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國際級品牌要找國際級的設計師?

看板Design (設計板)作者 (高雄海邊放煙火^^)時間18年前 (2007/09/15 22:06), 編輯推噓9(904)
留言13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hare 看板] 作者: catgirl (高雄海邊放煙火^^) 看板: share 標題: [文章]國際級品牌要找國際級的設計師? 時間: Sat Sep 15 05:15:38 2007 原著:CCIDA中華企業形象發展協會 理事長 唐聖瀚 「我們將來要成為國際級的品牌,因此我們要找國際級的設計師來打造品牌形象。」,當 台灣的設計師第一次聽到業主這種發言的時候,可能只聽到了表層的話語,其實並不太了 解他背後的意思,不要誤會是在說你是國際級設計師,這句話真正要說的是:「我們想找 外國設計師來擔任設計工作」。 自己人的否定 做為一個設計師,我會接觸到各行各業的企業主,有一次某家建設公司因為我們曾設計過 台北 101 的識別系統而找上我,當我到了這家建設公司見到了總裁,總裁表示他們公司有 一個建築個案,他希望此案有國際級水準,接下來他就提到台北 101 的建築設計,這位總 裁表示: 「台北 101 最大的敗筆就是找了台灣的建築師來設計,因為這樣就不夠國際級 了。」,突然聽到此言我先愣了一下,接著我就直接了當的告訴這位總裁說他錯了,這種 國際級的案子就是該找台灣的建築師來設計,反而他平常的建築案愛找哪個國家的建築師 做就找誰做。台北 101 的價值就在於是由我們優秀的李祖原建築師所設計,這才是國際級的 大樓,才是台灣的驕傲。 試想,我們如果到泰國去,泰國人向我們介紹位於曼谷的世界第一高樓,我們一定會問這 是哪個建築師設計的大樓,如果泰國人說是美國建築師設計,我想這就不會引起我們任何 的讚嘆,相反的,如果這棟大樓是由泰國建築師設計,有泰國的特色,這成就才會成為泰 國人的驕傲象徵,外國人來看了這棟世界第一高樓才有意義。 只有產業 沒有創意文化 台灣這幾年大力推動創意文化產業,可惜成效有限,原因在於產業界還是以工廠的心態看 待台灣的設計公司,不但要求設計要便宜、要快、還要好,如果是大投資的品牌,最後往 往都是找外國設計公司,這時候問題就來了,企業給本地公司的經費不及外國公司的五分 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連作調查的經費都不夠,還會反過頭來說外國設計公司好,做設計前 後都會先調查,台灣設計公司不夠細緻等等,其實是在先天不平等的位置上來做比較。 台灣的創意產業定義大抵承襲國外的分類,分屬四個不同的主管機關,文建會主管:視覺 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文化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新聞局主管:電影產業 、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經濟部主管:廣告產業、設計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創 意生活產業。內政部主管:數位休閒娛樂產業、建築設計產業(經濟部工業局, 2004 )。 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手段基於各主管機關權限,以經費補助及專案貸款為主,輔以研討會 、創意競賽、訓練與諮詢服務。四個主管機關多頭馬車走來走去都在原地踏步,設計產業 整體營收不增反減。 追根究底來說,設計界缺的不是貸款也不是補助,設計公司的案件不像買賣或製造業,不 是靠資金降低成本,一家設計公司每月營業額兩百萬,政府貸給他一千萬資金,下個月這 家設計公司的營業額還是兩百萬,成本也不會降低,因為設計公司最大的支出都在薪資上 面,不是進貨或機器成本。政府的補助案以防弊為先,會去標的大概利潤也不高,聊勝於 無,不如不要辦。 台灣真正缺的是對設計業的尊重與正確的認識,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前理事長張文宗先 生就表示,法國畫家開畫展時,法國總理到場,畫家是走在總理的前面,因為這是尊重藝 術的表現,台灣不尊重設計師,所以他乾脆就改到純藝術創作去了。有影響力的資深前輩 都不玩設計了,後生小輩只有自求多福。半官方性質號稱幫助台灣提升設計水準的台灣創 意中心,開幕典禮時有座位的都是政府官員與大企業代表,受邀觀禮的設計師們反而都是 站著,政府尊重創意文化還是尊重產業不言而喻。 國家自信心的表現 外國設計師比較好的這個觀念,不只是台灣獨有,鄰近的日本早期也有類似的情況,只要 是以外銷為主的企業就會找外國設計公司來作,日本國內的設計也多以抄襲模仿為主,到 了 1964 年日本主辦東京奧運,這時候的設計就攸關國家顏面,不能再找外國設計師來做 了,一定要從國內來尋找人才,當目光放到國內的時候,大家才突然發現原來國內也有許 多優秀的設計人才,而且已經默默的努力了許多年卻沒被注意到,所以日本設計界也把 1964 年當成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 在東京奧運之後,做過奧運海報設計的當然是設計大師,做過奧運運動場建築設計的當然 是建築大師,一個國際性的活動就可以創造出各行各業好多的大師,而且最重要的,這些 大師都是自己國內的人才,日本對於本土專業人才的信心也從此建立,像最近剛在台灣出 版新書「設計品牌」的名設計師原田進,Pionner、Fujitsu 等品牌的設計就是由他所完 成,這些品牌的目標也是國際品牌,但是日本企業卻沒有找外國設計師來設計,他們找的 是日本本國的設計師,這一方面是日本企業對自己國人設計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表現出 一個先進國家的自信心。 打破國際級的迷思 台灣設計師參與國際性設計比賽的佳績頻傳,依然難以打動企業主的心,問題還是出在心 態問題,企業要認清產品與形象的投資是長期的,也是需要累積的,外國設計師確實可以 解決一些問題,但是要真正深耕下去,跟企業一起走出國際的還是要靠穩定合作的台灣設 計公司,美學與文化是不可分的,靠外國設計師建立的終究還是一張面具而不會是一張有 個性有感情的臉孔。 而設計師要打破所謂國際級設計師的迷思,還是要靠設計師自己,一條路是幫台灣品牌打 入國際市場,讓台灣品牌成為國際品牌,另一條路是直接為國際品牌服務,以實際行動證 明自己實力,靠自己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原文出處:http://www.heyshow.com/tipsdetail.asp?id=176 -- http://www.wretch.cc/blog/kakaka911 一個人自己對話談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222.97 catgirl:轉錄至看板 Digital_Art 09/15 21:5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2.209.43

09/16 00:41, , 1F
迷信名牌吧,台灣人都有這種心態
09/16 00:41, 1F

09/16 21:48, , 2F
大推! 後殖民文化對台灣的影響之大 既可怕又可悲...
09/16 21:48, 2F

09/16 23:30, , 3F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09/16 23:30, 3F

09/17 01:08, , 4F
希望熱情的版友可以多分享本文給朋友喔, 臺灣人需要多教育
09/17 01:08, 4F

09/17 01:17, , 5F
創意是文化產業, 不過台灣本身的文化歷史就是殖民地
09/17 01:17, 5F

09/17 01:18, , 6F
追遠一點到中華文化, 政府又急於跟中國劃清界線
09/17 01:18, 6F

09/17 01:19, , 7F
文化又需要數百年時間累積...總而言之就是一連串予盾啊
09/17 01:19, 7F

09/17 01:20, , 8F
樓上你說對,所以你我都應該多多從事於教育台灣人多做個有
09/17 01:20, 8F

09/17 01:21, , 9F
"文化"人, 若覺得次文觀點絕佳, 請多多轉寄分享於親友!!
09/17 01:21, 9F

09/17 18:39, , 10F
好像OP耶
09/17 18:39, 10F

09/17 21:04, , 11F
台灣走入後文盲時代..
09/17 21:04, 11F

09/18 07:20, , 12F
真的OP的話請版主刪了吧。希望大家心態不會也OP~
09/18 07:20, 12F

09/21 14:01, , 13F
Sorry,我記錯版了,是在ArtCenter版有人貼過
09/21 14:01, 13F
文章代碼(AID): #16w-RV-M (Design)
文章代碼(AID): #16w-RV-M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