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小學數學分數問題

看板teaching (教材板)作者 (思妤寶貝)時間20年前 (2005/06/20 01:53),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olololo (囉)》之銘言: 恕刪。 把36/20分成20/20和16/20, 20/20就是1,所以36/20就可以變成1又16/20。 如果小孩搞不懂為何20/20等於一, 可以告訴他, 把一片匹薩切成20份,拿其中一份就是1/20, 拿其中兩份就是2/20, 拿其中三份就是3/20, 以此類推,問孩子拿20片是多少? 這時他就會說20/20啊! 再補上,那是不是跟拿一整片是一樣的?孩子就能了解了。 不過以目前學校課本的內容,實在沒什麼可以期待的; 如果再加上Orz的學校老師(而且還很多),孩子就真的很可憐。 比方說,如果孩子不懂"1又 1/3"的意思, 我聽過的學校老師都跟孩子說"反正就是一個又1/3個", 不然就是畫一堆分割的方塊或圓形,搞到最後還是不懂。 講這麼多又畫一堆圖,倒不如叫孩子回家看媽媽煮菜, "鹽1又1/3匙怎麼放?有沒有湯匙長得像1/3匙的樣子?" 孩子會跟你說當然沒有啊!怎麼可能這麼畸形? 這時再問孩子,那媽媽都是怎麼做的呢? 孩子就會告訴你,媽媽都是先挖一整匙,再挖差不多1/3匙, 這時就可以告訴孩子,"對啊,那麼1又1/3不就是「1匙再1/3匙」, 也就是「1 + 1/3」的意思?" 孩子就會懂了。 學校老師Orz的例子還很多,比方說教概數, 一、為全校378人準備蛋糕,每人要有一個,蛋糕每10個裝一盒,請問至少要幾盒?" 二、"蛋糕店老闆裝蛋糕,每10個裝一盒,當天他一共做了378個蛋糕,請問 最多可以裝幾盒?" 學校老師會告訴孩子"第一題先把378無條件進入到十位變成380,380再除以10, 答案就是38盒。第二題先把378無條件捨去到十位變成370,370再除以10,答案 就是37盒。" 想當然爾,孩子一定不懂,同樣都是378,為何一個要捨去一個要進入? 這邊已經很Orz了,更Orz的是老師告訴孩子當題目出現"至少",就要進入,出現 "最多"就要捨去。這還不是最Orz的。 我是這樣教孩子的。先不要取概數,第一題中 先直接用378除以10,孩子當然會跟你說除不盡有餘數,(37餘8) 這時告訴孩子,對,餘下的八個人你要不要給他們吃蛋糕? 孩子會說當然要啊!這時再反問孩子,那是不是要再多買一盒? 孩子會回答:要!所以最後就可以導出為何37要加上1才對; 相反的第二題,一樣先做378除以10,孩子一樣會告訴你除不盡,(37餘8) 這時我會問孩子,剩下八個蛋糕可以裝一盒去賣嗎?如果你去買蛋糕, 老闆跟你說一盒有10個,結果買回去只有八個,你會不會不爽? 孩子會笑著說"當然啊!"這時再問孩子,那是不是37就不可以加1, 只能裝37盒? 這樣先不要取概數,先除再說,再讓孩子用他的生活經驗去判斷要不要加一, 遠比先取概數,讓孩子一開始就猶豫要進入還是捨去,或是叫孩子直接背 題目來得易懂。不過最Orz的是有學生因為照我的作法算題目,(他的 答案是對的),結果被學校老師打錯,原因是他沒用學校老師教的算法。 (這種情形不只一個)他去跟老師要分,說補習班老師這樣教他算的,而且答案 也對啊!竟然有老師回答:你如果不聽我的要聽補習班老師的,你就不要 來學校,乾脆去補習班上課就好了!這時除了Orz還是Orz。(不過我都很機車的 跟孩子講,好啊,那你就不要去,反正那個老師也是在害你。) 這幾年常常有人感嘆小孩數學能力低落、變笨、怎麼教都教不會, 其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老師教法的問題。 不論哪一種學科,教材在變,社會在變, 老師的教法也要能跟著改變。教法沒有好壞對錯, 能讓孩子懂得快又記得牢,就是好教法。 PS.以上是工作心得,歡迎各位先進批評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30.51

61.62.3.21 06/20, , 1F
天啊,那個378的學校老師教法實在是太orz了......
61.62.3.21 06/20, 1F

61.62.3.21 06/20, , 2F
其實有很多數學概念就是被這種老師搞爛的...~_~
61.62.3.21 06/20, 2F

163.22.92.185 06/20, , 3F
真的很想知道orz是什麼意思??
163.22.92.185 06/20, 3F

210.240.186.27 06/20, , 4F
好詳盡的回答啊!!!大感謝阿^^
210.240.186.27 06/20, 4F

140.122.243.30 07/06, , 5F
推薦這篇文章!!
140.122.243.30 07/06, 5F
文章代碼(AID): #12jR47iG (teaching)
文章代碼(AID): #12jR47iG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