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青年貧窮化:結合教育與勞動抗爭的學生自治

看板Employee (勞工板)作者 (morrischen)時間14年前 (2010/09/15 02:4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ENIORHIGH 看板 #1CZxATmt ] 作者: Lu7Lu7 (ψ-(._. )>) 看板: SENIORHIGH 標題: 面對青年貧窮化:結合教育與勞動抗爭的學生自治 時間: Wed Sep 15 01:36:25 2010 轉載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9555 面對青年貧窮化:結合教育與勞動抗爭的學生自治(上) 2010-9-07 22:43 作者:林柏儀 ■林柏儀 在參與批判性的教育改革活動、及協助學生打工族爭取權益的一些經驗後,我越來越察覺 :學生自治組織應當同時面對「教育」及「勞動」二問題,才能達成「去除學生壓迫」的 任務。相信要面對「教育」問題,對多數學生團體幹部來說,並不陌生;但要怎麼一併面 對「勞動」問題,就值得我們多加討論了。 因為這一系列文章的起源,來自和「高師大學代會」的朋友討論,是故我嘗試以高師大為 例,來思索結合「教育」與「勞動」抗爭的學生自治組織,究竟在「勞動抗爭」上,可能 可以有哪些議題和行動? 我試著勾勒了一個針對「當下」、「未來」、「弱勢者」三方面勞動壓迫的議題藍圖, 但當然,相關內容都仍只是我的初步舉例,我相信在地的同學將有更精緻的思考; 而我也相信,朝此方向的思考,可以推及於其他學校的各種學生團體, 一齊開創能面對「勞動壓迫」的行動。 面對「當下」的勞動壓迫 會特別強調學生自治組織也要面對「勞動問題」,其實並非是「唱高調」,而是觀察到「 勞動問題」已漸漸成為當前學生的主要壓迫來源,不論是惶恐未來工作所造成的壓力,或 是面對求學時代兼差打工的壓力,都越來越成了學生肩上的重擔。 (1)改善學生校外打工被違法剝削的狀況 我們很容易就可以觀察到:在經濟不景氣,但各種費用都不斷攀高的今日,以高師大的學 生為例,不論是大學部學生或研究生,越來越多人都得要打工,才能夠勉強度日。這當然 不單指高師大學生,而是全國、甚至全世界學生的常態。 然而,大學生的打工,除了部份人有機會能兼家教薪資較高外,大部分人投入的校外打工 工作,薪資都相當地低,大約都只有基本工資時薪95元,甚至還不少人能拿到的薪資在這 之下。薪資低,連帶影響學生得投入更多的打工時間,才能夠勉強維持生活所需,若得要 自行繳納學雜費,壓力更大。 仔細觀察,這些店家給予學生的打工薪資,其實是不成比例地低(相對於他們的獲利), 而且常有違反法令的狀況,往往沒有依法給予應有的各種薪資福利(如加班費、勞退金、 資遣費、勞健保等)。無論是站在改善學生教育權益或勞動權益的立場,這種多數打工學 生「被剝削」的狀況,應當被改變。 學生自治組織可以介入這樣的問題嗎?當然可以,而且是做得來的!學生自治組織可考慮 設立一個部門(如「打工權益部」),專責受理同學申訴打工權益問題,然後代理同學和 店家談判爭取合法權益。也可主動一一調查校外工讀勞動條件,向官方檢舉違反勞動基準 法的不良雇主。相信很快地,就可以一定地改善在學校周圍打工的勞動條件(至少先要求 所有店家落實基本工資95元的法律規定)。 這些行動將讓打工同學的薪資提高到「合理的狀況」(至少合乎法令),為其節省工作時 間,創造更多的時間能投入學習之中。學生自治組織往這方面努力,也更能實際服務同學 、贏取信賴,有如學生真正的「工會」一般。 (2)捍衛「社會救助」意義、提高「校內工讀生」薪資 同樣地,學生打工的另一大宗:日益增多的「校內工讀生」,其權益也有待學生自治組織 關切。 目前學校給予「校內工讀生」的薪資,多半只有時薪100元左右,甚至還限定「家境背景 弱勢的學生」才有機會。但如此低薪,就是每天工作4小時,每週做滿5天,犧牲了全數的 課餘時間,一個月也只有8千元左右,根本稱不上有任何「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的 意義。 實際上,過去這些工作都是由學校聘請專職的行政人員擔任,以平均月薪3.5萬左右計算 ,時薪都有在200元之多,為何工作內容不變,只是拆散給了弱勢學生,就可以打折只給 100元?學校明明有能力多給薪資,只是看準學生好欺負,以「救助弱勢學生」之名,實 際上恐怕是找來當「廉價勞工」。 (3)團結日益貧窮化的「研究生」群體 另一方面,學校目前招收了越來越多的碩、博士研究生,每年人數不斷增高。研究生增加 究竟是否妥當,這仍有待他處爭議。但問題是,研究生增加了,但學校補助研究生的「總 體經費」,卻沒有增加,導致每個研究生能分到的「助學金」,是逐年滑落。 過去每名研究生有每月領取7千到8千元不等助學金的機會,現在並非每名研究生都有工作 機會,或者只能平均領取3千到4千元的助學金,連學費都繳不起。並且,在各種學術評比 、競爭的趨勢下,教授壓力向下轉移,研究生助理的勞動條件也持續惡化。研究生「超時 加班」做自身論文以外的助理工作,也並非是罕見的狀況。 當前台灣研究生助學金的性質,已經很明顯從「學術津貼」(不論是否工作、工時長短, 一律得領得該津貼)的性質,轉為了「兼職薪資」(沒有工作,沒有薪資)。除了一方面 導致研究生的貧窮化、得身兼數職才能維生外;另一方面的問題在於各種我國「勞動法令 」的保障(如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等),理論上應當及於所有擔任受雇兼職助理的 研究生,但實際上卻都通通落空!幾乎沒有聽聞過「兼職助理」的研究生,會獲得受雇的 校方或教授依法加保勞健保,或者一天工作超過8小時能請領加班費。 實際上,學生自治組織如果關心這個問題,淺則可在校務會議上提案「提高過去逐年下降 的每名研究生助學金額度」、「落實研究助理應受勞基法保障的各項權益」,深則可對這 一問題做出調查報告,動員學生向問題的源頭──教育部與勞委會──施壓、檢舉違法狀 況。甚至,由學生會團結擔任助理工作的學生,和校方簽訂「團體協約」。 近來聽聞台大研究生協會、政大研究生學會已在關注研究助理權益,相當值得期待;如真 能形成一股社會運動,將是台灣學生運動發展的重大里程;這議題也值得各校學生會(特 別是那些沒有獨立研究生協會,而由單一學生會代表全校學生的學校)投入資源團結串連 ,強化力量。 總體戰略上,結合大學部學生和研究生一同作戰,學生會員的會齡將從4年延長到6至10年 ,不論是基於改善學生處境、經驗傳承、實際戰力、或增加會費來源的考量,都有實益。 高教擴張的軌跡,儘管帶來了新的挑戰與壓迫,不知不覺也打開了學生運動的新空間。 (下週續,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 轉載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9802 面對青年貧窮化:結合教育與勞動抗爭的學生自治(中) 2010-9-14 23:08 作者:林柏儀 ■林柏儀 在討論完學生「當下」的勞動壓迫,包括打工、校內工讀、研究助理的權益處境等,我們 值得繼續追問:還有什麼勞動壓迫,是學生自治組織應當面對的?其實,似乎真正對學生 產生壓迫的來源,主要還不是「當下」的打工壓力,而更是「未來」能否找到一份「穩定 的好工作」的壓力。 面對「未來」的勞動壓迫 大學教育和「未來有份好工作」的關係為何?常有一種自由主義傾向的論調說:「大學不 該是職業訓練所」,「大學教育的內容應當回歸基礎本質、與產業脫勾」。 這樣的說法其實並沒有錯,大學該承擔的責任的確應當是啟蒙長智、創新知識,而非為資 本、企業主服務。但問題在於,這論調漸漸地推演成「大學教育本來就不能保證就業」、 「就業是個人自己要面對得問題」,在教育體系大學成了「接受教育學程是學習教學的能 力,但和最後能否有機會擔任教師工作,是兩回事」的論述。 這些看似有正當性的說法,實際上的效果是:讓政府絲毫不必承擔「學生總體」未來失業 、無法求取合乎所學工作的問題狀況,而推託為「學生個體」自身要接受勞力市場現實的 責任,相當有待商榷。 我認為,我們要堅持大學的批判精神、傳播「本真的知識」,但並非要無視日益惡化的勞 力市場狀況,當知識的象牙塔。倘若勞力市場的問題明明可以透過政府介入而改善「集體 」狀況,而靠個人提升競爭力頂多改善「個人」,大學豈能置身事外,放學生自生自滅? 關鍵所在,就是我們能否讓大學能成為一個基地,組織學生(未來的勞動者)來向政府、 企業倡議,改革未來即將面臨的工作壓力和勞動壓迫。誰能來做?就是靠學生自治組織、 各種學生團體、和批判性的教師社群。 回到以高師大為例子來看。對於高師大的學生來說,想必更能感受到「未來究竟要做什麼 」的壓力。想要當老師,得要先接受超低薪的實習過程,接著承受極度嚴苛的教師甄選競 爭,或長年擔任四處代課的流浪教師。就是順利取得了教師工作機會,也得面對保守、充 滿升學主義壓力的學校環境,被迫規訓、放棄自己的教育專業理想。而想要從事教育以外 的工作,也得要累積「第二專長」、「第三專長」,甚至結果恐怕只能從事22K的不穩定 實習工作。 迷惘的未來、巨大的求職壓力,讓教育體系學生終日不得安寧。但其實這一切問題,許多 都源自政府過去粗糙、惡質的教育政策和就業政策,而由新一代學生承擔惡果。怎麼辦? 具體來說,高師大的學生自治組織可以介入的這方面議題,至少包括了: (1)關注師資培育員額與方式的改革 眾所皆知,目前「教育大學、教育學程畢業生多數無法取得穩定教職」的窘境,是過去師 資培育開放過程,既缺乏政府評估控管、過度自由化,又未評估未來「少子化」人口結構 ,所造成的人禍惡果。 這樣造成的教師徵選惡性競爭災難,到今天都還繼續發生當中。學生自治組織值得組織一 個小組來長期研究此問題,並透過公開審議的方式,提出「學生版本的師資培育改革芻議 」,要求政府調節規劃教育員額和師院(教育學程)人數,提高教師甄選錄取率,以及在 各個細節面向上改革。 師資培育制度究竟如何改革?當然是一個複雜的公共議題。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問題是 否被面對、如何被因應,將會劇烈地影響到教育體系、教育學程學生的處境,我們沒道理 把決定自身生存狀況的重大議題,單單留給遙遠的教育部高官來決定。實際上,學生基於 自身的切身性與焦慮感,認真討論、研擬出來的「政策改革芻議」,水準與洞見也未必會 輸給在辦公室內空想的高官。 ▲拯救國教大聯盟2005年6月12日下午發動教師上街頭遊行,在教育部門口貼上提出降低 班級人數、提高師生比、降低50%師資培育招生名額等訴求。(圖文/郭晉瑋) (2)教師實習制度與勞動條件改革 我國規定,取得正式教師資格前,必須經歷過「實習」階段。現實上,實習老師往往是各 學校中的弱勢族群,為了取得未來正式工作的機會,各種上級指派的要求,都得一概全收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我國教育部過去公定實習階段薪資,每個月只有8千元,連負擔 基本生活開銷都不夠,竟然還在近幾年來被全額取消,改為「無薪實習」,甚至還要負擔 學分費!無怪乎,不少教育體系學生得在求學階段先拚命打工賺錢,無法專心於學業,就 是擔憂未來實習或應徵教職時根本「難以生存」。這樣官方公定的「廉價實習」狀況,真 的合理嗎? 其實按照我國勞動基準法與基本工資的規定:不論名義上是「實習」、「受訓」、或「試 用期」等,只要有「工作」事實,不單純是處於學習的狀況,就是勞基法上的「勞工」, 應受到我國基本工資的保障。這部分當然也該及於「實習老師」。 客觀來看,實習老師得上台教課、或在各處室分擔行政工作,責任與壓力並不亞於一般的 正職人員。就是還在「實習」階段,因為已有「為學校工作」的事實,依我國勞動法令規 定,就至少該取得每月1萬7,280元、每小時95元的基本工資。只不過教育部公然違反此一 規定,私自解釋實習老師不在這保障行列罷了。 因此,「實習有給制」,而且要至少符合「基本工資」,該是教育體系學生自治組織的重 要倡議目標。廣泛來看,這也是各種有著「強制實習」規定的科系,如護理系、新聞系、 餐飲系、社工系等,相關學生團體值得訴求的一個重要議題:實習生也是勞工,該落實所 有的勞動基準保障。 ▲1111人力銀行6月13日發布針對合格儲備教師進行調查結果,指出現行教師甄試的困境 ,其中有22%的合格教師表示後悔選擇師範體系/教育學程。(圖文/郭晉瑋) (3)教育體系畢業生的失業處境改革 在教師工作機會僧多粥少的狀況下,近來越來越多的教育體系學生被迫投入一般勞力市場 之中。然而,他們又不巧地遭遇經濟不景氣、失業率攀升的浪潮,不少教育體系畢業生成 了最典型的「畢業即失業」的青年貧困者,和許多「非主流科系」畢業生一同成為勞力市 場上的邊緣者、失業者。 怎麼辦?問題不在於「這些人唸錯科系了」。這種「個人式的歸責」,也無助於改善任何 問題。我們要追究的,是國家有著規劃、調節的責任,要改善「邊緣科系畢業生」的處境 。 舉例而言,基於我們認為國家對於畢業生得就業問題,應當有一定的公共責任,我們可積 極爭取「畢業生失業給付」,讓目前排除青年失業者的失業保險給付(失業者可領取「過 去薪資的6成」作為失業補助,共6個月,以維持基本維生),擴及到畢業後根本無法取得 工作機會的青年失業族群,至少給予基本工資的6成。相信這能一定改善諸多「流浪教師 」、「失業教育體系畢業生」的貧窮處境。 除此之外,各種將影響到青年工作處境的改革議題,如落實勞基法上的「加班費」保障、 限縮「責任制」的適用範圍、公告「試用期」約定並無法律依據、明定「離職違約金」違 法等,都值得學生自治團體結合勞工團體,擇要倡議。 另外,諸如教育部去年搞出的22K「大專企業實習計畫」,或讓碩、博士生薪資打8折」的 「研究人才延攬方案」,使得所有大學在校生和畢業生人心惶惶、文憑貶值、苦不堪言, 當然也是一個學生自治組織該抗議的重要議題。 (下週續,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委) 轉載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8937 台灣立報 > 教育 > 正文 面對青年貧窮化:走進大學之道 走向負債人生 2010-8-17 22:54 信息來源:青年勞動九五聯盟 作者:陳柏謙 ■陳柏謙 過往,許多慣性將台灣近十餘年來高等教育擴張現象,輕易歸咎於所謂「教改」失敗,更 簡化論者,甚且索性將其責任通通推給少數教改推動個人。然而,這樣的論述往往僅縱向 地觀察到台灣高教質與量的變化,若我們將眼界放諸資本主義世界,也許才相對能夠意識 到:高教擴張的趨勢自有其普遍性與全球性,而它的內在動力又與資本主義雇傭勞動相互 競爭的特性息息相關。 上大學不容易 要負擔更難 暫且不論台灣,我們且把眼界轉到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最近一期富比士雜誌 (Forbes.com)報導:越來越多美國大學生正承受著不斷攀升的就學貸款壓力, 超過3分之2的大學生在畢業後將面臨著平均超過2.3萬美元(約75萬台幣)的學費貸款。 更有10分之1的大學生畢業後的就學貸款超過4萬美元。 這個數據,幾乎是同一項調查在1996年時平均1.3萬元負債的將近兩倍高。 換言之,美國大學生的就學貸款的負債金額,約莫是以每年6%左右的比例持續上升。 過去10年間,美國大學的平均學費幾乎是以每年增加5%的速度直線上升。就連許多過去 被視為學費較低的公立大學,也因為近年來地方政府財政赤字嚴重,紛紛大幅調漲學費。 這一兩年來遭受嚴重財政問題的加州州政府,已連帶影響到加州大學系統的所有大學(加 大每年大約招收近16萬名大學新鮮人),今年甚至已經做成決議將分兩階段調漲32%的學 費。 ■美國近年來地方政府財政赤字嚴重,紛紛調漲學費。遭受嚴重財政問題的加州州政府, 今年甚至已經做成決議將分兩階段調漲32%的學費。圖為2009年9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 校師生抗議調漲32%學費計畫。(圖文/路透) 正如同雜誌所採訪的一名背負就學貸款的受訪者所說:「要獲得一個大學教育機會雖然不 容易,但要能夠負擔得起卻是幾乎不可能!」這名30歲受訪者,背負著將近10萬美元(包 括研究所學費)的貸款,每個月必須在生活與繳納貸款攤還金額中掙扎度日。同樣的故事 不只出現在美國,英國大學生與畢業生同樣負債累累,逐漸被學費貸款壓得喘不過氣來。 BBC在最近一篇報導中引述,根據英國Push網站對來自全英國139所大學約2千名學生進行 的調查,去年入學的英國大學生在畢業時,將面臨超過2.3萬英鎊(約110萬台幣)的債務 ,而今年將入學的新生,在3年後面臨的債務將再高上1千5百英鎊。而在英國保守黨政府 上台後,已將消除財政赤字視為最高目標,將再度刪減各大學預算。不難想像,英國大學 的學費勢必將要再次面臨一波波調漲的聲浪。 甚至我們再把焦點轉到中國, 中國近年來興起的「蟻族」現象 (即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 更是高度劇烈高教擴張與勞動競爭壓力的極致表現 (雖無正式研究,然近年來中國高教擴張速度之快堪稱資本主義國家之最)。 擴張的動力:就業競爭壓力 事實上,就如同我們曾在「面對青年貧窮化宣言」中分析: 高等教育的問題在於資本主義下無止盡的競爭體制,需要日益精進、馴服的勞動力來提高 利潤,使得教育異化成了「人民自願培育自己成為商品化勞動力的競爭過程」, 為了在市場上競爭,人們日益不敢學習「自己真正想學的知識」, 而只能學「能找得到工作的知識」,來為資本家捧上越來越優質便宜的勞力。 這樣的分析可以在現實中不斷獲得證實,富比士的報導中引用一項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 美國人認為大學文憑是進入職場所必須!因此,選擇進入大學就讀與其說是來自於對知識 的渴望,還不如說是來自對在資本主義勞動市場競爭的壓力。 加入勞動與階級的論述 而過去以投資概念包裝傳達著所謂「擁有大學文憑終其一生將可多賺60萬至100萬」的說 法,其實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只是幻想,大學畢業生為了在勞力市場的競爭中能夠 「脫穎而出」,繳交越來越高的學費,背負著不斷增加的債務,然而畢業後才發現換來的 是更加不穩定的工作機會,各個國家的統計資料都顯示,大學畢業生無論是失業率或是起 薪等都朝向不利於畢業生的趨勢邁進。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惡性循環,甚至迫使得更多人轉向繼續朝著研究所,或者是其他任何 足以「增添」競爭力的途徑繼續競爭(如無薪實習的工作經驗等)。 於是乎,當我們把關注焦點再次拉回台灣時,面對著眼見已經擴張至極限的高等教育,面 對著每年不斷增加的學貸人數,面對著上漲不停的學費,泛道德式的譴責、甚至歸咎個人 或陰謀論等等論述,不但無助於釐清事實,反而容易模糊問題本質。我們的分析與討論, 必需將這樣的壓迫放進勞動與階級的論述中。唯有如此,才有助於我們能夠更加貼近現實 地掌握高等教育與雇傭勞動的關聯與互動,也才能夠從中生產出有助於改變這樣體制的運 動論述,進而尋找出高等教育另類的出路。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執行委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6.133.142 ※ 編輯: Lu7Lu7 來自: 59.116.133.142 (09/15 02:35) ※ Lu7Lu7:轉錄至看板 FJU_NIGHT 09/15 02:35 Lu7Lu7:轉錄至看板 FJUSA 09/15 02:3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21.135

09/16 10:17, , 1F
09/16 10:17, 1F
文章代碼(AID): #1CZyAzUH (Employee)
文章代碼(AID): #1CZyAzUH (Emplo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