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台詞、臺詞的疑問

看板ChineseTeach (華語教學)作者 (Apple)時間6年前 (2019/03/24 16:51), 6年前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一、形音義   查詢辭典便可知「台」的詞類多但「臺」只當名詞, 而「台」有三種念法但「臺」只有一種讀音。   從表音部件亦可發現「台」提示三種發音,而「臺」僅提示一種。 例如念ㄧˊ(yi2)的「怡」、「飴」、「貽」等, 念ㄊㄞ(tai1)的「胎」,念ㄊㄞˊ(tai2)的「颱」、「苔」、「檯」、「擡」等。   古字「台」、「說」在今字則改用「怡」、「悅」, 而「台」、「說」則變成其他用法。 「臺」的字形就是一座高臺。 二、字元/字符編碼   漢字「台」與「臺」兩者並非繁簡關係,而是異體或是異用關係。 我小學課本當時的「臺灣」確實是教「臺」的,現況版本眾多則需另外查證。 【中文標準字系統】臺灣(臺念第二聲) 【中文標準字系統、中文規範字系統】台州(台念第一聲) 【中文規範字系統、日本新字體系統】台湾 【異體字+中文標準字混用】台灣(用台代替臺,念第二聲) 三、文本語境   自從得知兩字的字義和字音差異以後,我在中文標準字語境內便全面改用本字了。 在中文規範字語境內則配合異體字(主要是 Weibo 微博超級話題), 在日文語境內則全面用日本漢字(主要是 Twitter 推特貼文)。 總之,全文系統一致!   正如美式英語的拼寫和英式英語的拼寫根本不會混用, 除非是對照、引用才有混用需求,否則同一文本內的漢字書寫系統理應力求一致。   咱們臺灣人常以保存傳統文化、發揚自由價值而自豪, 那麼官方文件、教科書、新聞廣電、傳播媒體、廣告文案等文本 也理應停用那兩個疑似既「後殖民」又「統戰」的混搭字形組合才合理吧? 然而,此混搭現象在臺灣卻極為普遍,或許正能代表臺灣複雜的文化背景。   生性矛盾而任性的臺灣同胞們……。 ※ 引述《ypzrgy1225 (※ 含光君 ※)》之銘言: : 標題: [請益] 台詞、臺詞的疑問 : 時間: Mon Mar 18 23:07:59 2019 : : 請教一下,現在普遍常見的是「台詞」居多 就編碼而言,這種搭配組合是日本新字體系統。 : : 有時,也會看到「臺詞」出現 就編碼而言,這種搭配組合是中文標準字系統。 : : 不知哪個是正確? 其實都是正確的,但屬於異體或是異用關係。 個人認為在臺灣文本的語境內具「高臺、平臺」之意者用「臺」為宜, 在中國大陸文本和日本文本的語境內才用「台」。 況且打字時選字根本是舉手、過目之勞啊~ 雖然現實並非如此,但是身為語文教師,理想是按照文本的語境採用一致的文字系統。 中文作業或考卷若混用文字系統,既耗費腦力又考驗眼力,遇疑得查證。 反觀批閱英文作業或考卷時,大多能看全美式拼寫,偶爾看到全英式拼寫。 除非該雙語小學的教材既有美式也有英式,學生才會寫出美式、英式混搭文本。 各位想用哪種就自由心證了。 不過,「台州」這個地名,無論在哪種文本語境,都必用「台」,而且念第一聲。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145.139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Teach/M.1552921684.A.A14.html : 推 superbWEI: 都對 03/19 08:38 : → saram: 以前在印刷媒體上正式為臺.現在被"簡體字"台取代. 03/20 22:20 : → saram: 但大字體如臺灣地圖這種情況偏重用"臺". 03/20 22:21 : 推 jengjeng: 是異體字不是簡體字 03/21 19:32 誠然!字形差異或是借用原本就屬於傳統字者應稱為異體字。 例如著與着的關係也是如此。 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仍維持「著」、「着」分用,但臺灣則全面共用「著」, 而且在 V-zhe 的用法上,兩岸選用不同字形。 : 推 superbWEI: 「台」不是簡體字啊 03/22 06: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54.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Teach/M.1553417473.A.6DF.html ※ 編輯: nanpyn (118.150.54.162), 03/24/2019 17:11:51

03/24 21:59, 6年前 , 1F
大推
03/24 21:59, 1F

03/25 03:08, 6年前 , 2F
大推
03/25 03:08, 2F
文章代碼(AID): #1SbqK1RV (ChineseTea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bqK1RV (ChineseT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