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振興經濟 5年500億--ARM 的贏利故事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ggg)時間15年前 (2010/04/11 17:3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李家同則痛批這個想法「非常荒謬」,他強調大學永遠不能與產業掛勾,大學 : 是培養基礎科學人才的地方,全球知名的英國ARM電子公司的負責人是學物 : 理出身,可見大學只要做好基礎科學的人才培養,人才自然就會對國家經濟做 : 出貢獻。 ===================================================================== 李大統領, 李大院長, 李大師都姓李, 都很具威力, 捅出的偉大建議常常是讓 小民們收拾慘局, 慘的笑不出來. 看看轉來的這個文章, 學習一下當紅處理機是如何贏利的. 大家關心的 優秀人才 又是怎麼出來的? 下一段介紹都是來自這個網頁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58552 Hauser 分了錢離開 Acron , 該公司才開始造 ARM1 , 後來又負責 ARM 的研 發部門提出低頻省電想法, 但跟 ARM 後來的 IP 贏利模式也無關. 那年頭的人是處於美俄競爭, 原子彈之後, 多數人讀物理. 關鍵是這些人配 合機會(如 BBC Micro)開公司, 勇於下海. ====================================================================== ARM公司是由Hermann Hauser創立的。 Hermann Hauser在1948年10月23日出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並在英國劍橋大學的 卡文迪許研究所修得了物理博士學位。Hermann Hauser的生平可以看這個連結。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rmann_Hauser 在1978年3月,Hauser和Sinclair公司的工程師Chris Curry一起,創辦了CPU公 司(Cambridge Processing Unit)。在當年12月,2人和Andy Hopper一起創立 了Acorn公司。Andy Hopper現在是劍橋大學的教授,電腦研究所的所長。CPU公 司變成了一個開發和控股公司。而Acorn公司不久後就開始販賣家用電腦Atom.這 比蘋果電腦也晚不了一點,比IBM的PC要早。因為這個原因,1982年,跟大名鼎 鼎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合作,販賣教育用的電腦BBC Micro,並大大的出了名。這 樣,1983年,Acorn公司取得了盈利860萬英鎊的好成績,Hauser和Curry將CPU公 司賣掉了。分別得到了6400萬英鎊和5100萬英鎊。這個BBC Micro在1984年得到 了女王技術獎。在這之前的1983年,美國的蘋果公司,使用摩托羅拉公司的16位 CPU68000,發賣了Lisa電腦。這時,已經發展到400多人的Acorn公司,認為將來 ,需要性能更好的處理器,於是,決定開發當時不被看好的RISC結構的處理器。 這也是因為,一個資源不豐富,由門外漢組成的創業公司,沒有能力開發CISC結 構的處理器,而不得不選擇開發電晶體數較少的RISC處理器。 這樣,1985年,Acorn公司的最初的RISC處理器ARM1誕生了(Acorn RISC Machine 1)。第二年,改良版的ARM2也出來了。這是集成了3萬個電晶體的32位元資料線 的工作時鐘8兆的,當時極為先進的處理器。由美國的VLSI公司製造。當時使用了 最先進的3微米的制程。 這個ARM2被使用在了Acorn公司的電腦BBC Archimedes 305上。當時,IBM的PC已 經佔據了市場的主流,而BBC Archimedes是採用一個非主流的Archimedes作業系 統,因此,除了作為BBC Micro的後繼機賣給廣播局和學校外,在英國以外的其他 市場,幾乎賣不動。 儘管形勢不妙,Acorn公司還是開發了帶緩存的工作時鐘為25M的ARM3。在1990年, 這個處理器使用在了他們自己公司的桌上型電腦Acorn Archimedes 540/1上。也沒 有取得什麼成功。當時,蘋果的麥金托什和IBMPC已經性能很優異,把Archimedes 的牙城教育界也攻破了。這樣,Acorn公司開發的ARM處理器,已經風雨飄搖,馬上 要完蛋了。 ARM公司的誕生 在上文的Hermann Hauser生平的連結裡,提到了Olivetti公司。這個公司也是一個 很巨大的影子公司,曾經也開發和販賣了很多電腦。它沒有取得IBM這樣的成功, 最終被收購而不為人所知。在1985年時,也就是ARM1被release時,義大利的 Olivetti公司,取得了Acorn公司的控股權。Hauser變成了Olivetti公司的分管研 發的副總裁,管理美國和歐洲的實驗室。1986年時,Hauser在劍橋又與Andy Hopper 一起創立了Olivetti Research Lab, Hopper是這個實驗室的主管。 1988年時,Hauser離開了Olivetti公司,自己出資100萬英鎊,創立了ABC公司 (Active Book Company),開始開發手掌大的電腦,就是後來的PDA。這個手掌大的電 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要使用一個低耗電的處理器。(現在的手持設備,很多年前就 有了。) 於是,在Hauser的建議下,Acorn公司的ARM處理器設計團隊,又重新設計了ARM處理 器,以使得在時鐘停止時,晶片不消耗電力。這樣,雖然完全看不到市場在哪裡,歪 打正著的,低耗電的32位RISC處理器誕生了。(當時的主流處理器,都在從16位向32 位演進,設計的方向都是如何提高主頻,如何提高計算的速度,而低耗電卻偏離了這 個主航道。) 這時,1990年,Olivetti公司經營不善,Hauser就遊說Acorn公司開發ARM處理器的團 隊集體跳槽,自己利用這個團隊,再重組一個創業公司。他去邀請當時在摩托羅拉工 作的Robin Saxby來當新公司的CEO。 Saxby知道,現在Hauser的新公司才初創,八字還沒有一撇,能否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天知曉,所以,他很痛苦。這時,蘋果公司也在開發手掌大的電腦,他們對低耗電的 ARM處理器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們知道Acorn公司是Olivetti的子公司,蘋果很害怕 Olivetti也開發一個手掌機來跟他們的新產品PK,所以,非常警戒,不敢採用Acorn 公司的ARM晶片。但是,如果這個ARM處理器部門是別的跟其他公司沒有關係的公司, 那麼這個警戒就可以解除了。 於是,Saxby決定去遊說蘋果公司參股,在ARM晶片上,用青春去賭一把明天。1990年 11月,在Saxby的領導下,ARM公司(Advanced RISC Machines)由Acorn, Apple, VLSI 三家公司共同出資創立。工程師的總數是12名。從這時起,ARM晶片的A才正式從Acorn 改成了Advanced。 ARM公司的新商業模式 Saxby領導ARM公司後,採用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現在想來當然 是平平無奇,凡是在晶片業混的人都知道,不在晶片業混的人也有很多人知道,並且 有很多公司都意圖模仿ARM公司的這個商業模式來賺錢。這個新商業模式就是:不像 以前的公司一樣來製造販賣微處理器,而是將微處理器的架構作為IP來租給其他公司 ,收取租金,並從生產出來的每塊晶片裡收取權利金。 這是一個類似於放高利貸的毒招,也是任何成為偉大公司的居家旅行必備良藥。從很 多成功公司的商業決策裡,都能看到這一招。早期的IBM的電腦很貴,沒有人買,除 了政府和國防部買了幾台以外。IBM想出的毒招就是把電腦租給別人,收取高額租金 ,並訂立長期合同,不斷的收取維護費,這跟對製造出來的每塊晶片收取權利金是一 樣的。現在,我們看這是個異想天開的商業模式,其實在很古老的時候,這個商業模 式就存在,皮條客,手裡控制幾個年輕美女,年輕美女每出賣一次肉體,都要給皮條 客交不菲的上納金,年輕美女不年輕了,沒有人嫖了,皮條客得再去逼良為娼,開發 幾個新鮮的年輕美女。ARM也一樣,不停的在舊晶片要過時之前,開發出新晶片。藝 術是相通的,不管你是唱歌還是跳舞,吟詩還是作對,到了極致,表達的都是一個意 思;商業也是相通的,不管是古老的皮條客,還是現代的小ARM,採取的都是一樣的 模式。去年,今年一枝獨秀的網遊,不也是這個模式麼,現在一幫網友們頂禮膜拜, 盼星星盼月亮的所謂雲計算,不也是這個模式麼,大家都在試圖開發幾個年輕貌美的 美女而已。說到底,人類社會有進步,可人還沒有成為神,所以,這個古老的商業模 式,也是最有生機和價值的商業模式。英特爾不停的賣晶片,就落入下層了,這樣看 來,英特爾的壽命將沒有ARM長。蘋果為什麼在約伯斯死後10年就要沒落,不是一目了 然嗎? ..... 好了,Saxby是如何想出這個新模式的呢?為什麼其他晶片公司沒有想出這個模式呢?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好奇的,第一個,剛才說了,這個模式很古老,幾千年前就有了, 他不過在晶片業再利用了一次。第二個,更客觀的原因是,ARM公司沒有錢,製造晶片 要花很多錢,建一條生產線,不停的開發新制程,到你死為止,Saxby爵士很聰明,他 們幾個人在公司開始運營之前,關在小黑屋裡想了整整一個星期,就想出了這條又毒 又妙的計謀。又毒又妙的計謀都是在被逼到沒有辦法時,由聰明的人們想出來的。 好了,接下來,再接著說ARM公司的發展。 1993年,ARM3晶片被按照低耗電和完全32位定址而重新設計了一遍,這就是非主流的 ARM6架構。它的指令集,好像停留在ARM4的階段。1993年,這個完全32位的低耗電處 理器被應用在了蘋果的PDA牛頓上。牛頓是蘋果的一個商業失敗,為什麼會失敗,我沒 有時間去揭露。PDA做得好一點的,就是Palm的Palm。現在Palm要捲土重來,用Palm Pre打敗蘋果的iPhone.卡西歐和索尼,還有惠普都做過很優秀的PDA,現在都失敗,銷 聲匿跡了。 1998年,蘋果的牛頓最終失敗。本來,ARM又要風雨飄搖了,因為ARM晶片是低功耗, 特別適合於手持設備,在其他市場,ARM就是個東施醜女了,蘋果牛頓的失敗,卻沒有 成為ARM的滅頂之災,原因是,1995年開始,數字行動電話---手機的橫空出世,救了 ARM。它趕上了這一波大潮。對於手機而言,低耗電也是最重要的。過去非主流的低耗 電特色,又成了情人眼裡的美貌西施了,變成了最值錢的關鍵點。而且,出租IP的商 業模式也奏效了,開發手機的各個公司都不自己開發微處理器,而是直接去租便宜得 多的ARM晶片Hard IP。 這樣,三星和諾基亞等數一數二的手機公司都租用了ARM公司的ARM架構。山寨機的聯 發科的一個晶片裡,也是集成的ARM微處理器。現在,採用32位元微處理器的手機和手 持遊戲機,85%都是用的基於ARM微處理器的晶片。2005年,ARM公司的銷售額是 4億1800萬美金。現在,ARM公司,已經是晶片IP業界數一的公司,比數二的公司,領 先了一大截,成為手持設備,事實上的標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4.12

04/11 21:17, , 1F
push...
04/11 21:17, 1F
文章代碼(AID): #1BmPWXD1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BmPWXD1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