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 勸學篇 一段文字隱含的要旨

看板tutor (家教)作者 (God Love)時間10年前 (2015/07/08 09:01), 編輯推噓5(508)
留言1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1.年級:高三 2.科目:國文 3.章節: 4.題目: 請問版上大大 想問勸學篇一段文字的隱含要旨。 -------------------------------------------------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吋, 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 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勸學> (1)真知灼見,才能引領風騷。 (2)立身高潔,方能洞悉真相。 (3)從師問學,方能提升視野。 答案:3 ------------------------------------------------ 問題:請問為何非1,2 ? 5.想法: 這段文字翻譯:莖長四寸,長在高山上,面臨百丈深淵。 並不是它的莖長,只因生長的地方使它看起來高大! 覺得1的原因:樹看起來高大,因此聯想到(1)的引領風騷。 2的原因:長在高山上,面臨百丈深淵,因此聯想到(2)的立身高潔。 請問選3的原因?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38.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utor/M.1436317268.A.D46.html

07/08 09:07, , 1F
選三的原因在最後那句說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07/08 09:07, 1F

07/08 09:07, , 2F
代表是學習讓人變得更博學而不是原本就很天才
07/08 09:07, 2F

07/08 09:07, , 3F
07/08 09:07, 3F

07/08 10:07, , 4F
其實這段話我覺得很鳥就是,明明有更好的例子可以舉的...
07/08 10:07, 4F

07/08 10:08, , 5F
好像老師很了不起(山很高)你就算很爛(小草一株)也能很屌
07/08 10:08, 5F

07/08 10:44, , 6F
因為古代的學問多是承自於師
07/08 10:44, 6F

07/08 10:44, , 7F
換個方法說 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07/08 10:44, 7F

07/08 13:20, , 8F
這題用刪去法會比較好選
07/08 13:20, 8F

07/08 13:20, , 9F
2是指個人的道德修養,洞悉真相這句也不合原文
07/08 13:20, 9F

07/08 13:21, , 10F
此段文字沒有提到引領風騷,也沒提到洞悉真相。
07/08 13:21, 10F

07/09 10:40, , 11F
這一段共舉五個正反例子 說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07/09 10:40, 11F

07/09 10:40, , 12F
指環境的重要性,可以擴大來講,當然不只是狹義的環境
07/09 10:40, 12F

07/09 10:40, , 13F
,好的學習環境包括好的老師及同儕
07/09 10:40, 13F
文章代碼(AID): #1Ld7PKr6 (tutor)
文章代碼(AID): #1Ld7PKr6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