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大遊行:扭曲年金問題,不是軍公教改革出路

看板Employee (勞工板)作者 (先進中程)時間8年前 (2016/09/02 10:22), 8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NoE2X9m ] 作者: amraam (先進中程) 看板: PublicIssue 標題: 九三大遊行:扭曲年金問題,不是軍公教改革出路 時間: Fri Sep 2 10:14:54 2016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public-service-pensions 九三軍人節,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要發動「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大遊行。但不論 軍公教反污名要尊嚴的九三大遊行成敗如何,首先我要在這裡稱讚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理事 長、發起此次遊行的副召集人,並且因為在年金改革會議及政論節目慷慨激昂發言而爆紅 的李來希。 從2004年開始,因為採訪勞退新制立法,我與李來希交手幾次。2002年,他因為與工會的 衝突以及被勞委會(現在勞動部)內不滿他作風的人寫黑函,從當時的勞委會勞資關係處 調到勞動條件處,幫時任勞委會主委陳菊大力推動勞退新制,那時對於他硬推一個有明顯 缺陷的勞退制度有許多不解的地方。重點是,幾年過去,李來希從一個秉承上意的公務員 ,變成一個不畏拔官打壓,勇敢站出來為自身群體權利出來發言的戰將,而且不論馬政府 、小英上台後都始終如一,我個人是相當敬佩。 所以對於許多認為軍公教年金必須要改革的人來說,李來希在年金改革會議、政論節目的 發言,似乎有些離譜、誇張,但我覺得這是李來希一直以來自視甚高使然,而且就算因為 捍衛自身利益誇大說法,也是台灣這幾年藍綠惡鬥、政論節目推波助瀾下的通病,實在無 可厚非。 但是,支持李來希等人捍衛自身利益的行動,不等於支持他們對於年金議題的看法。 這一陣子,因為年金改革而產生高度危機感的軍公教,不斷強調新政府利用勞工鬥爭軍公 教。但事實上,勞工退休年金始終不足以及軍公教退休制度破產危機這兩大問題,恰恰是 部分公務員自己長期推動的結果,李來希也是其中一員。 要台灣退休金制度的爭議,只爭幾趴幾趴的所得替代率是錯誤的方向,問題真正的根源在 於公部門的大量萎縮以及嚴重的少子化危機,這必須依靠台灣公務員本身的反省,並誠懇 與勞工合作,才有可能獲得解決。 我們先從台灣整體退休金制度來分析。國民政府來台後,建立起以職業別為主的退休體系 ,自此便埋下了不同職業別退休金有落差的矛盾種子。 的確,在台灣仍一窮二白的時候,軍公教勞的退休金少得可憐,而且有許多便宜行事的制 度,包括18%優惠存款以及舊制勞工退休金等等,這些都是當時某些負責退撫、勞政業務 的公務員搞出來的制度,演變到後來反而變成尾大不掉。 軍公教及勞工之間的矛盾之所以激化,主要是由於軍公教的雇主是跑不掉的政府,至於一 般勞工的雇主往往連少得可憐的一次給付退休金都想要逃掉,而且勞工還有被解雇的風險 ,因此勢必會對於訂出來這種殘缺的勞工退休金制度、而且執法不力的公務員,心生不滿 以及高度的不信任。 尤其是舊制勞工退休金制度有太多缺失,改革呼聲不斷,但2004年訂出來的新制卻是採取 「個人帳戶制」,也就是一個勞工每個月由雇主提撥薪資的6%到勞工的個人帳戶,退休之 後領取。但問題是,年輕時薪資低、提撥金額少,再加上通貨膨脹,等到30、40年後退休 ,個人帳戶內的退休金根本難以支應退休生活所需。 所得替代率被錯誤宣傳 但日前看到李來希在臉書上寫,勞工退休後的勞保老年給付的所得替代率可達到62%,再 加上新制勞退的25.16%所得替代率,總計勞工退休金的所得替代率可高達87.16%,所以公 務員沒有對不起勞工。許多工運人士看到李來希這樣的說法,實在是氣到不行。 除了勞保老年給付會遇到少子化提撥不足的問題,所謂勞退新制25.16%的所得替代率,類 似於2004年勞委會扭曲計算公式的宣傳文宣,這當中不包含通貨膨脹率,而且計算公式還 假定基金操作每年有3%~6%的獲利率。在〈史上最坑勞工騙局:勞退金新制〉這篇文章曾 經計算過,如果納入通貨膨脹率,以及時常爆發金融危機造成股市暴跌,基金獲利甚至會 有負值,再加上勞委會後來在退休金的計算並非採取每年擇優(勞退新制規定由國庫保證 兩年定存利率,但細則中是以歷年的兩年定存利率平均與基金獲利比較後擇優,而不是每 年比較後擇優),因此勞退新制的所得替代率頂多只能維持在2%~10%之間。 李來希當初作為勞退新制的設計者及推動者,絕對知道這個問題,但到現在還用當年官方 欺瞞的數字來主張勞工退休福利良善,這不就是自己證明有公務員主動鬥爭勞工嗎? 不過,面對軍公教退休金破產的危機,也不應該是因為有李來希、葉毓蘭這樣發言誇張的 公務員,所以就認為應該大幅取消軍公教退休福利。軍公教退休金制度的問題,主因仍在 於這30年來公部門的人事緊縮。 這其實是全球趨勢,例如在〈美國退休金制度如何被打為老鼠會〉一文中描述的:「美國 許多城市的公務員退休金,同樣也是隨收隨付制,在都市公務員縮編的情況下,人數越來 越少的在職公務員所提撥的退休金,根本無法支應越來越龐大的退休人員,這個龐大的黑 洞需要市政府以納稅人的稅金填補時,自然更引發民眾進一步對政府的不滿。就像台灣軍 公教在縮減員額的政策下,以優退優離的方式製造龐大的退休人口,但又遇缺不補或僅補 進低薪的約聘僱、派遣工,自製出倒金字塔結構,使得退休金提撥出現嚴重缺口,在必須 用龐大稅金補洞的狀況下,民眾對政府及退休金制度的不滿就更火上加油。」 也就是說,當目前公部門內的臨時約聘、派遣工越來越多,正式公務人員編制逐漸減少, 薪資提撥至軍公教退休基金的金額自然降低;另一方面退休人員越來越多,而納稅人的稅 金又沒有能力填補的情況下,當然會破產。所以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得維持軍公教編 制的世代平衡,並且將臨時約聘、派遣工正式納編。 所以,日前的國道收費員根本應該納編成正式公務員,進入軍公教退休金體系,以提高基 金提撥,接受資遣已經是不得已、雙輸的選擇。但葉毓蘭等「九三大遊行」的意見領袖, 不僅沒有這樣整體的格局,甚至為了激發動員效果,居然又鬥爭起國道收費員,說是納稅 人負擔資遣費、會吵的人有糖吃。這樣認可軍公教縮編的政策,不是引火自焚嗎? 但「維持軍公教編制的世代平衡」說來容易,卻需要改革公共行政制度才有可能達成。況 且,就算軍公教群體能維持柱狀而非倒金字塔的人口結構,台灣仍面臨嚴重的少子化問題 ,到最後稅金大幅降低,退休金危機依然嚴重。公務員作為政策的擬定與執行者,對於少 子化問題已經蹉跎了10幾年,沒有認真解決,如今不能只為了自己的退休金才憤怒動員起 來。 在軍公教體系中,絕對有看得出這樣趨勢的優秀公務員。目前許多檯面上的意見領袖應該 要被淘汰,他們為了動員,把軍公教人數越來越少的趨勢視為理當享受福利的少數精英, 輕蔑原本應該被吸納進軍公教體系以穩定退休基金的約聘僱人員以及勞工,如此只會讓軍 公教體系自爆後萬劫不復。 公務員體系中必須有人組織起來,與長期研究整體退休金制度的勞工團體合作。許多台灣 的勞工團體不僅僅支持國道收費員,也長期要求增聘警察、消防員、醫生、公立學校教師 等等,這才是軍公教退休金制度可長可久的機制。 而公務員也必須投桃報李,首先要承認與反省勞退新制的問題,並且提出如何將個人帳戶 制轉為「確定給付」的制度,真正讓勞工退休金有25%~35%的所得替代率。第二,在所有 部門與勞工團體裡應外合,不讓有可能導致稅基淘空或少子化問題惡化的政策,有任何通 過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台灣得認真考慮打破職業別退休金制度,建立一個底層是全民共享、第二層 才是職業別的退休體系。這個提議早在2009年的〈從國民年金危機看社會安全網〉這篇文 章中提出,去年工鬥時也被提出。但全民式的退休體系,必須與少子化的問題掛勾,否則 絕對難以支應。 按照美國統計局對台灣人口結構的推估,到了2050年,人數微薄的年輕世代,絕無可能支 撐龐大老年人口的退休金。藍綠輪流執政16年在這個問題上始終拿不出解決辦法,現在少 子化問題已經是正在吞噬台灣的黑洞,如果全體公務員又只在斤斤計較自己體系內的退休 金,這才是真正讓台灣向下沈淪。 在這個仍然炙熱的9月,曾經以推動台灣經濟奇蹟為傲的公務員,不該被格局如豆的同僚 裹脅,絕對有能力演一齣勵志又能讓台灣未來充滿希望的「官僚們的夏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30.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72782497.A.270.htmlamraam:轉錄至看板 HatePolitics 09/02 10:15 ※ 編輯: amraam (60.250.30.118), 09/02/2016 10:21:38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mraam (60.250.30.118), 09/02/2016 10:22:03
文章代碼(AID): #1NoE9DsW (Employee)
文章代碼(AID): #1NoE9DsW (Emplo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