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研究所考試心得
看到nmnscha大大「揪甘心」的心得文,讓我想起自己數月前同樣惴惴不安的心情,為了
蒐集準備考試的資訊,每天看板好幾次……(掩面)希望自己一點微不足道的心得,能夠
提供同我一般「半路出家」的朋友一些幫助。
我的背景是社會系雙修心理系,目前是大五延畢生,去年暑假決定轉行走華語教學,十月
開始參加世華會週末密集師資班,十二月決定報考華教研究所/碩士學程。報名了台師政
三間,三間都是正取。
以下分科報告三間學校的準備心得:
(一)國文(政師)
觀察了一下考古題,我覺得用準備大學學測的方式準備即可,差別只在於時間較少(對我
而言),而且研究所考試不會針對特定篇章提問。所以我是借我妹的《搶救國文大作戰》
來看,錯別字的部分對於政大考試特別有用,因為第一大題常是成語字形考驗。除此之外
,政大好像蠻喜歡考古文的,可以提早開始累積閱讀古文的能力。作文就當學測作文寫。
(二)專業國文(台)
這科我沒什麼準備,也不知道從何準備起。大概因為是社會科學出身,對於論說文體較不
陌生。也許可以找幾篇論文來看,習慣一下「說話很有邏輯」的感覺。如果是以APA格式
寫成的論文,則前言+問題意識=起、文獻回顧=承、研究方法+結果=轉、結論=合,
大概是這樣的安排。
(三)英文
又是一科不知如何準備的科目。我只有寫過兩到三年的考古題而已。(汗)由於台政的字
彙偏難,也許沒事翻翻GRE單字會有幫助,記幾個字根字首現場拆拆看、賭賭看。除了字
彙難以掌握以外,其他部分儘量把握。政大除了選擇題以外還有作文一篇,我也當成學測
英文作文寫,寧可用字簡單也不要寫錯。
(四)語言學概論
如同nmnscha大大所說,作為華教所/碩士班的語言學概論考科,不只是語言學概論本身
,還包括漢語語言學與第二語言習得,從考古題中可以看出這樣的趨勢。私以為台、政大
的題目偏向語概和第二語言習得,師大則在漢語語言學方面著墨甚多,可能跟師大華教所
專長為漢語語法相關。根據台大方面不斷試圖探知學生如何準備語概可知,出題方向仍未
固定,尚有變動的可能。
就我個人而言,直到去年九月之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語言學。上學期開始旁聽中文系開
給國際學士班(也就是中文系的外國學生)的漢語語言學,對台灣學生來說負擔並不重,
除了可以學習到一般語言學的分析方式外,更能對漢語有深入剖析的練習經驗。對於準備
華教所考試,個人認為非常有幫助。除此之外,參加世華會的師資班也是另外一個獲取語
言學知識的重要管道。由於師資班將各種科目分開教授(漢語語法、漢語語音、漢語語言
學、文字學、第二語言習得、華語教學……),對於非本科出身的學生來說,能夠相當程
度掌握此領域的基礎知識,對於日後準備認證考試也很有用。
在參考書目的部分,除了基本款謝國平《語言學概論》,也相當推薦邵敬敏《現代漢語通
論》,雖然簡體字可能有些扎眼,內容卻非常詳細,針對漢字也有專章解釋(包括前幾年
考過的漢字簡化原則)。除此之外還有《國音學》(正中書局)。剩下的就是讀師資班講
義。
(五)中華文化概論(台師)
由於中華文化囊括過廣,很難找到一本書包山包海地盡述其內涵。針對這一科,我就四個
方向去準備:1.中國文學史2.中國思想史3.戲曲 4.傳統節慶
1. 中國文學史:這部分就當作學測國文來準備(我怎麼一直把研究所考試當大學考試來
考),由於四年多沒接觸中國文學史,我把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壹】~【參】重
讀,再借了葉慶炳《中國文學史》提綱挈領地複習一遍,將前書未提及的觀念補上。
2. 中國思想史:由於沒有修過中思史,從零開始比較辛苦一些。這部分我讀的是錢穆《
中國思想史》,雖然言簡意賅,但是作者哲學造詣過高而吾人過低,所以看不懂也是正常
的。建議再搭配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對照著讀更容易理解。當然若是能夠修習中思史
,當是最佳選擇。
3. 戲曲:有鑑於戲曲曾數度入題,加上個人對這方面也缺乏常識,特別針對戲曲準備了
一番。推薦的書是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與《戲曲選粹》(曾永義等注)
。前者只需看前幾章,大約了解南北戲演變的歷史和主要劇種即可;後者則必須將重要的
劇本仔細讀過,如〈竇娥冤〉、〈牡丹亭〉之遊園‧驚夢等,以因應要求舉例說明的題目
。圖書館借來的書可能會有筆記,讀別人打勾的就好。
4. 傳統節慶:這部分可以看看相關書籍,了解一下二十四節氣的內涵,想一想自己平時
都是怎麼過節的。這個民俗學博客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有一些有
趣的內容,閒著沒事可以看看。
雖然是這樣準備,但考出來不一定都派上用場。以台大來說,或許宗教史也必須加強,時
事題更是不可不留意(這部分我完敗)。政大的方向則相當不同,反而將重點放在文化史
與社會史,甚至還得翻譯古文為語體文,由此可知閱讀古文的能力還是非加強不可。除此
之外,政大也愛考文化理論,特別喜歡將題目出得很大,要注意答題重點、文章佈局和時
間分配。
(六)近現代中國文史概論(師)
我個人認為,本科應該正名為近現代中國八卦大全(誤)。每年的範圍看似都差不多,不
如直接針對考古題劃定範圍。老實說,這科用維基百科來準備還蠻有幫助的。大體上來說
,以下各種八卦必須了解:中國近代有名大學/文學家/史學家/藝術家/音樂家/歌星
/40年代老歌等等,除了重要理論和著作之外,生卒年、是否隨國民政府來台、死後是否
葬在台灣、文革時是否遭到迫害等個人生平都要略知一二。文學家、戲劇家可以參考《二
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皮述民等著),之前板上有人推薦的,內容很詳盡。史學家可參
考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藝術家可由Google查得。問答題的部分,五四運動和後續影
響是一大重點。
(七)口試(師)
師大口試分成中文、英文兩部分,當場會請考生朗讀試紙上的單字、句子、文章段落,並
且回答問題。慢慢唸,看清楚再唸。中文注意ㄣ/ㄥ、輕聲、兒化韻、「蜜ㄈㄥ」不是「
蜜ㄈㄨㄥ」、「什麼」不是「省磨」、不要「這個」「那個」。英文注意重音不要唸錯。
可以拿認證考試和全民英檢的口試題目來練習。
(八)面試(台)
口試委員三名,就是本學程三位老師,針對考生自傳內容輪流提問。以下就我實際遇到的
問題簡述之。
1. 有一題會聽發音,注意事項同師大口試。
2. 老師會請問考生認為當一個華語教師最重要的條件為何。
3. 若曾修習第二外語,務必於自傳中註明,老師會請問該語言與華語有何差異,就此差
異當如何協助該語言母語者學習華語。
4. 若曾有教學經驗,也請務必註明,老師會請問考生教學中最有趣的地方為何。
5. 老師會請問考生如何準備語言學概論。(也許之後不會問了)
6. 若非本科背景,老師會問轉行的理由。
基本上老師們人都蠻好的,笑容可掬、不怎麼刁難學生。
以上是我這幾個月以來準備考試的心得,希望能夠幫助未來的考生。大家一起加入華語教
學的行列吧!
p.s. 師大備一的同學,恭喜你/妳上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8.179
※ 編輯: WendyD 來自: 123.193.28.179 (04/16 23:38)
推
04/17 00:06, , 1F
04/17 00:06, 1F
推
04/17 00:13, , 2F
04/17 00:13, 2F
推
04/17 00:29, , 3F
04/17 00:29, 3F
推
04/17 01:04, , 4F
04/17 01:04, 4F
推
04/17 01:54, , 5F
04/17 01:54, 5F
推
04/17 03:05, , 6F
04/17 03:05, 6F
→
04/17 21:06, , 7F
04/17 21:06, 7F
推
04/24 17:43, , 8F
04/24 17:43, 8F
推
04/25 01:32, , 9F
04/25 01:32, 9F
→
04/25 01:34, , 10F
04/25 01:34, 10F
ChineseTeach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