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25 fall LL.M.申請經驗分享

看板studyabroad (留學)作者 (Jasmine)時間2周前發表 (2025/04/22 16:18), 1周前編輯推噓17(1706)
留言23則, 17人參與, 3天前最新討論串1/1
這會是很長很長的一篇文,我想要記下我在過程中感受到的一切,好與壞的情緒、每一次 想法的轉變、還有我受到的所有幫助。 在申請過程中,我發現LLM的申請心得文並不是非常多,但既然受了前人的幫助,我也希 望留下一點痕跡,把我接受的幫助繼續傳下去。 我也希望留下這篇文,提醒未來的自己要永遠保持信心:你是個很好的人,不必懷疑你的 能力,也無需質疑你達到的成就。無論站在哪裡,你都是最值得的、最好的樣子。 一、前言 出國留學從小就是一個充滿瑰麗色彩的夢想,但隨著年齡漸長,這個夢也變得越來越遙不 可及:我的大學成績雖沒有爛到谷底,但也絕對稱不上出色;法律系畢業,但連一試都考 不過;我對我的英文能力也毫無自信,學測沒有頂標、多益沒有900、跟外國人講話只會 傻笑——「出國留學」怎麼看都不像是能跟我沾上邊的成就,我也以為,它終究會成為一 個午夜時分伴隨輕輕嘆息而想起的夢。 2023年我申請了清大與交大的科法所,作為一個不太擅長考試的人,我將它視為追求學歷 的最後一搏,而我失敗了。接下來有很長一陣子,我都沉浸在有點灰暗的情緒當中,試圖 說服自己接受這輩子最高學歷只有大學畢業的事實。同年12月,為了參加奇美博物館的聖 誕週末,我久違的造訪我的精神故鄉台南,並約了當初幫我寫推薦函的教授喝咖啡,教授 問我:「英文很好就是很特別的點啊,為什麼不出國讀書?為什麼要自己把自己困在這裡 ?出去看看世界也好啊。」恰好當時為了尋求一點自我認同感,我去考了雅思,而意外的 成績還算不錯,但我並沒有真正把留學與成績兩件事聯繫起來,直到教授給了我這個想法 。 反正,也沒有什麼可失去的,對吧?最糟糕也就是繼續現在朝九晚六的平穩生活,沒有什 麼損失。 於是我考了第二次雅思,比前次更漂亮的成績給了我更多勇氣,我也開始覺得,「出國留 學」或許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然而,變故總是在感覺一切都順風順水、按部就班前進時出現。2024年秋天,阿公阿嬤雙 雙進了醫院,身體狀況差到大家都默默在心理準備那一天的到來,而本來就已相敬如冰的 爸媽,也決定在這個時候退休、結束兩人合夥多年的事業。家裡亂成一團,我的心理狀態 與工作情況也承受極大壓力。由於產業性質關係,年終是我最忙碌的時候,每天送來審閱 的合約數量、業務們小心翼翼催促的神情,都讓我疲倦不堪,每天都在被壓垮崩潰的邊緣 ,難以冷靜下來好好準備。 我就這樣看著一家又一家的學校截止收件,忍著眼淚拚命說服自己「沒關係,下一年還有 機會,我會準備得更完整」,也開始怨懟幾個月前捨不得花十萬找代辦的自己。再一次, 我感受到夢又成為了夢,而非可以抵達的目標,我只能怪罪我自己。 雖然覺得大概沒有希望,我還是斷斷續續寫著我的Personal Statement,試圖把從小到大 的人生縮在兩頁紙的範圍,結合成足夠吸引人的故事。聖誕節那天,我沾沾自喜的完成了 第一個正式版本,覺得自己超棒超優秀,應該只有少少地方需要改吧!我把這個自以為的 嘔心瀝血之作放在與朋友的群組中,最終得到的評論不管是委婉還是直白,總歸都是負評 ——花了幾個月寫出的內容,自認為是我文筆的巔峰,但結果只是份垃圾,甚至沒有修改 的價值,只能直接重寫。我又一次崩潰了,我的朋友們對我很友善,很溫暖,但我無法承 受這樣的打擊,於是,這次我說出了放棄。 消沉了一陣子沒有進度,我專注在把自己拼湊回去,幸好隨著離過年越來越近,公司需要 處理的事情漸漸減少,阿公阿嬤的身體穩定,還請了看護,我有多餘的心力處理我的心情 ,還有被我擱置擺爛的Personal Statement。我想,現在寫好似乎也沒有什麼意義,但至 少我可以下一年度開放申請的第一天就繳完所有文件,不用再經歷一次折磨的過程。不得 不說,寫作是一個需要大量練習的過程,每天寫每天改,我居然真的寫出了新的版本,原 以為第一版就是我的巔峰,但並不是,我有能力把故事說得更好。 2025年3月5日,我完成定稿,並送出了第一份申請,是已經超過截止日但有表明接受Late Application的Cornell。我其實不抱希望,但除了錢,也不會損失什麼嘛!幾天後,我 用這一版改了內容,交出了第二所UCI的申請,這次我倒是蠻有信心的,沒有遲交,它又 是排名比較後面的法學院。又掙扎了一週,我交出了UCLA的申請(它其實沒明示接受Late Application,但LSAC還能上傳,我就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三天後就接到waiting li st的回覆,我知道我基本上是涼了。交出UCLA的兩天後,我寫出了自己最滿意的一版交出 Vanderbilt的申請,並感到十分遺憾,應該別那麼急,要好好打磨再交Cornell。隔一天 ,我收到了UCI含獎學金的錄取通知,確定自己即將出國的事實。不過我不滿意這個成績 ,原本打算繼續準備BU跟USC的申請文件,但緊接著收到了Vanderbilt的面試通知,我想 ,這可能是我今年能夠錄取的、排名最高的學校了,所以暫時放下申請,改準備面試。我 非常焦慮,每天都問「要是我搞砸了怎麼辦」,強迫自己思考,若是只有UCI,要去還是 不去呢?我發現我不甘心,但我別無選擇,我只能賭在那一場面試,拚一個機會。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太過夢幻,「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真是最好的寫照: 2025年3月20日,我以為那晚將是我背水一戰的日子,但那天早上,我收到了一份驚喜的 禮物,來自Cornell的錄取通知。我實在是難以相信,反覆看了三遍,小心翼翼複製全文 貼到google translate確認自己沒有看錯任何一個字,才終於在上班路上壓抑著小聲尖叫 ,把錄取通知截圖貼給男友、貼給每個幫過我的朋友,再急急忙忙撥通我媽的電話。我有 信仰,但絕對稱不上虔誠,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被眷顧的、被照看的。晚上 的面試也十分順利,沒有緊張的情緒干擾,我表現的應該不差,但Vandy似乎本就沒有把 它視為很正式的面試,除了自我介紹外沒有遇上任何準備過的面試題目,都在聊天,氣氛 輕鬆愉快。 繳完deposit、加入新生群、尋找住宿、收到I-20,Admitted Portal網頁底部很貼心的附 上在Ithaca見面日的倒數計時,我的留學夢正在一步步走入現實世界,但我還在消化這一 切。到現在還是覺得不可置信,害怕這是不是一場太過真實的夢,醒來以後會發現我其實 還在電腦前掙扎著擠出零碎的文字、拼湊著破爛的文章。我好像太習慣自己的失敗,以致 於每次成功都伴隨著強烈的質疑與不配得感:雅思考了7.5,我還是覺得我英文不好;申 請到Cornell,我還是不敢相信我是個優秀的學生。 從重考到轉系,再到出國留學,這個世界用各種方式肯定我無數次,我卻好難停止質疑自 己——但我會努力,每一次都更相信自己一點,直到我能打從心底認同自己走過的每一步 。 二、申請學校與結果 (一)結果 UCLA (late application,截止日2025/02/01): waiting list(3/11提交,3/14WL通知 ) Cornell (late application,截止日2024/12/15): admitted(3/5提交,但推薦信是3/8 才全到,3/8收到確認收件通知,3/20錄取通知) Vanderbilt: admitted + 20,000 scholarship(3/13提交,3/17面試通知,3/20面試,3 /24錄取通知,3/25獎學金通知) UCI: admitted + 30,000 scholarship(3/7提交,3/14錄取及獎學金通知) 原訂還要申請USC及BU,也幾乎都準備好了,但已經沒必要交了。 (二)選擇原因 我的首選其實是Berkeley,因為它的Environmental Law排名最高。但在我的自我掙扎中 錯過了許多學校的申請日期,它就是其中一個。 實際申請的學校中,我最想去的是UCLA,同樣是因為環境法,並且我想盡量活在熱鬧的地 方。 申請Cornell則是出於對於Ivy League的憧憬(就……其他的我客觀上真的搆不上),以 及我媽不知為何心心念念一定要我申請,還有那張第一次點進網站時看見的美麗風景照, 我就是忘不掉。 Vandy的申請讓我有點掙扎,雖然是排名不低的學校,但在台灣真的知名度非常非常低, 要不是因為我很想要環境法相關,我也不會去認識這所學校。然而我的規劃是回台灣,跟 認識的recruiter朋友聊過,非常不建議去台灣知名度太低的學校,因為HR通常不是該領 域,也未必會為了一個應徵者特別去了解。 UCI則是因為我覺得還是要有一所保底、有朋友在加州(嗯雖然加州很大,人家根本不在 附近)、聽說天氣比較舒服,所以就順手選了,沒有什麼特別理由。 三、背景 (一)基本資訊 學歷:成大法律畢,GPA3.33/4.3,LSAC評級Above Average 工作經驗:一年三個月離岸風電業法務助理、一年七個月資訊業法務 IELTS:7.5(R8.5/L8.5/W6.5/S6.5) (二)想法 平心而論我的成績沒有很高,大學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顧成績,沒有考慮過這對未來的影 響,很多課勉勉強強及格,甚至有一門必修課吃過F。沒有讀研也導致我的GPA沒有任何補 救方法,也沒有論文可以另外佐證我的學術能力與研究興趣。 工作經驗或許稍微可以說有特點,但時間不長、還是entry-level,跟動輒四五年大所經 驗的申請者比起來,並沒有很突出。我了解我的弱勢,但那就是撰寫PS的時候要特別去思 考串連的地方了。 我知道大家可能會對我申請美國學校卻選擇考雅思有疑問。事實上我有考托福,跟第二次 雅思考試差距不到三週,但我只有87分,所以我沒有送這次成績。 在考試之前我就知道托福不是一個適合我的考試,做為ADHD患者,降低環境刺激是很重要 的應對策略,紙本、單獨口說的雅思考試更符合這個情境,電腦應試且同時口說的托福會 嚴重影響我的作答狀態,即使我已經有服藥控制。並且,我習慣全篇文章完整閱讀後才作 答,而我的記憶方式與位置有一定關聯性,這是紙本才能做到的,電腦上的文章段落不會 在螢幕同一個位子不改變,托福貼心跳到題目對應段落的方式反而嚴重干擾我的作答。聽 力也是一樣問題,我習慣在題本與聽力題對應的地方寫筆記,比白紙做筆記更能加深我的 記憶與理解。口說則是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聲音干擾,而且螢幕上的倒數計時會讓我過度 緊張,面對真人考官、有彈性的回應時間,我的表現比較好。寫作倒是意外沒有明顯差異 ,可能因為平常練習也都是打字更多。 我知道選擇雅思成績會讓我少掉非常多可以申請的學校,但申請過程有太多事情需要煩惱 ,再跟托福死磕只會更快壓垮自己。 四、申請過程 (一)LSAC文件 跟教授談完以後,我就註冊了LSAC,並開始繳交文件。因為CAS服務費年年漲價,而且這 部分流程確實有點麻煩,所以越早處理越好,比較能給自己留下應變的時間,我在2023年 底到2024年初就處理完成。題外話,大家都說LSAC的處理速度很慢,提問回覆速度也很慢 ,但我蠻幸運,唯一一次提問剛好在聖誕假期中,但在假期結束第一天早上我就收到回覆 ,而處理速度也很快(可能因為12月已經是申請季末,沒有多少人在繳交文件),LSAC通 知我收到郵件後僅僅四天就完成報告了。 LSAC文件有很多要求,大家要詳細閱讀他們的指示,否則要重新寄送耗時費力。基本上要 交的文件就是英文成績單與學位證明,並且要由學校彌封直接寄出,成大的線上證件申請 系統很方便,選好文件(記得要選彌封信封)、填寫地址、上傳TRF檔案(備註請學校幫 我填寫後一起放入),最後直接信用卡支付文件申請費及運費就可以了。因為文件要求是 原文成績單及英文翻譯,所以我中英文成績單(含排名)都有申請,不過後來確認實際上 只需要英文版。學位證明有些人是使用英文畢業證書影本,但我沒有時間去台南將影本交 給學校一起幫我放入信封,我其實也沒有英文畢業證書,所以我直接申請一份英文學位證 明。成大提供航空掛號及EMS兩種寄送方式,我選比較貴的EMS,但比較保險,速度也更快 。 這邊細節很多,不過照本宣科就好,LSAC說什麼就照做。 要注意的是高中學校一定要填寫,但不需要繳交相關資料。以及任何你讀過的大學通通都 要交成績單!大多數文章都會提醒如果有出國交換,也要請交換的學校協助提交,但我沒 有交換,而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沒想到,完全忘記我有在彰師大讀過一個學期這回事, 所以一開始有漏交,是被寄信提醒補交才開始處理。 彰師大沒有線上證件申請系統,所以我先打電話跟教務處人員確認過申請流程,他們可能 比較少遇到這類要求,但還是很快幫我轉給有處理過的人員確認,真的非常感謝。這部份 則是我購買郵票(航空掛號)及匯票(文件申請費)寄給學校,一樣申請了中英文成績單 ,並請學校協助填寫TRF一起寄出。 LSAC會在所有資料都填寫完成、文件全數到達後,才會開始進行成績評估認證並產出最後 的報告。所以最好是一開始就準備好,不然郵寄需要時間,LSAC作業也需要時間,影響自 己申請時程就得不償失了。 (二)Personal Statement 在法學院以外,基本上都被稱為Statement of Purpose (SOP),但也不是所有法學院都叫 Personal Statement,我申請的學校只有UCLA和Vandy叫PS,UCI叫SOP,Cornell稱為Stat ement of Interest。但無論如何稱呼,它們本質上是相同的文件,透過一篇文章介紹自 己給委員會認識、說服他們自己正是最適當的人選。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和我一樣,對於 這份文件不知從何下手,查到的資料總輕描淡寫的說「就說一個你的故事」,看了一大堆 解說還是一頭霧水。不過,在完成PS以後回看整個過程與最終的成果,我必須說那些文章 與建議講的不是幹話,PS就真的只是「說故事」。誠然,故事說得精彩有助於錄取,但所 謂精彩的故事並不是要寫出多麼波瀾壯闊的人生,只需要抓住一個中心主題介紹自己。 註冊LSAC帳號後我有開啟CRS服務,所以會不停收到各校的招生信件,某天我第一次收到 不是罐頭信的一個招生人員的來信,想和我聊聊、幫我制定申請策略,出於好奇,我和她 約了時間通話。不過後來他行程變動,因此改由他的主管和我透過whatsapp通話,我針對 最感困惑的PS提問。他用很微妙的語氣說,他不理解為什麼學生們總是覺得PS很難寫,明 明不需要太緊張,好好介紹自己就行了。我回他,可能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就 笑了,然後說可以給我一點建議。之後我正是照著他告訴我的架構去寫PS,這個架構很簡 單、很好用,我覺得特別適合跟我一樣不知道從何開始、覺得自己人生平淡無奇的人,可 以提供思考方向。 這個架構分成四個小節(當然,最後的段落標題有另外改過): .Why law .Law school days .Work .Why LLM/Why this school/Why now 這個架構之所以好用,在於它把每一個段落變成一個問答題。從零開始寫沒想法,那看著 題目回答總辦得到吧?身為法律專業學生,問答題應是我們最熟悉的題型。我一開始就只 是寫下每一個我想得到的句子,用類似自由書寫的方式尋找可能的題材,慢慢理清思緒, 找出一個可以貫穿整篇文章的中軸。這個時候不要管字數限制,不要想布局,不要想寫出 完整段落,找出「要寫什麼」才是第一要務,不要限制自己太多,閉上眼睛好好探索,抓 住每一個飄過的想法。我想,PS之所以難,並非因為要寫的多好,而是剖析與認識自己是 個痛苦而迷茫的過程。最終,我替自己找到的中心主題是老掉牙的性別平等,我原本並不 滿意這個一點都不酷炫的主題,但最終結果證明這是我說的最好的人生故事。其實有另一 個以漁村孫女兒的角度寫的版本,只用在UCLA,而事實證明,我沒有講好那個故事。 我大概說一下每一個段落LLM Director給我的建議,以及我最終寫了什麼。我想,實際而 具體的內容才是大家想知道的,但直接公開PS還是太害羞了,所以只簡要提一提內容。( 真的有需要我們可以私訊討論看看啦…看情況) 1.Motivations for Law 我知道很多文章都說不要寫太久以前的事情,但當時我收到的建議是「我們想了解你是誰 、你經歷什麼樣的人生」,所以我仍然選擇從大學以前開始我的故事,讀法律的理由對我 的故事很重要,沒有從這裡開始就不完整,但我有控制篇幅在120字左右,畢竟要省下空 間給更重要的地方。 簡而言之,我出生在傳統客家家族中,無論成績多好總是只會聽到「可惜你不是男生」的 評價。教育可以改變觀念但需要時間,而法律是可以立即保護權利的武器,所以我決定讀 法律。這段不需要太複雜,不用描述太多苦難(畢竟我沒有,但我想大多數人也沒有), 只需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起點,提出看見的問題。 2.Academic and Extracurricular Preparation Director在這邊沒有太多建議,主要寫出哪些課程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做過什麼事情,特 別是為了自己信念而做的事情是必定要提的。 我寫我修了家暴法、同婚法等,然後再補充我做轉型正義專題報告帶來對正義定義的思考 與永續發展的想法。課外活動參加法服社、當過台南粉紅點的志工,以及在當年輔大夏林 清事件發生時,我在系群發訊息邀請大家一起來舉標語、拍照上傳支持抗議(其實是很小 很小的活動,勉強有近10人而已,但寫起來變成「校園抗議的召集人」,就好像做過什麼 大事)。 要注意的是,不要說謊,但可以小題大作。即使只是活動中一個不起眼的參與者,也可以 把它寫得精彩,不要認為自己不是幹部就沒有值得寫的地方,每一件人生歷程都是有價值 的。 3.Inspiration from Work Experience Director建議有過工作經驗的申請者,應該要將最多的篇幅花在這裡,詳細說明工作內容 與所達成的成就。並且,職涯規劃也是PS必須提供的重要資訊,而實際工作經驗是對職涯 想像的有力支撐。 由於我的成績並不出彩,在學校生活部分談克服困難、改變自己實在很難有說服力,所以 我將重點放在工作經驗。第一份工作我跳進了一個少見的領域,而當時的我對法律工作與 工程都一無所知,工作幾乎全英,合約跟台灣法沒有關聯,全是從實做中從頭開始學。這 成為一個很好用的實例,證明我有自我學習、跨領域的能力。並且,這是一間傳產製造業 ,所以很難不感受到某些性別不友善的氣氛,比如一定要穿窄裙(但硬撐到離職都沒穿就 是了),還有習以為常的踩線笑話,這些讓我能夠將工作經驗連回主軸,並且給出轉職的 合理解釋。我的重點是建立完整故事而非寫抱怨文,我並沒有在負面議題上多加著墨,只 寫了一句話用來導出「追求性別平等還需努力」的結論而已。 第二份工作直接換了產業,我需要給出解釋但也不需要講太多,取捨題材是寫PS時會不斷 遇到的重要工作,我覺得我的心理轉折很豐富、想法很多,但字數有限,委員會要看的也 不是歹戲拖棚的腦內小劇場。我寫因為有Mentor帶領並支持我建立性別友善的工作環境, 再寫我實際做過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從事這份工作時我不是菜雞了,所以我需要加強 描述我的獨立工作能力與重要性,並且提供實例很重要,結尾依然要回扣主題,我說它讓 我相信我可以發揮影響力,做出改變。 4.Why XXX LL.M.? Director很強調這一段,申請者必須要展現出對學校的了解,以及連結。他的建議是找個 校友當作範本,不一定要是名人,可以更好的連結自身與學校,說服委員會自己有強烈意 願。坦白說,我想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是把法學院最新排名打開,從第一間開始核對,符合 條件的學校都丟,其實根本沒在管什麼學校特色,只看排名。但演戲要演全套,至少要做 到「看起來」真誠,提一點只屬於這個學校的東西是必要的,要申請人家學校,好歹也打 開網頁稍微逛一下吧?了解一所學校需要花很多時間深入挖掘,而申請者不會只申請一所 ,每一間都要做深入研究是不可能的,但心中最想要的那幾間一定要做到,要看起來比其 他人都做過更多功課。我申請的四所當中,除了UCI以外,其他三所的網頁都快被我翻爛 了,每一頁都打開來看,比較新的文章或採訪都點進去看看有沒有可用題材,教授介紹頁 面也是必讀,不用每個教授每篇文章都看過(不可能),但一定要挑個幾篇有興趣的讀過 ,雖然不太可能直接用在PS中,但是可以讓自己了解他們的方向,會模糊的感受到他們可 能的偏好,讓自己寫作的時候更貼近他們。 Cornell我選了一個可能有點冒險的題材,但後來想想,美國人哪裡在乎台灣一個蕞薾小 島上的政黨鬥爭?申請台灣的學校時確實需要避免,因為不會知道負責審查的教授有沒有 政治偏好,但申請美國學校就可以不用顧忌,他們即使了解台灣政治情勢,也不太可能有 明顯的偏好進而影響決定。我寫的是蔡英文,因為他實在太貼合我的整個申請故事主軸, 同樣是客家血統的女性,成為台灣第一個女性總統,同婚合法也在他任內推行,而他正是 Cornell LL.M.畢業,實在是一個我很難放棄的題材,幾乎完美呼應。除此之外,Cornell 從建校之初就是男女合校大學,也是Ivy League中第一所接受女性學生的大學,我認為性 別平等是一個深植於學校價值中的追求,從這個角度寫很適合。但我不鼓勵大家刻意都從 這個角度出發迎合學校,平權是普世價值,是所有法學院的至高追求,性別平等不過是其 中一個面向而已,還有更多可以深入探討的議題,重要的是找出專屬於自己的故事、把故 事講好,而不是猜測學校「可能」喜歡什麼。我必須承認我是幸運的,我的故事剛好可以 這樣串聯,也剛好可以符合學校潛在的偏好,但錄取生絕對有一大堆人不是從這個角度出 發,我是一個例子,我走的路可以當作參考,但絕不是唯一。(我衷心期望我的例子不會 導致接下來Cornell收到一大堆追求性別平等的申請故事) 5.Future Goals 誠實的說,我也並不很清楚知道我想往哪裡發展,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發展都不是有計 畫的,也許稍微有點方向,但絕非清晰的藍圖,大多數時候是被推著走。我承認我在這裡 扯了一個我也不知道合不合理的大旗,假裝自己很有計劃、很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有一 點我蠻清楚的,我想要學歷是出於兩個理由:自尊和錢。從小在家族內的不重視,比所有 人都會讀書是我挑戰忽視的唯一方法,雖然做為文科生,我的阿公阿嬤始終認為我沒出路 沒前途,每次遇到都「勉勵」我好好在基層打拼總會有機會(拜託,阿公,我薪水很高, 也早就完全不基層了好嗎)而我阿公阿嬤拿捏我爸的方式就是錢,我一直覺得如果我能賺 很多錢,我可以幫爸媽擺脫阿公阿嬤的操縱,讓我們一家真正過自己的幸福日子,而且, 確實……我喜歡的東西都挺貴的,需要一定的收入。最終我在這裡就寫了些想回來台灣往 contract manager方向發展的內容,我不清楚正確的職涯路徑,但至少我知道我想賺錢, 那就寫個能賺錢的職業囉! 法律相關職位是不受產業限制的,所以這一部分其實非常自由,沒有特別需要什麼,只是 給自己的人生故事收個尾。這裡也沒有說謊的問題,因為這是未來,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如 何發展,有計劃,也一樣充滿變數。什麼都可以寫,不要擔心好高騖遠,只要寫下自己的 憧憬就好。 希望我的心路歷程對各位有些幫助,不需要很特殊的履歷,不需要從很早就計劃安排自己 的行動,也還是能找出可用的點,再把它們一一串連,最終織就一篇完整的故事。每個人 生命中的每一刻都不會白活,不經意參與過的某件事,都有可能在很多年以後、甚至自己 都快忘記的時候,突然幫上一把。請相信自己並不平庸,打算踏上申請之路的每一個人, 都不比其他申請者差,此刻的自己就是最合適的人選,若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合適的, 又怎麼可能寫出足以說服他人的文章? (三)推薦函 1.基本要求 大多數學校都是最少需要2封、最多接受4封推薦函,也有少數學校推薦函不是必要,或只 需要1封。我準備了3封推薦函,一封來自教過我的教授、一封來自前公司的同事、一封來 自現公司同事。我看過的文章都建議要花心思布局PS及推薦函,讓它們交互佐證,甚至提 到一些PS沒寫進去的東西,讓自己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立體。我沒有特別很細節的構思這 些文件怎麼相互交織,安排哪些寫在PS哪些寫在推薦函,但基本上有遵循這個大原則。 2.教授的學術推薦函 我沒有特別找美國畢業的教授,而是找比較熟悉的教授。因為之前有跟教授談過,申請清 交的時候也有請教授幫忙提交,因此這次教授是直接寫,沒有要求我提供草稿。內容主要 著重在我的學業表現及法服社活動參與,教授問我有沒有需要他特別強調的部分,但我其 實也沒什麼想法,就沒有另外修改,所以內容沒有很客製。另外,教授是給我檔案與帳密 讓我自行上傳,但我有點擔心這樣IP相同的問題會被判定作弊,所以我請男友用他的筆電 幫我上傳,避開IP相同、裝置相同的疑慮。 3.工作同事 前公司同事的推薦函是請我男友幫忙擬草稿,因為我還要擬現公司同事的信,我沒有自信 可以拉開兩封信的文風差距,我也不確定很明顯是同一個人寫的會怎樣(其實好像不會怎 樣)。我們是在前公司認識,雖然工作上沒有太多交集,他也不很清楚我在幹嘛,但他認 識我也認識我的前同事,並且他大概也比我清楚美國大學想要看到什麼內容吧,最後擬出 的草稿我挺滿意的。因為我在前公司的工作職稱是法務助理,所以內容主要著重在寫快速 學習與反應、團隊合作、人格特質,以及證明對法律的熱誠和潛力,這些比較共通性的特 質。前同事因為是跟我做同一個專案的法務,我們高度合作,職稱也是算管理職,所以很 符合推薦人的身分要求,非常感謝他願意在百忙之中撥空幫我處理。但我這邊犯了幾個錯 ,我沒有把公司logo放到頁首,應該要有比較正式,並且因為LSAC是電子上傳,它用所屬 組織的信箱做身分確認,所以不要求親筆簽名,但後來還是確認有簽名才是更正確的處理 方式。 現公司同事的信是我自己擬的,原本其實沒有打算要這封,因為不想要讓任何人知道我在 申請,可是工作經歷擺在那,缺這封似乎就不完整,幾經權衡還是決定要補上。我們是一 人法務,我的主管就是老闆,我不希望太早公開我要出國讀書的事,所以無法請老闆當我 的推薦人(但其實這樣會比較好)。所以我找的是稽核主管,跟法務工作有足夠交集,職 稱也不會太基層沒有說服力,我們私人交情也不錯。這封跟前同事的比起來,更側重我的 基本法律能力,也有提供更多實證,並呼應我在PS中提到的內容。我自認為這封是最有跟 PS建立交互作用的推薦函,有提供佐證也有擴展一些PS中未提及或帶過的部分,應該能算 是一封高度客製且有效的推薦函。 (四)CV 因為最開始是在離岸風電產業,所以我本來就有現成的英文履歷,我的經歷變動不大,稍 微調整就可以提交。不過工作用跟申請學校用的履歷還是有些不同,我參考了糖霜與西裝 提供的模板修改,但我只保留前三部分,拿掉Skills & Interests。 我清楚工作經驗比起學歷更是我的優勢,所以我盡可能詳述我的工作內容,讓第一部分佔 據最大篇幅。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照抄PS,文件各自有自己的字數限制,所以照抄是很浪費 的事情,每一份不同文件都要盡可能多展現一些不一樣的自己,把寫不下的事情放到其他 地方去,才能最大程度利用每一個部分。 第二部分的學歷只有很簡單列出學校、學位/主修、起訖時間。我學業上沒有特別突出, 就不打算特別標GPA之類的,避免自曝其短。而大學時期的活動參與我寫在第三部分,這 邊也就不再列出。 第三部分Leadership,我挑了三項比較特殊的活動參與經歷寫上去,並且這三項都沒有出 現在PS中。這部分的寫法類似工作經驗,也是要描述具體在這個職務上做了什麼,因為委 員會可能根本不曉得這是什麼組織、什麼活動,介紹給他們是申請者的責任。但CV畢竟不 是PS,不適合長篇講故事,所有描述都要簡短而精準,其實是對表達能力的很大考驗。我 覺得CV每一部分的介紹,都應該要控制在一行內,最多就是兩行,會超過就要重新思考自 己的表述方式。 模板與寫履歷技巧參考: https://sprinklesandsuits.com/2012/09/%E4%BD%A0%E5%8F%AF%E8%83%BD%E4%B8%8D%E7% 9F%A5%E9%81%93%E7%9A%84%E5%B1%A5%E6%AD%B7%E7%A5%95%E8%BE%9B/ (五)其他文件 1.額外附件 有些學校可以上傳更多有利申請文件,但大多數有限制類型,比如說寫作範本等。我只有 在Cornell上傳額外附件,因為它是我申請的所有學校中唯一沒有限制附件的,我上傳了 我的洗錢防制證照(蠻好考的一張證照),還有離岸風電合約經理結訓證明。其實這兩份 文件都很容易就能拿到,在台灣的證明力等於沒有,不過同前述,每個能上傳的地方都要 把握,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是不是就差這麼一分,傳了頂多是沒加到分,也不會扣分嘛。 2.Application Form的特殊問題 UCLA的申請表格則是多出了簡答題,要針對它的題目額外回答。題目內容跟申請動機還有 生涯規劃有關,理論上是PS中就該寫的部分,但它有特別註明不准從PS複製貼上,要重新 回答。而且這裡的字數限制非常非常少!我原本沒看清楚,以為是500字,寫完要貼的時 候才發現是maximum characters 500,只好回去慢慢刪改……要從一千三百多characters 回到500內實在是很痛苦啊! (六)LOCI 基本上,在收到waiting list通知的時候,申請者都會被建議提交這份文件,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向學校說明自己對的高度興趣與傾向。但這份文件到底有沒有用? 坦白說,效力應該小到幾乎沒有,可是若別人都有交,那好像也不能當唯一不交的人。收 到UCLA的WL後我花了點時間研究到底要不要寫,最終決定還是寫吧,永遠不會知道是不是 就差那麼一點點呢?雖然爬文後很明確發現UCLA根本走一個渣男路線吧,所有客觀數據有 符合標準的學生都給WL,不明確拒絕人家。而我也是傻傻的戀愛腦,理智上完全知道根本 沒可能脫離等待,還是抱持一絲絲微弱渺茫的希望不肯放棄,「萬一可以呢?」,所以我 乖乖花了幾個小時寫了一封簡短的LOCI交出去。 當然,結果就是沒結果。 (七)面試 大多數學校都沒有面試,但即使沒有提到需要面試的學校,也有可能突然要求進行。我申 請的四所原本都沒有提到面試,但Vandy寄了interview request給我,而且時間蠻趕的, 讓我有點措手不及。由於當時已經是申請季末期,拖到這麼晚的情況下在rolling basis 下完全是劣勢中的劣勢,各校的錄取機率都很低,所以我認為有一個排名不錯的學校願意 主動聯繫我,應該是好的跡象,Vandy可能是我能摸到的最高學校,因此我很認真準備面 試。 因為我沒有認識任何讀過LL.M.的人,個性比較害羞,也不太敢主動去接觸其他公開發表 心得的人們,所以我沒有任何可參考的法學院面試題庫、經驗。雖然不同的面試關注點會 有所不同,但所有的面試問題基本上都是這幾個問題的變體而已:你是誰、為什麼我們要 選你、為什麼你想來我們這裡。我針對這幾題寫了回答草稿,另外還增加準備克服過的困 難、自己的優缺點兩個題目。但這種事先準備不是要把寫好的答案一字不漏的背出來,而 是讓自己有個回答的基本架構,不會在當下突然束手無策、回答的零零落落。這也是一種 理清思路的方式,一個問題有很多種回答方向,直接現場想回答不是不可行,可是未必能 做出最好的回答方案,所以,與其事後感嘆「這題我應該這樣這樣說」,不如事先就想好 自己想說什麼、該說什麼。面試確實是用來觀察人選的反應能力、思考速度,但事前有沒 有準備也是可被觀察到的特質與態度。 不過,我遇到的並不是很嚴肅的面試,除了自我介紹外,我原先準備的題目只有自我介紹 有派上用場,後面都在聊天,他跟我聊他們幾乎沒有過台灣學生、聊Nashville的天氣… …氣氛很輕鬆,我聊的也很愉快。面試當下他就有跟我說,最快隔天、最慢下週一(當天 是週四),我就會收到他們的回覆,「it's highly likely with a scholarship」他這 樣笑著跟我說,雖然當天早上已經有收到Cornell的錄取通知,但聽到他的話還是很感動 ,覺得自己被肯定了。 五、感想 這段申請之路只有幾個月,我卻覺得像是走了好幾年一樣漫長,中間的壓力與低落並不比 當年考大學時期來得輕鬆。收到錄取之後,也還有好多事情需要處理,是另一個挑戰的開 始,我這陣子也是過得水深火熱,甚至有種對於新生活的焦慮已經慢慢蓋過收到錄取後的 狂喜的詭異感覺。不過,我感覺我身邊的每個人似乎都比我還興奮,大家都在為我歡呼, 而我在擔心一個人在國外會面臨什麼挑戰、能不能撐過陌生的課業、惶恐於是否真的能順 利畢業。他們說,確實錄取只是新挑戰的開始,但不表示我不能先開心一下吧?慶祝完再 認真也不衝突呀。我才突然意識到,冒牌者症候群似乎不會隨著我達成越多的成就而消失 ,反而會越加質疑自己是否真的能配得上。所以,在忙著各種出國準備之餘,我也在努力 配合大家的讚美,至少就這幾個月,讓我享受一下、驕傲一下,應該不會太過份吧? 總而言之,我還是對於自己能走到這裡感到驚訝,甚至有點想哭。從當年唸不出swan被全 班笑的英文笨蛋、被老師在課堂上讓同學舉手表決我是不是會長成小太妹,到現在…我要 去美國讀法律了耶!我真的,真的沒有想到自己可以走得這麼遠。 很久以前在PTT上看過一句話:「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也不至滿手污泥。」不相信 自己也沒關係,就去做、不停往前走,讓這個世界來肯定自己,一次不夠就兩次三次四次 ,直到發現自己已經走出很遠很遠,走到很多人到不了的地方,直到可以接受一點點自己 真的很好的事實。 恭喜今年錄取理想校系的所有人,讓我們一起享受這段時間的快樂;祝福所有正在準備的 人們,都能夠摘下屬於自己的那顆星星。 最後,還是不免俗的要感謝一下這一路上給予我幫助的人們: 感謝教授、同事R和同事S,沒有你們,我連達成申請門檻的機會也沒有。 感謝H、K、S、飯哥、熊哥幫我校閱各種文件,給我面試回答的建議,甚至回答我很愚蠢 的基本文法問題。 感謝D、E、C、Janus、A、Y、L陪伴我排解情緒,支持我一步步走完這條充滿折磨的道路 ,沒有因為我天天在群組哭夭哀嚎而棄我於不顧。 感謝媽媽,雖然一直被問進度很煩,但他的催促與在意是讓我保持在軌道上的重要力量, 也是接下來支持我出國的重要存在。媽媽是即使自身處於變動與壓力之中,也會永遠首先 把我舉起來的人,我愛你媽媽。 感謝寶貝,你不催我也不管我,你讓我好好做我自己,但當我求救的時候你會第一時間伸 出援手。我不知道我崩潰過幾次,但你總是好好的接住了我。謝謝你總是在這裡。 感謝所有願意在網路上公開自己申請歷程與回答問題的每一個前輩,沒有這些資訊,我沒 有辦法準備得如此完備。 感謝所有看到這裡的人,謝謝你們願意讀完我寫得太長的心得文。 (恭喜各位看完13674字的長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00.1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745338689.A.E62.html

04/23 00:38, 2周前 , 1F
推推~~還在讀大學,也在猶豫要不要/能不能出國留學,這篇文
04/23 00:38, 1F

04/23 00:39, 2周前 , 2F
算是對我的一個游泳圈吧,當然不會一樣,但至少有前輩分享
04/23 00:39, 2F

04/23 00:39, 2周前 , 3F
心情會比較穩定一點點,謝謝你
04/23 00:39, 3F
我覺得想要就行動起來~至少要試過,不要絆住自己的腳步!

04/23 00:39, 2周前 , 4F
祝學業順利
04/23 00:39, 4F
※ 編輯: msuaf90 (150.116.100.112 臺灣), 04/23/2025 00:43:57

04/23 01:34, 2周前 , 5F
恭喜~
04/23 01:34, 5F

04/23 04:00, 2周前 , 6F
恭喜!
04/23 04:00, 6F

04/23 13:23, 2周前 , 7F
恭喜!
04/23 13:23, 7F

04/23 14:37, 2周前 , 8F
恭喜~推精彩分享~
04/23 14:37, 8F
感謝大家~

04/24 08:32, 2周前 , 9F
恭喜!不要在意GPA沒念研究所洗不了,因為念了也洗不了
04/24 08:32, 9F

04/24 08:32, 2周前 , 10F
,是看第一個法律學位。所以成績真的要顧好,像我就吃
04/24 08:32, 10F

04/24 08:32, 2周前 , 11F
了大虧。
04/24 08:32, 11F
我的GPA不算高QQ我的排名只在75%,很爛…有念研究所是至少有其他部分可以佐證越過某 些障礙、能力上的提升等等

04/25 00:15, 1周前 , 12F
恭喜~ 很生動的文字
04/25 00:15, 12F

04/25 09:22, 1周前 , 13F
推!感謝分享
04/25 09:22, 13F

04/25 19:14, 1周前 , 14F
恭喜!
04/25 19:14, 14F

04/26 13:18, 1周前 , 15F
謝謝你的故事,讓準備放棄的我再次燃起動力
04/26 13:18, 15F
加油!

04/26 20:44, 1周前 , 16F
恭喜,祝福!
04/26 20:44, 16F

04/26 23:45, 1周前 , 17F
祝福你!
04/26 23:45, 17F
感謝所有恭喜與祝福的人~ ※ 編輯: msuaf90 (111.248.142.221 臺灣), 04/27/2025 11:57:52

04/27 12:35, 1周前 , 18F
恭喜!
04/27 12:35, 18F

05/01 09:09, 1周前 , 19F
恭喜,祝福留學一切順利
05/01 09:09, 19F

05/03 02:15, 5天前 , 20F
恭喜恭喜~
05/03 02:15, 20F

05/04 15:09, 4天前 , 21F
恭喜!
05/04 15:09, 21F

05/05 02:14, 3天前 , 22F
加油加油推推!我是2024 LLM 畢業 目前還在紐約工作,之
05/05 02:14, 22F

05/05 02:14, 3天前 , 23F
後有想要問生活/考bar/找工作的話都歡迎站內信~
05/05 02:14, 23F
文章代碼(AID): #1e1y51vY (studyabroad)
文章代碼(AID): #1e1y51vY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