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海外券商嘉信DTC轉移債券ETF回國內複委託

看板Foreign_Inv (海外投資)作者 (上善若水)時間2周前 (2025/06/17 23:13), 2周前編輯推噓26(26024)
留言50則, 24人參與, 2周前最新討論串1/1
各位海外投資版大大好,小弟鑒於近日發現嘉信並無自動退稅服務(後知後覺的我QAQ), 故決定將美國公債的標的(VGIT)透過DTC的方式,轉移回國內複委託。 上網爬文發現資訊不太多(看來大家都跳出去IB或FT了XD),所以自己實作一遍後,想說分 享經驗給也需要的朋友們~ 過往真的從本版許多前輩們身上學到許多,也希望持續學習與累積資產:) 以下正文開始,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s://rax114200011.blogspot.com/2025/06/csdtc.html 緣起 隨著2年前用了許久的美國海外券商TD被嘉信(Charles Schwab)併購, 使用嘉信買美股也 過去一年多了。平常維持著定期定額購入美國全市場指數、美國公債等ETF,因為懶惰,其 實都1年才會進行再平衡一次,沒有特別的市場波動的話,就滿少去關心自己的投資組合。 上個月心血來潮檢視了一下投資組合,才赫然發現,以往在每年上半年(約2~4月份)會收 到TD針對美債相關標的(我是買VGIT)自動退稅的錢錢,今年竟然什麼都沒拿到 !上網 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嘉信是不會自動退稅的(WTF)! 於是研究了一番,發現許多跟我一樣是TD轉到嘉信的網友,因為沒有自動退稅,也無法申 請debit card的緣故,都紛紛跳槽將資產轉移至其他美國券商,如IB或FT等。但也有不少網 友考量安全感、遺產等稅賦問題,會選擇將資產從海外券商轉移回國內的複委託。 早期我對國內複委託的交易功能、手續費都不感興趣,但仔細研究發現近年來國內複委託 環境稍有競爭與改善,與直接透過海外券商買相比,其實對筆者這種投資標的少而單純,投 資頻率也低得可憐(1年只再平衡一次XD),其實說不定複委託是一個可行而相對適合的選 項也說不定? 制定計劃並執行 最終我決定,把原本就放在嘉信內的股票型ETF(VTI、VXUS)標的保留,使用海外券商做 免手續費的交易,且仍具備DRIP(股息再投資)的功能;但債卷部分ETF標的(VGIT)轉移 回台灣國內的券商,以享受自動退稅的服務(但會沒有DRIP功能!)。我選擇用國泰證券的 複委託,除了交易手續費跟優惠可以接受以外,我本來台股也是用他們家在交易,管理起來 應該比較順手、方便。 2025.05.19 - 致電詢問國泰證券客服,是否可從海外券商(CS)轉移債卷標的至國內複 委託?客服表示可以,且電話中先確認過:「國泰證券針對美國公債的標的物(VGIT),是 否有提供每年的自動退稅服務?(是有的!)」。隨後客服將「美股移入指示單」寄到我的 信箱,客服表示填寫完可以先email給他們看,如果有問題會請客戶做修改。 2025.05.23 - 透過嘉信線上電話(中文)及文字真人客服(英文)詢問,嘉信客服表示 「部分倉轉(partial assets)透過DTC的方式轉出是不需要手續費的」,並需要向嘉信詢 問上述指示單的資訊(如保管銀行、保管銀行名稱、客服號碼、email聯絡資訊等),提供 給國泰證券。取得這些資訊後,填入「美股移入指示單」,就用Email寄出給國泰證券的 客服 2025.05.25 - 透過嘉信網站登入後,將一個叫做「Transfer Assets in Your Schwab Bro kerage Account to a Foreign Broker-Dealer」的表單上傳至訊息中心(Message center ),即可將「轉移部分資產至國內券商」的需求,提交給嘉信方了。 這份表格檔案,你可以在「嘉信網站-右上角客服-表格與申請-Transfers & Payments」 這邊找到,並下載使用。表格內容大致上需要填帳戶號碼8碼、客戶姓名、需轉移的標的物 及股數、國泰證券的資訊(Foreign Broker-Dealer Information,就是把國泰美股交易指 示單的資料抄過來即可),並簽名(Account Holder Signature及Print Name兩欄,我是都 直接簽中文姓名,沒問題~) 2025.05.27 - 客服人員來電,因DRIP(股息再投資)所購入的碎股無法轉移,故請我將VG IT的碎股改為整數。接著提醒我,要去嘉信帳戶的網站或app,將要轉移的標的(VGIT)的 交易成本基礎(cost basis)匯出,一併先寄給客服參考。 2025.06.02 - 國泰的客服透過Emial看過資料都沒有問題需要修改後,就可以到國泰證券 的臨櫃現場辦離轉入的手續,我是到北市大安區的敦化分行辦理,到現場需帶的文件資料: 「美股移入指示單、雙證件及印章、嘉信的交易成本基礎證明(列印出來)」。接續簽名後 ,完成辦理手續。 這裡比較特別的是,我在嘉信網站上匯出VGIT的交易成本基礎,上面並未清楚顯示客戶的 帳號,故與行員討論後,最後是提供他們嘉信每個月的月報(eStatement),上面有清楚標 明帳戶號碼(Account Number)、客戶姓名及資產標的等交易成本基礎(這份檔案可以在「 嘉信的網站-帳戶-對帳單與稅表- 報表與文件」下載到) 20250603 - 嘉信英文客服人員透過國際電話,晚上9點多直接打手機來確認(嚇到,並直 接用破英文與他溝通XD),表示轉移的程序正在進行中,並發了一封手機的認證簡訊給我( 內含6碼驗證碼,要在電話中讀給客服人員聽,用於確認用戶身分);另口頭詢問客服人員 確認,此次部分轉移是「不需要收手續費」的!再詢問:轉移程序約需要多久的時間?行員 表示:一般大約“2週左右”會完成。 20250612 - 嘉信方透過Email及Message Center告知我想轉移的標的(VGIT)已完成轉移。 20250613 - 國泰方透過Email寄送「客戶買賣報告書」,告知VGIT已從嘉信順利轉入。打 開國泰證券的app已經可以在複委託欄位查詢到ETF的相關資訊了,大功告成~(撒花) 轉移後的心得 整個轉移的過程相當順利,然後嘉信與國泰證券雙方都沒有收取任何手續費,體驗相當良 好~雖說看起來將近花了3週多的時間才完成轉移,但其實中間有些間隔與空檔是我自己配 合工作的安排,才比較晚到臨櫃去辦理手續,如果安排比較緊湊的話,看起來是可以在2周 內完成的,但身為佛系投資者,其實慢慢來,資產安全就好了XD 以上的資訊特別記錄下來,也分享給需要的網友們~當初在網路上爬文時,發現國內類似 的文章偏少,而且好像沒有嘉信轉國泰複委託的,希望這篇可以幫助到也在投資美股的朋 友! -- 我們存在人世間,但很少人真正地活著。 我的部落格:雷克斯的隨筆園地 https://rax114200011.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77.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50173187.A.445.html

06/17 23:40, 2周前 , 1F
推一下, 川普再亂搞, 也考慮把一些嘉信的資產移回台灣了
06/17 23:40, 1F

06/18 01:42, 2周前 , 2F
06/18 01:42, 2F

06/18 02:35, 2周前 , 3F
推 感謝
06/18 02:35, 3F

06/18 04:47, 2周前 , 4F
感謝分享
06/18 04:47, 4F

06/18 05:39, 2周前 , 5F
FT轉出一檔要收25鎂手續費
06/18 05:39, 5F

06/18 07:27, 2周前 , 6F
國內對於複委託的排斥,綠角要負一部分責任。他當年推動
06/18 07:27, 6F

06/18 07:27, 2周前 , 7F
海外投資貢獻不小,但一昧批評複委託,無視遺產稅風險,
06/18 07:27, 7F

06/18 07:27, 2周前 , 8F
實在令人無語。就算當年複委託的高手續費,對於買進持有
06/18 07:27, 8F

06/18 07:27, 2周前 , 9F
的人來說,仍是低成本的
06/18 07:27, 9F

06/18 08:49, 2周前 , 10F
十幾年前複委託是真的貴 以現在來說 除非擔心戰爭風
06/18 08:49, 10F

06/18 08:49, 2周前 , 11F
險 不然複委託算是挺好的解決方案
06/18 08:49, 11F

06/18 09:12, 2周前 , 12F
推,另請教,是否有跟國稅局確認稅務問題?
06/18 09:12, 12F
稅務我部分我真的是門外漢,如果板上大神有比較理解的再拜託指點一下了。過去一直都是 小資匯出海外,持續買進,最近才發現資產慢慢累積,好像也必須要面對可能碰到的稅務問 題了。希望轉移回來的過程沒有產生資本利得,不要有什麼稅務產生,有問題的話,也許明 年向大家更新@@

06/18 09:13, 2周前 , 13F
認真講副委託遺產稅海外稅務也是要自己處理 大家好像只是
06/18 09:13, 13F

06/18 09:13, 2周前 , 14F
偷吃步國內稅務搞定就過戶了
06/18 09:13, 14F

06/18 09:25, 2周前 , 15F
複委託完全躲不掉台灣遺產稅跟海外利得 哪裡好 手
06/18 09:25, 15F

06/18 09:25, 2周前 , 16F
續費又貴 買的標的又不多
06/18 09:25, 16F

06/18 09:38, 2周前 , 17F
推 詳細 祝好人投資賺大錢
06/18 09:38, 17F

06/18 09:48, 2周前 , 18F
直接持有美國公司債 國庫券 的話 即使是外國人 是免
06/18 09:48, 18F

06/18 09:48, 2周前 , 19F
美國遺產稅的 而放在複委託 是直接送頭 至於發揮空
06/18 09:48, 19F

06/18 09:48, 2周前 , 20F
間就自行想像
06/18 09:48, 20F
※ 編輯: Rex1992 (49.216.40.230 臺灣), 06/18/2025 10:48:15

06/18 11:02, 2周前 , 21F
推分享
06/18 11:02, 21F

06/18 12:19, 2周前 , 22F
轉移不會有稅務問題,因為沒有賣出實現所得
06/18 12:19, 22F

06/18 12:21, 2周前 , 23F
買進持有 現在多家複委託買進單筆3元,真的很便宜了
06/18 12:21, 23F

06/18 12:30, 2周前 , 24F
推 感謝分享
06/18 12:30, 24F

06/18 13:02, 2周前 , 25F
請問買BTI 是不是就沒有退稅問題
06/18 13:02, 25F

06/18 13:36, 2周前 , 26F
06/18 13:36, 26F

06/18 15:01, 2周前 , 27F
VGIT被嘉信預扣的稅,都能自己跟IRS報稅要回來。
06/18 15:01, 27F

06/18 21:23, 2周前 , 28F
有時我覺得台灣人很奇怪 套一句勞倫斯卜洛克的小說
06/18 21:23, 28F

06/18 21:24, 2周前 , 29F
說過的話 "很多人以為不是選A就是選B 但都忘了英文字母
06/18 21:24, 29F

06/18 21:24, 2周前 , 30F
還有很多個"
06/18 21:24, 30F

06/18 21:24, 2周前 , 31F
海外券商和複委託又不是二選一的選項 為什麼這麼執著
06/18 21:24, 31F

06/18 21:25, 2周前 , 32F
一定只能選海外券商 或一定只能選複委託
06/18 21:25, 32F

06/18 21:25, 2周前 , 33F
這就像ETF和個股的爭論也一樣 投資又不是只能從ETF
06/18 21:25, 33F

06/18 21:25, 2周前 , 34F
和個股二選一 投資是配置 沒人叫你二選一啊XD
06/18 21:25, 34F

06/18 21:25, 2周前 , 35F
你們可以都配置啊
06/18 21:25, 35F

06/18 21:26, 2周前 , 36F
就像我 長期不會動的大盤ETF部位就透過複委託持有
06/18 21:26, 36F

06/18 21:26, 2周前 , 37F
但是會在那邊抽插進出的就放在海外券商操作
06/18 21:26, 37F

06/18 21:27, 2周前 , 38F
為什麼一定得要二選一啊XD 我真得搞不懂
06/18 21:27, 38F

06/19 11:57, 2周前 , 39F
感謝分享~
06/19 11:57, 39F

06/19 12:15, 2周前 , 40F
感謝分享
06/19 12:15, 40F

06/19 13:40, 2周前 , 41F
請問向IRS報稅並請求退稅,只能報當年度的嘛? 還是三
06/19 13:40, 41F

06/19 13:40, 2周前 , 42F
年前五年前被收的稅也能補報退稅
06/19 13:40, 42F

06/19 13:47, 2周前 , 43F
回樓上 , 就我知道是三年
06/19 13:47, 43F

06/19 18:41, 2周前 , 44F
推Kydland大 複委託持續買進 海外券商短線抽插
06/19 18:41, 44F

06/19 18:43, 2周前 , 45F
抽插幾次體認我是短線韭菜 還是走回複委託ETF老路
06/19 18:43, 45F

06/20 01:38, 2周前 , 46F
推 帥哥
06/20 01:38, 46F

06/21 16:14, 2周前 , 47F
感謝分享
06/21 16:14, 47F

06/21 16:15, 2周前 , 48F
@cai 瞭解~謝謝
06/21 16:15, 48F

06/22 13:13, 2周前 , 49F
居然有人願意為了一點退稅去找IRSㄏㄏ
06/22 13:13, 49F

06/24 12:09, 2周前 , 50F
感謝分享!
06/24 12:09, 50F
文章代碼(AID): #1eKOO3H5 (Foreign_Inv)
文章代碼(AID): #1eKOO3H5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