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堂2千億的天價課!產險業人心浮動 壽險業保費大縮水 金管會緊盯

看板Finance (金融業)作者 (裝配匠)時間2年前 (2022/12/31 08:29), 編輯推噓8(12467)
留言83則, 1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一堂2千億的天價課!產險業人心浮動 壽險業保費大縮水 金管會緊盯 【一堂2千億的天價課!產險業人心浮動 壽險業保費大縮水 金管會緊盯】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7857 ) 2022年保險業很不好過,儘管壽險業的淨值危機暫告一段落,但保費仍面臨入不敷出的情 況;另一方面,產險業則因防疫險理賠之亂,幾乎快要把過去至少15年來賺的老本吐回 ,連帶也影響保險業內的人事異動,戰場還在持續清理當中… 壽險業保費收入暴跌,緊盯入不敷出的現金流問題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2022)年前11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含負債項下收入)僅有2兆 1036億元、年減20.8%,這是自2004年以來,總保費收入首度出現「兩位數」的跌幅,提 前預告全年保費收入確定走入衰退。 且跟今年上半年相比,前6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含負債項下收入)為1兆2480億元、年減 17.6%;隨著只剩下1個月,但前11月的年減幅度已逾2成,顯見下半年保費收入有持續衰 退的跡象。 一名壽險業者表示,隨著美國聯準會急速升息態度確定,銀行推美元定存、海外債動輒上 探5%高息,遠比保單的宣告利率好很多,自然民眾就棄保單,轉買定存或海外債,造成 新保費「進不來」、舊保單也解約「逐高利」。 加上金管會為了防堵業者亂漲利變保單宣告利率,祭出「利變保單宣告利率平穩機制」, 等於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有時間性的落差,這也直接反映在今年最後一季,消費者都不買 保單,等到明年宣告利率上揚再做打算。 業者認為,假設美國真的確定把基準利率調到5%,而台灣也不快速跟進,那麼台美利差 越來越大將是必然,就會產生磁吸效應,對於保險公司來講,除了面臨入不敷出的現金流 問題,另一方面,在台美利差擴大後也會面臨避險成本增加的問題,進一步侵蝕海外的報 酬率。 隨著壽險業保費收入衰退、到期賠付金與解約金升高浮現「入不敷出」的現象,市場開始 憂慮流動性問題。一名壽險業者指出,目前業界應都足以支應,不至於發生賣祖產、擠兌 潮,但確實可能會存在「長期的缺口」,面對利率的不確定性,2023年將以靜制動的保守 策略,預估不會有衝規模的大動作,後續仍要等待聯準會降息確定,才可能進一步推出新 產品。 一張防疫險賠掉產險業至少15年的獲利 另一方面,產險公司在這次疫情下,雖已善盡社會責任,但也成為業界最不堪回首的一年 ,因為從來沒有一張保單竟然可以讓產險公司賠掉2000億元,光是一年就賠掉過去至少15 年的產險業獲利。 根據金管會截至12月26日統計,防疫險加計疫苗險,至今理賠金額已經突破2071億元,對 比過去3年(2019~2021年)整體產險業合計才獲利385億元,如今賠上超過2000億元,恐 怕已直逼產險業過去15~18年來的獲利水準,等於「一年抵15年」。 目前6家產險公司向金管會遞件增資,已經完成增資共有885億元,其中,包括國泰產險增 資100億元、中信產險增資155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50億元、新安東京產險增資200億元、 和泰產險增資260億元、兆豐產險增資20億元,另外已經核准而尚未完成增資則有國泰世 紀產險100億元,還有5家產險公司則是申請借款融通。 有業內人士預估,防疫險整個走到明年6月結束,最後理賠金額可能達到2500億元,甚至 更有悲觀預估,理賠可能恐怕直逼3千億元大關。隨著農曆過年從中國返台的國人入境, 有產險業者也繃緊神經,直言指揮中心再不降類,研判確診人數還是會持續上升,產險公 司依舊還要持續賠下去。 根據指揮官王必勝的說法,台灣最快可能在農曆春節後討論降類以及改變通報定義。 時至今日,業界普遍還是認為,當時為了賣這張保單背後主要是因為有政府「強力建議」 的因素介入,但不管怎麼說,產險公司也確實陷入一頭熱的市場競賽當中,不僅低估了保 費,也沒有算到與疫情共存,甚至再保險公司都已提醒不保,但業者還是沒注意到風險正 在攀升。 「很多不賺錢的險種可能都會漲價因應,或是乾脆不做了。」有了防疫險的慘烈教訓後, 業者坦言,過去有一些險種是小虧,業者為了穩市占率寧願吸收虧損,但是防疫險事件後 ,不可能再虧錢做生意,但這絕非有部分立委質疑是變相漲價,而是源頭起於,再保市場 基於風險控管,將費率往上漲,這都是產險公司的成本,只好也要向消費者漲價。 為防疫險理賠扛責,專業經理人成待罪羔羊 面對理賠金額還在攀升,產險業高層也瀰漫一股為防疫險「下台一鞠躬」的不安氣氛。隨 著產險業因防疫保單衝擊擴大,高層、主管人事異動也持續震盪。 其中,富邦產險截至11月底,若不考慮再保因素,防疫險直接賠款及準備金約680億元, 目前包括富邦產險董事長陳伯燿已確定退休、個人保險資深副總陳維格也同樣規劃在明年 初退休;另外,未列入防疫保單前6大的泰安產險,總經理郭鴻文也公告屆齡退休。 其實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時任和泰產總經理莊瑞德、兆豐產險總經理游建鋒已紛紛辭職走 人、中再保總座鄭靜芬也遭到解任,除此之外,就連主要監理壽險業務的保險局副局長張 玉煇也提前申請退休。 「不可能公司虧了好幾百億元,結果都沒有人負責。」業界私下評論,不管是退休也好、 辭職也好,總要有人得向股東交代,「既然政府不承認有錯,就只能是專業經理人的錯。 」甚至目前還有不少家都還沒追究責任,研判待防疫險事件告一段落後,恐怕後續可能還 會有一波人事異動。 【一堂2千億的天價課!產險業人心浮動 壽險業保費大縮水 金管會緊盯】 出處:信傳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7857 ) 大家都知道保險業在這波防疫保單賠很大 但真有賠掉15年的獲利那麼多嗎? 產險業人心浮動? 可能高層有人必須要下台負責 對小職員應該沒甚麼差吧? 新聞是否寫得太誇張?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73.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inance/M.1672446594.A.4BF.html

12/31 09:04, 2年前 , 1F
政府錯在哪?金早就講過很多次這種東西不能賣
12/31 09:04, 1F

12/31 09:05, 2年前 , 2F
就跟鬼島有人小看我一樣腦殘無誤
12/31 09:05, 2F

12/31 10:12, 2年前 , 3F
今年壽險業年終應該非常不樂觀
12/31 10:12, 3F

12/31 10:17, 2年前 , 4F
對岸又跑出來了 會不會又燒起來
12/31 10:17, 4F

12/31 10:22, 2年前 , 5F
真的不用抹給政府 台產都示範過了
12/31 10:22, 5F

12/31 10:37, 2年前 , 6F
民不與官鬥呀
12/31 10:37, 6F

12/31 10:56, 2年前 , 7F
慘險業很氣政府啊,都金要求要賣的
12/31 10:56, 7F

12/31 10:58, 2年前 , 8F
幾個月前都已經有財經雜誌去專訪到國外再保險公司
12/31 10:58, 8F

12/31 10:59, 2年前 , 9F
國外再保險公司在今年2月就有警告台灣保險公司
12/31 10:59, 9F

12/31 10:59, 2年前 , 10F
台灣政府的接下來要共存了(可能事先有聽到風聲)
12/31 10:59, 10F

12/31 11:00, 2年前 , 11F
防疫險會慘賠 但台灣保險公司聽不進去 更好笑的是有一篇
12/31 11:00, 11F

12/31 11:00, 2年前 , 12F
專訪某保險公司老闆 那位老闆說 他知道要陪很多後把精算
12/31 11:00, 12F

12/31 11:00, 2年前 , 13F
師叫進辦公室質問到底是怎麼計算的 那位老闆說 他聽了
12/31 11:00, 13F

12/31 11:01, 2年前 , 14F
精算師的說法後 說 他腦袋一拍大嘆根本是在亂算
12/31 11:01, 14F

12/31 11:02, 2年前 , 15F
哇賽 老闆都沒責任就對了
12/31 11:02, 15F

12/31 11:03, 2年前 , 16F
那篇專訪真的太好笑了 董事長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
12/31 11:03, 16F

12/31 11:48, 2年前 , 17F
前幾個禮拜買法國的 快去跟政府討錢
12/31 11:48, 17F

12/31 11:49, 2年前 , 18F
台灣一直學中國清零 直到基隆群聚要普篩但之前反過 所以
12/31 11:49, 18F

12/31 11:49, 2年前 , 19F
才突然鬼轉什麼「新台灣模式」來共存 但這就搞到保險業
12/31 11:49, 19F

12/31 11:49, 2年前 , 20F
者 估計明年這些老闆的政治獻金會……
12/31 11:49, 20F

12/31 12:43, 2年前 , 21F
沒有什麼行業會永遠賺的
12/31 12:43, 21F

12/31 16:19, 2年前 , 22F
市面上是有幾家產險公司沒賣防疫險的,如果是主管機關
12/31 16:19, 22F

12/31 16:19, 2年前 , 23F
要求得賣防疫險,那麼那些沒賣防疫險的產險公司是怎麼
12/31 16:19, 23F

12/31 16:20, 2年前 , 24F
回事? 是產險公司為了拚業績/賭政府不會放推才繼續賣
12/31 16:20, 24F

12/31 16:21, 2年前 , 25F
的,發現出大包了就推給主管機關,這樣實在是很糟糕
12/31 16:21, 25F

12/31 16:23, 2年前 , 26F
產險業高層就只是下台,風頭過後改到另一家公司任職而
12/31 16:23, 26F

12/31 16:24, 2年前 , 27F
已,這樣算什麼扛責?別笑死人了.就算真是下台後不再復
12/31 16:24, 27F

12/31 16:25, 2年前 , 28F
出,整個產險業界賠了幾千億,他們就只是下台而已,這代
12/31 16:25, 28F

12/31 16:25, 2年前 , 29F
價根本完全不成比例好嘛
12/31 16:25, 29F

12/31 23:25, 2年前 , 30F
我看有人搞不清楚時序,我局外人說一聲,原本金在台
12/31 23:25, 30F

12/31 23:25, 2年前 , 31F
產最早開賣防疫保單時曾跟之前禁投資型保單一樣,是
12/31 23:25, 31F

12/31 23:25, 2年前 , 32F
不贊成開賣這種防疫保單,後來連續多家開賣當時國內
12/31 23:25, 32F

12/31 23:25, 2年前 , 33F
疫情還沒擴也沒要開放邊境時,照原本的精算跟風險係
12/31 23:25, 33F

12/31 23:25, 2年前 , 34F
數評斷再保分保對保險公司來說當然是一筆很穩定的收
12/31 23:25, 34F

12/31 23:25, 2年前 , 35F
入及生意,但是!本來就不該賣的東西,一旦申請向金
12/31 23:25, 35F

12/31 23:25, 2年前 , 36F
申報通過之後,那就是歸屬於各位公司的一項保險商品
12/31 23:25, 36F

12/31 23:25, 2年前 , 37F
,在疫情風險係數逐漸調整時,金跟海外再保都提醒過
12/31 23:25, 37F

12/31 23:25, 2年前 , 38F
你各位很多次,請注意收取費率跟賠付方面的問題,如
12/31 23:25, 38F

12/31 23:25, 2年前 , 39F
果要承保,照合約跟申請申報當然符合承保條件即不可
12/31 23:25, 39F

12/31 23:26, 2年前 , 40F
隨意拒保,這就是為什麼後來說不可以停的原因,一旦
12/31 23:26, 40F

12/31 23:26, 2年前 , 41F
停對保險庫跟前後同樣群集的人立刻違反保險業收受保
12/31 23:26, 41F

12/31 23:26, 2年前 , 42F
險費承保保險商品契約時保險法理上公平公正合理正當
12/31 23:26, 42F

12/31 23:26, 2年前 , 43F
經營原則,當然你資本不夠的地方本來就是得增提資本
12/31 23:26, 43F

12/31 23:26, 2年前 , 44F
補足各法定規則與規定,另外該各企業沒照會計準則改
12/31 23:26, 44F

12/31 23:26, 2年前 , 45F
認列也是你各位自己當時選定要把那些東西分類在該項
12/31 23:26, 45F

12/31 23:26, 2年前 , 46F
下,所以一切就是你各位自己造成的,別怪其他人,簡
12/31 23:26, 46F

12/31 23:26, 2年前 , 47F
單說就是平常爽爽賣,完全沒想到後面會怎樣習慣過頭+
12/31 23:26, 47F

12/31 23:26, 2年前 , 48F
貪而已,還要怪誰?
12/31 23:26, 48F

12/31 23:32, 2年前 , 49F
這些人平常在各職司上都忘了自己真的專業是甚麼,鬼
12/31 23:32, 49F

12/31 23:32, 2年前 , 50F
島一昧的推崇靠關係捧人脈,平常也是怎樣利用別人來
12/31 23:32, 50F

12/31 23:32, 2年前 , 51F
獲自己的利益,知道的大家都很清楚,業報身就是來的
12/31 23:32, 51F

12/31 23:32, 2年前 , 52F
這麼快,呵
12/31 23:32, 52F

12/31 23:32, 2年前 , 53F
如果還不知道有錯,那麼以後這種事就會屢屢發生
12/31 23:32, 53F

01/01 12:20, 3年前 , 54F
保險局找高管喝咖啡,你說你不敢辦嗎?
01/01 12:20, 54F

01/01 12:20, 3年前 , 55F
更別提如果保險公司按約定走,一大票人沒有保險金可以領
01/01 12:20, 55F

01/01 12:20, 3年前 , 56F
,還不是政府要求的!如果未來保險契約都可以不用找規則
01/01 12:20, 56F

01/01 12:20, 3年前 , 57F
走,都可以讓政府開後門,保險公司也不用開了。一堆人都
01/01 12:20, 57F

01/01 12:20, 3年前 , 58F
不敢承認嗎??ㄌㄩ
01/01 12:20, 58F

01/01 16:47, 3年前 , 59F
都說了有財經媒體專訪到再保險公司早在2月就聽到風聲政
01/01 16:47, 59F

01/01 16:47, 3年前 , 60F
府要共存 早早就警告台灣保險公司 還在那邊講不知道要清
01/01 16:47, 60F

01/01 16:47, 3年前 , 61F
零還是共存 都沒在看財經雜誌?
01/01 16:47, 61F

01/02 00:50, 3年前 , 62F
就保險公司被保戶還有疫情修理,還牽拖政府
01/02 00:50, 62F

01/04 00:00, 3年前 , 63F
紅明顯
01/04 00:00, 63F

01/04 00:00, 3年前 , 64F
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有人天真的說什麼金管會、保險局叫
01/04 00:00, 64F

01/04 00:00, 3年前 , 65F
產險業不要賣,但事實上就真的是主管機關叫產險業提
01/04 00:00, 65F

01/04 00:00, 3年前 , 66F
出相關的防疫保單啊,各位應該多少有在產險業上班的
01/04 00:00, 66F

01/04 00:00, 3年前 , 67F
親朋好友吧,問一下就知道了
01/04 00:00, 67F

01/04 00:02, 3年前 , 68F
補充一下有人提到為什麼有幾家就沒有賣,其實就單純
01/04 00:02, 68F

01/04 00:02, 3年前 , 69F
只是效率比較差或是數位化做比較慢剛好躲過一劫而已
01/04 00:02, 69F

01/04 11:46, 3年前 , 70F
局外人終究是局外人
01/04 11:46, 70F

01/04 14:57, 3年前 , 71F
產險業為自己留點臉面,別把責任推給金管會好嗎!
01/04 14:57, 71F

01/04 14:58, 3年前 , 72F
https://reurl.cc/DXQqdO 各產險搶出防疫保單20220115
01/04 14:58, 72F

01/04 15:00, 3年前 , 73F
https://reurl.cc/WqZ015 和泰4天賣2萬件,遭關切下架202
01/04 15:00, 73F

01/04 15:00, 3年前 , 74F
20113
01/04 15:00, 74F

01/04 15:03, 3年前 , 75F
https://reurl.cc/oZo87l 富邦防疫險賣太好20220115
01/04 15:03, 75F

01/04 15:05, 3年前 , 76F
https://reurl.cc/zrjq10 健康傷害險因雙疫保單而有24%
01/04 15:05, 76F

01/04 15:05, 3年前 , 77F
高成長20211215
01/04 15:05, 77F

01/04 15:07, 3年前 , 78F
20225月前:業績成長賣太好賺好多,我好棒棒
01/04 15:07, 78F

01/04 15:07, 3年前 , 79F
20225月後:虧那麼多都是政府逼我賣防疫險
01/04 15:07, 79F

01/04 15:08, 3年前 , 80F
噁心
01/04 15:08, 80F

01/04 21:25, 3年前 , 81F
所以在金融業上班 連今周刊 商業週刊 財訊都沒在看嗎?
01/04 21:25, 81F

01/04 21:25, 3年前 , 82F
到底是要講幾次?
01/04 21:25, 82F

01/04 21:26, 3年前 , 83F
股版鄉民一堆這樣 連金融版都這樣?
01/04 21:26, 83F
文章代碼(AID): #1ZhuA2I_ (Finance)
文章代碼(AID): #1ZhuA2I_ (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