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銀行比據點 排名大洗牌

看板Bank_Service (銀行服務)作者 (黑鍵與白鍵的跳動)時間18年前 (2007/09/02 14:02),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Data2 (澹寧居)》之銘言: : 我不曉得現在還有哪家銀行會想拼命在台灣地區擴增通路 : 大概外商銀行除外吧 : 一般而言,一家銀行在台灣的分行據點大概100~140家算是最適規模 : 一來台灣的市場其實是在萎縮的 : 二來現在銀行的服務也逐漸轉為網路化、電子化 : 其三是分行的服務成本極高(租金、水電、櫃員薪水),主要用來服務那些 : 存提款的客戶(無論存或提,在銀行眼中都是賠錢貨阿)還不如縮減櫃臺數目 : 把錢花在業務員的bonus上面 : 分行家數多不代表服務品質比較好 : 就算服務品質有變好,耕耘一個不算大的市場,也不算是有效率的投資 : 君不見上海華一銀行(也是台資銀行)只有三個支行(比分行還小一級的) : 一樣做得比幾萬個分行的中國銀行要好 銀行之所以會擴增通路, 除了擴大營運規模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據點的設立權已被主管機關嚴格控制, 吃掉別家銀行除了可擴增通路外, 還可以在手中持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據點數量! 這在未來據點數目只會少不會多的趨勢下,是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 另外一個原因更粗淺易懂,那就是原有據點本身的資產! 君不見富邦金併台北銀,台新金併彰銀, 難道就只是為了增加存放款規模,圖個本土第一之類的虛銜嗎? 當然不是! 還不是為了那背後的龐大資產! (土地.不動產等...高資產客戶這種潛藏價值就更不用說了!) 再者, 小銀行或外商銀行有些營運看來頗為成功, 那是因為策略得當或是別具特色! 像是之前萬泰銀行推出喬治瑪莉的策略成功, 或是玉山銀行的服務取向, 這是他們之所以能取得一時成功的關鍵, 至於往後是否還能持續下去,那就得端賴主事者是否能及時調整方向,順應潮流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174.222

09/02 15:39, , 1F
萬泰的例子...XD 只能說授信 控管失當吧 呵呵
09/02 15:39, 1F

09/02 17:13, , 2F
萬泰比較特殊...是被協商打垮的
09/02 17:13, 2F

09/02 18:16, , 3F
萬泰靠喬治瑪莉起來也靠喬治瑪莉垮掉
09/02 18:16, 3F
文章代碼(AID): #16sb8CN1 (Bank_Servic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sb8CN1 (Bank_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