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熬夜趕畢展 20歲大專生猝死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時間14年前 (2011/03/27 11:08), 編輯推噓4(406)
留言1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327/78/2orie.html 〔自由時報記者黃立翔/新北報導〕面臨倒數192小時的壓力,帶走一條年輕的生命?建築系學生鍾柏慶為了趕在4月1日交出畢業設計作品,熬夜趕工至前天凌晨後,竟在超商前昏厥送醫不治,法醫昨初判是感冒加上熬夜、心律不整肇禍,遺體昨由家屬領回,同學聞訊哀傷不已。 板橋警方調查,鍾柏慶才20歲,就讀華夏技術學院建築系,前天早上8點,鍾柏慶在新北市板橋區漢生東路1家超商買了礦泉水,結帳步出超商門口時突然蹲下,接著癱軟倒地昏厥,路人及超商店員趕緊召來救護車將他送醫,但仍回天乏術。 李姓女超商店員說,鍾柏慶買礦泉水時沒有任何異狀,但他出門才幾分鐘,就有其他客人進門說,「有個年輕人蹲在外面,好像很痛苦,要不要幫他叫救護車?」她出門只見鍾生臉發黑、嘴唇發白、倒地不起。 徹夜討論 只睡1小時 鍾柏慶的于同學在警局說,因為4月1日要交畢業設計模型,鍾與同組搭檔劉同學相約熬夜趕進度,24日晚上,鍾、劉相偕到他家討論設計內容,3人從24日晚上10點做到25日早上5點,鍾只睡了1小時就說要回家,起來後稍事休息,就和同學各自離開于家。 離開前一直喊好冷 于同學說,事發前晚鍾喝了1碗熱湯,當天早上則喝了1杯咖啡及吃了他自己帶來的蛋糕,熬夜期間,鍾並沒有異狀,但熬夜前一天,他頻頻說胃脹氣不舒服,離開前也一直喊「好冷」,沒想到這一別,再也見不到開朗的他。 同學說,鍾、劉兩人的設計主題是「教會設計」,才剛開始構思,模型只做好基地部份,沒想到,還沒設計完成鍾就撒手人寰,同班同學得知噩耗都非常難過,鍾柏慶生前人緣好,已有同學在討論如何幫他完成畢業作品,告慰其英年早逝。 同學說,鍾柏慶家境小康,個性開朗又熱心,非常有人緣,經常在課餘時與死黨聚餐、打棒球;因建築系學生經常需要長時間熬夜趕作業或設計作品,大家接獲噩耗都互相提醒別拚過頭。 板橋分局偵查隊表示,死者母親原認為兒子沒有特殊疾病,身材也不胖,只是最近經常胃脹氣,法醫相驗後,初判死者是罹患感冒又熬夜,引發心律不整猝死,遺體已由家屬領回。 ------------------------- R.I.P. 看標題就在猜應該是建築系的學生才會幹這種事 果然沒錯 我大學時就是極度厭惡熬夜趕設計 唯一一次整業夜沒睡就是趕畢設 真的超痛苦 "賺錢有數 性命要顧" "分數有數 性命要顧" 有很多有頭有臉的建築師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 現在後悔也來不及 他們看我年輕 很誠懇的跟我說一句話 不是跟我講設計要多有sense 而是 "不要抽菸 不要喝酒 不要熬夜 健康很重要" 好像我爸我阿公會跟我說的話 那位建築師對我真的很像我阿公 我以建築系畢業沒多久的身分來勸說一下 希望各位建築系的學生還是規律生活比較好 雖然不一定比較健康 至少可能會活久一點 分數是一時的 書卷獎也是一時的 我大學設計沒有一次超過80分 我還不是順利畢業 -- 洋酒舞 's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yks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5.217 ※ 編輯: yksd 來自: 61.223.5.217 (03/27 11:09)

03/27 11:49, , 1F
應該說晚上特別有靈感? 不過都還是盡量保持早起運動
03/27 11:49, 1F

03/27 14:26, , 2F
設計80分差不多全班前3了
03/27 14:26, 2F

03/27 14:46, , 3F
電子業趕tapeout也差不多
03/27 14:46, 3F

03/27 15:37, , 4F
原PO中肯!! 做設計跟上PTT一樣 不要太在意對方講什麼
03/27 15:37, 4F

03/27 21:03, , 5F
好想知道原PO說的建築師是誰@@
03/27 21:03, 5F

03/27 21:03, , 6F
遇過的老師與建築師都只有叫學生不能睡覺......
03/27 21:03, 6F

03/28 18:36, , 7F
真的是畢業才是真的 健康最重要
03/28 18:36, 7F

03/29 20:58, , 8F
設計沒有一次低於80 但我還是沒畢業
03/29 20:58, 8F

03/30 03:32, , 9F
你只熬過一次夜也太猛了...我都不知道
03/30 03:32, 9F

04/04 00:13, , 10F
身體是要用一輩子,不是一陣子
04/04 00:13, 10F
文章代碼(AID): #1DZger2A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DZger2A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