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 114學年度和平高中第1次教甄國文科試題

看板studyteacher (實習教師)作者 (搭不溜歪欸樓哎嗯)時間3天前 (2025/04/26 19:4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天前最新討論串1/1
114學年度和平高中第1次教甄國文科試題 共4大題,作答時間:100分鐘 一、 相較於典型的古文作家,歸有光更善於運用近似小說的筆法,以動作與對話刻畫女性人物 形象,或正是〈項脊軒志〉所以真摯動人的主因。林紓作〈蒼霞精舍後軒記〉顯受歸有光 影響,請比較兩文在人物刻畫、材料選擇和表現手法上有何特色與異同?(25分)   建谿之水,直趨南港,始分二支,其一下洪山,而中洲適當水沖,洲上下聯二橋,水 穿橋抱洲而過,始匯於馬江。蒼霞洲在江南橋右偏,江水之所經也。   洲上居民百家,咸面江而門。余家洲之北,湫隘苦水,乃謀適爽塏,即今所謂蒼霞精 舍者。屋五楹,前軒種竹數十竿,微颸略振,秋氣滿於窗戶,母宜人生時之所常過也;後 軒則余與宜人聯楹而居,其下為治庖之所。宜人病,常思珍味,得則余自治之。亡妻納薪 於灶,滿則苦烈,抽之又莫適於火候,亡妻笑。母宜人謂曰:「爾夫婦呶呶何為也?我食 能幾,何事求精,爾烹飪豈亦有古法耶?」一家相傳以為笑。   宜人既逝,余始通二軒為一。每從夜歸,妻疲不能起。余即燈下教女雪誦杜詩,盡七 八首始寢。亡妻病革,屋適易主,乃命輿至軒下,藉韉輿中,扶掖以去。至新居十日卒。   孫幼榖太守、力香雨孝廉,即余舊居為蒼霞精舍,聚生徒課西學,延余講《毛詩》、 《史記》,授諸生古文,間五日一至。欄楯樓軒,一一如舊,斜陽滿窗,簾幔四垂,烏雀 下集,庭墀闃無人聲。余微步廊廡,猶謂太宜人晝寢於軒中也。軒後嚴密之處,雙扉闔焉 。殘針一,已鏽矣,和線猶注扉上,則亡妻之所遺也。   嗚呼!前後二年,此軒景物已再變矣。余非木石人,寧能不悲!歸而作後軒記。(林 紓〈蒼霞精舍後軒記 〉) 二、請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 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 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老子》第六三章) 乙、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 問》) 丙、   過去致力於寬恕領域的研究者大部分都認同,當人們沒有報復和逃避動機便是達成寬 恕,但Worthington(2007)進一步將寬恕區分為兩種類型,一為決策性寬恕(decisional forgiveness),另一為情緒性寬恕(emotional forgiveness)。決策性寬恕指的是我們 不再對傷害我們的人有負面的意圖(如逃避或報復),而情緒性寬恕則是指我們在經過傷 害事件之後,心情已經平復,負向情緒減少且正向情緒增加。由此可知,在不報復、不逃 避之外,Worthington強調被傷害者的情緒轉變也是寬恕的重要指標之一。傷害事件之後, 只有達到決策性寬恕,但沒有達到情緒性寬恕的人,其心理健康及幸福感都較有達成情緒 性寬恕者來得低。Worthington更進一步指出,集體主義文化下的個體,因重視和諧與社會 規範,會有較多決策性寬恕,但較少情緒性寬恕,這表示華人在遇到人際傷害事件之後, 其所表現出的寬恕,大部分都只在決策性寬恕的層次,並沒有到達情緒性寬恕。這樣不完 全的寬恕是否會影響華人的心理健康,有待更多的相關探討。 (1)請將甲文中劃線處譯為語體文。(5分) (2)請詮釋乙文中的孔子之語並舉例說明。(5分) (3)請以甲乙丙為素材,依據學測最新命題趨勢,為學生寫作練習命一道題「知性題」或   「情意題」皆可。請提供作文題目(含引導說明)、評分標準(含評分向度與給分標   準)和範文大綱。(15分) 三、 近年來學測國文國綜試題,新詩的相關題目並不多見,而且學生普遍覺得不易掌握,請依 據您所記得學測相關的新詩題目,設計二至四節的教學簡案,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程 序與評量方式,若安排相關教材與教具,亦請敘明。(10分)再者,若您主編教科書,請說 明您心目中最理想高中五冊國文課本的新詩課程地圖,必須包含詩人及詩作並說明設計的 脈絡與教學目標。(15分) 四、 (一) 「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 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於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閒談興,相逢尚有餘。」(白居易 〈詠老贈夢得〉) (二) 「人誰不會老,老去有誰憐?身瘦帶頻減,髮稀帽自偏。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經事 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酬樂天詠老見示〉) (三)   近來,眼下妥貼地安放了夜色。   阿婆老了。摔幾次之後,連自行走動都似是某種極限運動。拄枴杖的手不夠穩固,偏 偏阿婆又不願意麻煩別人,如此又摔了幾次,全家人的生活自此便捆在一起。責任細心地 綑縛著,這或許便是所謂的密不可分吧。於是,端坐於輪椅上的和靜立於輪椅後的,慢慢 也就無奈地接受了。   老人家睡得淺,夜裡上廁所已成一種慣性,班表就此定下。十二點前,母親必定就寢 ;十二點到兩點,我;三點之後,父親起床接班。   倒也不是件麻煩的事,只是每晚需要凝視著平板,注意灰白色的塑膠門簾是否出現巨 浪。若有,得離開房間一會,聽聽看有沒有拐杖拍打塑膠門簾的聲音。若聽到門簾被扯開 的聲響,便得快步下樓,推輪椅來回。身手須得俐落,否則便追不上阿婆的背影,只能在 廁所外頭靜候,再推完後半程。   「我還以為你去睡了哦。」有幾次阿婆用客語這樣對我說著,「沒啦。」我笑笑回應 。   「你早一點休息啦,不用到那麼晚。」父母看見我納於眼下的夜色,總這樣說。班表 排到兩點,三點父親醒轉後,便會繼續留心。「早一點」是如此精細的說詞,但我仍然每 晚都晚一點睡,若非如此便睡不著。   塑膠門簾不動的時候,頗似無風的浪。頗似我在床上聽著白噪音時,想像著的浪。   沒有早一點睡的那些日子裡,我遇過阿婆扯開門簾四處找花布包袱,說自己天亮前要 去上工;也遇過她神色驚慌地說,某某在路上被人打死,順便告誡我不要那麼晚回家。我 不知道阿婆迷失在哪一段水光中,但我總能哄她再睡一段。   還有幾次,聽阿婆用客家話叫我「阿海」。   某次和家人討論彼此的「業務」,父親說他也被叫過阿海。關於這位阿海,父母原先 沒有半點頭緒,直到幾個月後。當親友摺著蓮花閒聊時,才發覺我三個姑姑的生命中都有 一個阿海:一個是丈夫、一個是前男友,還有一個不了了之。至於是哪個阿海,大概也無 所謂了。聽說三個阿海都不會說客家話。兒時我總吃力地練習客家話對談,阿婆也費勁地 用中文回答,不知道這樣的場景對阿婆而言是否是一種再現呢?以阿婆溫柔的個性來說, 想來是可能的吧。   入殮後,晚睡的習慣就此改不掉了。   總說流年似水,我是有些信的。睡不著的日子裡,我半睜著眼看著三點的海,看時光 的浪 一層層遠去。每晚,耳邊似還能聽到我拉上塑膠門簾後,阿婆低低的尾音。   「謝謝,謝謝啦。」   有幾次,阿婆用的是中文而不是客家話。我不知道她用中文是因為認出我,還是沒認 出我。   我也始終沒有機會知道,她會道謝是因為認得我,還是不認得。(似明刻:〈三點的 海〉) 請依上述三篇詩文設計出一題混合題,其中包括兩題單選(10分)、一題手寫題(15分) ,需附上答案、詳解、手寫題的批改原則及配分方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3.58.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745668178.A.7E5.html

04/28 14:51, 1天前 , 1F
謝謝
04/28 14:51, 1F
文章代碼(AID): #1e3CXIVb (studyteacher)
文章代碼(AID): #1e3CXIVb (studytea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