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讀博士班誘因偏低 教育部擬推最高7萬獎學金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逍遙山水憶秋年)時間1年前 (2023/06/21 15:30), 編輯推噓36(37189)
留言127則, 14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讀博士班誘因偏低 教育部擬推最高7萬獎學金 2023-06-21 11:26 中央社/ 台中21日電 台灣學生就讀博士班意願不足,其中一個原因是獎補助偏低,與業界薪資差異太大。教育 部擬推動最高新台幣7萬元的博士獎學金,並設置「擇強汰弱」機制,補助人數逐年級遞 減。 今年3月受邀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對高教人才斷層危機提出建言。他提到,目前 台灣學生就讀博士班的意願明顯不足,背後原因複雜,但就讀期間的獎學金與業界薪資差 異大是其中一個原因。廖俊智當時說,博士生可獲得的獎補助金從新台幣0到4萬元不等, 粗估平均值僅約2萬餘元,實在偏低。 教育部今天舉辦「111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第2天議程,對於廖 俊智的建議,教育部提出結合職涯發展與甄別機制的博士生獎學金草案,希望吸引更多優 秀學子投入學術研究。 草案將博士生獎學金分成2類型。「產學合作型」獎助金額6萬元到7萬元,採依年級遞增 ,其中4萬元由學校及企業提供,政府補貼2萬元到3萬元。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領域碩士畢業生,在業界 非常搶手、薪水也高,讀博士班誘因較低,因此希望透過額外獎學金,鼓勵青年學子投入 深造。 朱俊彰表示,非STEM領域也要照顧到,因此教育部規劃「學術發展型」獎學金,獎助金額 3萬元到4萬元,其中學校及企業提供1.5萬元,政府補貼1.5萬元到2.5萬元。 教育部要求獎學金需有考核和汰弱機制,獎助人數採逐年級遞減。「產學合作型」博士1 年級預計全國獎助1200人,2年級獎助960人,3年級獎助720人。「學術發展型」博士1年 級預計全國獎助300人,2年級獎助240人,3年級獎助180人。 媒體問及預計推動時間,朱俊彰表示,草案仍在內部規劃階段,今天會議中提出與各大學 代表討論,「畢竟牽涉到大學、產業一起出資,不是單方面政府出資。」另外,朱俊彰也 提到,國家科學委員會現行也有類似方案,但人數較少,一年約300人。未來會再跟國科 會討論整合相關方案。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250156?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教育部「扶強汰弱」博班獎學金草案出爐!最高每月可領7萬 2023-06-21 11:29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教育部舉行111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今天第二天進行提案討論 ,教育部提出「博士生獎學金」草案,以此分為產學合作型和學術發展型獎學金,獎學金 由政府、大學、企業三方出資,最多者至博三,一個月可領七萬元。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今年三月於立法院提報「解決高教人才斷層危機,如何塑造合理高 教人才退休機制」報告,提出高教及科研人才薪資偏低,以及少子化影響下面臨人才斷層 危機等憂慮。 對此,教育部規劃結合職涯發展和甄別機制的「博士生獎學金」並提至今日聯席會上討論 ,草案分為產學合作型和學術發展型二類,兩者均採「擇強汰弱」機制,獎補助人數逐年 遞減,但補助額度則逐年增加。 產學合作型獎學金博班一至三年級分別可給予每月6萬、6.5萬、7萬元獎學金,由學校和 企業負擔4萬,其餘則由政府承擔。受惠人數比例則依照年級下降,從博一受惠人數32%, 逐年降至博三22%。 學術發展型博士班一至三年級則分別給予每月3萬、3.5萬、4萬元獎學金,1.5萬由學校和 企業負擔,其餘由政府承擔。但受惠人數比例同樣依照年級下降,從博一受惠人數8%,逐 年降至博三6%,相較產學合作型受惠人數和占比均少。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表示,大學一般給予博士生一個月二至三萬的獎助學金,但因為 金額較少,相較碩士畢業後進入科技業即可年薪百萬,導致學生近年投入博班的意願均不 高。對此,政府希望和學校、產業合作祭出獎勵,鼓勵學生往博士學位深造。 朱俊彰表示,產學合作型獎勵主要為民眾熟知的stem領域,學術發展型則為非stem領域, 但同樣由政府協助加碼,依照擇強汰弱機制人數每年遞減但補助遞增,給予真正需要的學 生。今天希望先和大學討論、蒐集意見。 另外,國科會也補助每年補助300名博士生,博一、博二生由國科會每月補助3萬元、學校 自籌1萬元;博三國科會每月補助2萬元、學校自籌2萬元。 屆時國科會補助是否和教育部補助能加疊,朱俊彰則表示,計畫若上路一定採跨部會合作 ,「但不可能重複補助。」屆時將和國科會方案區隔或兩者進行整合,均尚待研擬。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7250196?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687332653.A.6B5.html

06/21 16:09, 1年前 , 1F
博士出路差才是主因啦, 笨!
06/21 16:09, 1F

06/21 17:26, 1年前 , 2F
逐年遞減 喔好
06/21 17:26, 2F

06/21 19:46, 1年前 , 3F
最高七萬,實際一萬 讀七年這樣嗎?
06/21 19:46, 3F

06/21 19:47, 1年前 , 4F
沒數據(博士生畢業時長中位數,中離率)的學校不必考慮
06/21 19:47, 4F

06/21 19:47, 1年前 , 5F
06/21 19:47, 5F

06/21 19:49, 1年前 , 6F
數據拿不出來,騙別人小孩當土博 不會不好意思?
06/21 19:49, 6F

06/21 21:22, 1年前 , 7F
讀博只是為了就業?那大學畢業就可以了
06/21 21:22, 7F

06/22 01:35, 1年前 , 8F
數據拿不出來,因為沒人畢業...
06/22 01:35, 8F

06/22 09:22, 1年前 , 9F
沒人畢業太誇大了,之前看到新聞是寫土博僅3成修成正
06/22 09:22, 9F

06/22 09:22, 1年前 , 10F
果。
06/22 09:22, 10F

06/22 09:30, 1年前 , 11F
前幾天看到教育部官方統計正式數據,重點如下:
06/22 09:30, 11F

06/22 09:30, 1年前 , 12F
(1)110年土博有2萬8千多名多名新生註冊,只有7%讀私
06/22 09:30, 12F

06/22 09:30, 1年前 , 13F
立博班,其他93%都是國立土博。其實從土博招生名額來
06/22 09:30, 13F

06/22 09:30, 1年前 , 14F
看,絕大部分都是前五大學校土博。
06/22 09:30, 14F

06/22 09:32, 1年前 , 15F
(2) 110年畢業土博只有3000名,也就是畢業人數大概只
06/22 09:32, 15F

06/22 09:32, 1年前 , 16F
占新生註冊人數的10%,其餘90%還沒畢業,或已經陣亡
06/22 09:32, 16F

06/22 09:32, 1年前 , 17F
,因此真正成功畢業的,不是傳說中的33%,而是只有10
06/22 09:32, 17F

06/22 09:32, 1年前 , 18F
%。
06/22 09:32, 18F

06/22 09:45, 1年前 , 19F
(3)110年全國在職正教授只有約1萬初人,國立大學占
06/22 09:45, 19F

06/22 09:45, 1年前 , 20F
一半以上,至於獨立學院從10年前幾千人開始減少,到1
06/22 09:45, 20F

06/22 09:45, 1年前 , 21F
10年只剩幾百人。全國正教授再加上專案副教授、專案
06/22 09:45, 21F

06/22 09:45, 1年前 , 22F
講師,只有2萬多人(或4萬?忘了),以土博每年3000
06/22 09:45, 22F

06/22 09:45, 1年前 , 23F
人畢業來看,3000人要全部擠進現有教職名額,是不可
06/22 09:45, 23F

06/22 09:45, 1年前 , 24F
能的。更何況,隨學校裁減及合併,現有教職也會縮編
06/22 09:45, 24F

06/22 09:45, 1年前 , 25F
,而且每年3000名博士畢業還不包括海歸博士呢。
06/22 09:45, 25F

06/22 09:45, 1年前 , 26F
(4)從數據簡單看就知道,當老師叫學生讀土博,或以
06/22 09:45, 26F

06/22 09:45, 1年前 , 27F
到教職當誘因是假的,真實原因其實是需要免費長期幫
06/22 09:45, 27F

06/22 09:45, 1年前 , 28F
手而已。
06/22 09:45, 28F

06/22 09:51, 1年前 , 29F
或只是幫學校招生,衝註冊率避免名額被收回。
06/22 09:51, 29F

06/22 10:04, 1年前 , 30F
7w是可以領到65退休是吧zz這政府到底在想啥?
06/22 10:04, 30F

06/22 14:11, 1年前 , 31F
土博10%畢也太扯,美國名校公布的博士畢業率都是8成起
06/22 14:11, 31F

06/22 14:11, 1年前 , 32F
跳的
06/22 14:11, 32F

06/22 14:12, 1年前 , 33F
06/22 14:12, 33F

06/22 14:13, 1年前 , 34F
上面是 三分之一的數據來源
06/22 14:13, 34F

06/22 14:15, 1年前 , 35F
感謝G大,終於知道學校沒公布數據的原因了
06/22 14:15, 35F

06/22 14:30, 1年前 , 36F
平常應該不會有人這麼無聊去看統計資料,但我就是會
06/22 14:30, 36F

06/22 14:30, 1年前 , 37F
做這種無聊事情的人^^
06/22 14:30, 37F

06/22 14:31, 1年前 , 38F
政府的邏輯很奇怪 沒人要讀博士的系 不就表示沒前景(
06/22 14:31, 38F

06/22 14:31, 1年前 , 39F
台灣社會不需要) 直接砍掉(學校/教授)不就好了,要人
06/22 14:31, 39F
還有 48 則推文
06/23 11:32, 1年前 , 88F
另外,大學或研究機構 應該考慮設立 教學或研究為主的正式
06/23 11:32, 88F

06/23 11:32, 1年前 , 89F
職位。對於教學品質 跨域創新 或基礎研究 都會有幫助
06/23 11:32, 89F

06/23 11:33, 1年前 , 90F
不是要教授教學/研究/服務兼具 結果成了鴨子 樣樣將就卻無人
06/23 11:33, 90F

06/23 11:34, 1年前 , 91F
敢說。現連學術獎項和頭銜都予人通膨之感,評鑑卻持續倒退
06/23 11:34, 91F

06/23 12:38, 1年前 , 92F
有一點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我們經過了博士的專業訓練,在研究
06/23 12:38, 92F

06/23 12:38, 1年前 , 93F
上十分專精。變成教授後,非研究的事情反而占了大部分時間
06/23 12:38, 93F

06/23 20:12, 1年前 , 94F
樓上,因為世界上純研究機構沒這麼多,許多的「我們」
06/23 20:12, 94F

06/23 20:12, 1年前 , 95F
即使到研究型大學「任教」,工作內容本就不只研究
06/23 20:12, 95F

06/23 20:14, 1年前 , 96F
學校訓練學生,沒保證畢業生必能取得本專業工作職位
06/23 20:14, 96F

06/23 20:14, 1年前 , 97F
各科系畢業的學碩博士從事非本行也不少見
06/23 20:14, 97F

06/23 20:15, 1年前 , 98F
例如農經法律醫學等學碩博士從政的。
06/23 20:15, 98F

06/23 21:13, 1年前 , 99F
非常贊同 ghlm 的論述!
06/23 21:13, 99F

06/23 21:52, 1年前 , 100F
所謂成立教學分流的大學,幾十年前一直討論至今
06/23 21:52, 100F

06/23 21:53, 1年前 , 101F
問題是國內始終沒能提出一套檯面上能服人的教學績效評量
06/23 21:53, 101F

06/23 21:54, 1年前 , 102F
方式,即使很奇怪在這方面國外並非沒有實例可參考
06/23 21:54, 102F

06/23 21:54, 1年前 , 103F
另外就是,認真採用純研究績效來評量今日所謂研究型大學
06/23 21:54, 103F

06/23 21:55, 1年前 , 104F
的教授們,他們真的肯? 薪資福利都看教授自己能拿多少
06/23 21:55, 104F

06/23 21:56, 1年前 , 105F
研究計畫,這種模式認真執行,如今所謂研究型教授可沒有
06/23 21:56, 105F

06/23 21:56, 1年前 , 106F
所謂本人教學負荷太重影響研究等的藉口
06/23 21:56, 106F

06/23 21:57, 1年前 , 107F
沒研究計劃就沒薪水,有多少勇者願意?
06/23 21:57, 107F

06/25 15:36, 1年前 , 108F
好奇上面說只有10%畢業的數據在哪裡?想看連結。
06/25 15:36, 108F

06/25 20:37, 1年前 , 109F
教育部每年都會出版紙本統計年刊,放在大學圖書館政
06/25 20:37, 109F

06/25 20:37, 1年前 , 110F
府出版品那一區,裡面幾頁針對大專院校類別有詳細統
06/25 20:37, 110F

06/25 20:37, 1年前 , 111F
計。
06/25 20:37, 111F

06/25 20:45, 1年前 , 112F
記得封面是鵝黃亮色系,大概是A4大小,厚度約1、2公
06/25 20:45, 112F

06/25 20:45, 1年前 , 113F
分。
06/25 20:45, 113F

06/25 21:47, 1年前 , 114F
教育部蠻老實的,反觀 頂校4間 數據呢?
06/25 21:47, 114F

06/26 07:45, 1年前 , 115F
各頂大土博畢業率,自己從現有網路公開資訊就能查到
06/26 07:45, 115F

06/26 07:45, 1年前 , 116F
並計算,不需要靠教育部。A. 各校教務處網站會公布近
06/26 07:45, 116F

06/26 07:45, 1年前 , 117F
年各類學生註冊人數及在籍學生人數。B. 碩博士論文網
06/26 07:45, 117F

06/26 07:45, 1年前 , 118F
可查各校每一年確定畢業的博論。然後選定年份,B/A=
06/26 07:45, 118F

06/26 07:45, 1年前 , 119F
畢業率。只要有電腦及網路,幾分鐘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06/26 07:45, 119F

06/26 07:45, 1年前 , 120F
06/26 07:45, 120F

06/26 07:51, 1年前 , 121F
但這個做法只是算大概,因為無法算進休學中人數哦~
06/26 07:51, 121F

06/26 10:33, 1年前 , 122F
都去產業界了自然學術斷層,這方案不是愈補愈大洞嗎
06/26 10:33, 122F

06/26 11:19, 1年前 , 123F
06/26 11:19, 123F

06/26 11:20, 1年前 , 124F

06/26 11:22, 1年前 , 125F
我認為,刻意隱瞞(故意不公布數據)就是欺騙
06/26 11:22, 125F

06/26 11:34, 1年前 , 126F

06/26 11:34, 1年前 , 127F
am-data
06/26 11:34, 127F
文章代碼(AID): #1aagSjQr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aagSjQr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