留言問我問題, 但我可能會晚點回覆,祝你們申請順利. 余阿金的奧客廣告人日記: http://www.wretch.cc/blog/keys0504&category_id=11295938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10/13 02:18, , 1F
贊成 說的很有道理~~
10/13 02:18, 1F
※ 編輯: keys0504 來自: 69.154.10.28 (10/13 02:21)

10/13 02:43, , 2F
推一個阿金~
10/13 02:43, 2F

10/13 03:07, , 3F
錄取不是終點,沒錄取才是終點
10/13 03:07, 3F

10/13 04:12, , 4F
沒錄取也不會是終點,人生致死都沒有所謂的終點:)
10/13 04:12, 4F

10/13 08:37, , 5F
push
10/13 08:37, 5F

10/13 11:50, , 6F
畢業又是另一個起點啊~~
10/13 11:50, 6F

10/13 19:03, , 7F
加推柯老師^^
10/13 19:03, 7F

10/14 00:55, , 8F
推一個
10/14 00:55, 8F

10/18 21:51, , 9F
10/18 21:51, 9F

10/26 13:23, , 10F
哇~~你還有力氣寫這麼長的心得啊^^ 真的是太熱血了:p
10/26 13:23, 10F

03/24 13:51, , 11F
03/24 13:51, 11F
文章代碼(AID): #18yYLZEV (studyabroad)
文章代碼(AID): #18yYLZEV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