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本地生與國際生給分差異

看板studyabroad (留學)作者 (cky)時間6年前 (2019/01/22 07:48), 6年前編輯推噓8(8012)
留言20則, 1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前輩大家好 身爲一個新手留學生 出門在外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 但今天的事卻讓我感受到十分挫折及無助 我們有一門考試是以口試的方式進行 每個人會被問三個問題 考試時間約莫30分鐘 而考題會從整學期上過的21個章節由教授當場出題 有些甚至會是一個章節中的一些細碎小觀念 由於班上同學呈現一半歐盟學生 一半非歐盟學生 在進行超過一半的考試後 可以明顯觀察到拿到高分或者滿分的同學皆為歐盟的學生 而非歐盟的學生所得到的分數都相對較低 也曾想過會不會是因為歐盟同學的思路較接近老師的思路 所以可以回答到老師想要的答案 但當多觀察幾位學生的口試 可以感受到歐盟學生比較不會被老師問一些極度刁鑽的問題 甚至老師給的分數也相對寬鬆 與其他同學討論後 有同學表示 上一屆的學生也曾經跟他說過 這個老師去年的時候也給多數非歐盟學生相對低分 但說實在這個老師十分聰明 以口試的方式並不會留下學生的任何回答紀錄 再加上考試內容範圍廣泛 大家幾乎都有不同的題目 也無從去比較誰回答的優或劣 而老師旁邊也會有一名博班生在旁聽考試 根據老師說 他在給分時會與這名博生討論 但實際很懷疑該博生是否真的有權利去影響給分 所以想請問各位前輩們是否也曾遇過這樣的事 而遇到這樣的事是不是也是無解 只能說自己運氣差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9.7.147.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abroad/M.1548114504.A.E1E.html

01/22 07:57, 6年前 , 1F
這不很正常嗎?
01/22 07:57, 1F

01/22 08:02, 6年前 , 2F
還在用貼標籤的方式分類同學和老師?
01/22 08:02, 2F

01/22 09:10, 6年前 , 3F
有差嗎 不就是一門課 人生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01/22 09:10, 3F

01/22 10:34, 6年前 , 4F
二樓 很多人都要有個出口嘛~
01/22 10:34, 4F

01/22 10:34, 6年前 , 5F
XD 其實實話就是了 (嗶~ 嗶~)
01/22 10:34, 5F

01/22 10:42, 6年前 , 6F
這就是不平等 可是你也沒辦法
01/22 10:42, 6F

01/22 10:43, 6年前 , 7F
我以前念研究所是 因為系上幾乎是當地白人
01/22 10:43, 7F

01/22 10:43, 6年前 , 8F
教授雖然人算不錯的 但真的就是對國際生比較苛刻
01/22 10:43, 8F

01/22 10:44, 6年前 , 9F
像是認為我們為什麼英文沒那麼好 寫作不夠好
01/22 10:44, 9F

01/22 10:44, 6年前 , 10F
這真的蠻吃虧的 畢竟我唸的科系真的很靠語言程度
01/22 10:44, 10F
我的科系是跟科學有關的

01/22 10:52, 6年前 , 11F
原po是念歐盟聯合碩士學程嗎?
01/22 10:52, 11F
不是

01/22 11:07, 6年前 , 12F
把他們工作搶光光
01/22 11:07, 12F

01/22 11:20, 6年前 , 13F
以前碰過有個老師看到亞洲姓氏就會先扣文法分數
01/22 11:20, 13F

01/22 11:21, 6年前 , 14F
結果有次扣到個ABC..跑去找系主任結果翻出老美都破文法
01/22 11:21, 14F

01/22 11:23, 6年前 , 15F
你要說是歧視也可以..畢業後畢業後其實根本不重要
01/22 11:23, 15F
其實本地生的英文很多都比我們爛不少,而且連老師有些意思也用英文表達的不清不楚

01/22 12:07, 6年前 , 16F
是德國嗎
01/22 12:07, 16F
不是

01/22 15:00, 6年前 , 17F
這就是歧視,不管有沒有辦法改變現狀,也不要視為理所當
01/22 15:00, 17F

01/22 15:00, 6年前 , 18F
然。
01/22 15:00, 18F
※ 編輯: dormiere (79.7.147.189), 01/22/2019 15:55:13

01/25 19:02, 6年前 , 19F
瑞士?
01/25 19:02, 19F

01/26 11:09, 6年前 , 20F
沒人知道如果沒說
01/26 11:09, 20F
文章代碼(AID): #1SHbf8uU (studyabroad)
文章代碼(AID): #1SHbf8uU (studyab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