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3 [標的]BTI.US+ 美國全球課稅下的稅務粗略比較
BTI 57.24 MO 64.19 PM 170.18
從美國全球課稅下的稅務,不專業的分析,稅務對這三家煙草公司的影響與優勢
BTI 是位於英國總部的公司,英國稅率僅10%,不受美國全球課稅的全面影響
股息稅約10%(美國投資人ADR的股息稅,台灣的投資人,不用課稅)
優勢:稅務避風港,外匯對沖,英鎊計價股息
MO則是總部位於美國的公司,完全受美國課稅影響,約15~20%股息稅,
沒有國際避稅的優勢
PM位於美國,營收多來自海外,雖有海外營收,但仍受美國稅制管轄,對於
美國投資人股息約15~20%股息稅,有部分避稅的架構,但不如BTI明顯
市場情緒由悲觀轉為過度樂觀,BTI已經翻倍,部分分析師認為估值過高。
技術指標如MACD與RSI均顯示超買,可能進入整理或回調期
若情緒冷卻,回調至支撐區49是合理預期
從形態學看起來BTI目前處於旗型整理上升三角的末端,如果突破壓力60
可望進入第二波主升段
長期型態可能演化為[杯餅型態],目標價自己想
降息將提升高股息股的吸引力,BTI目前殖利率約5.3%~5.6%,相對於
貨幣市場基金仍具優勢。
降息也可能推升估值,特別是BTI這類[債券型替代品]型股票
美國對全球課稅,但英國稅率僅10%,BTI總部設於英國,具有稅務避風港效應
對美國投資人而言,BTI的ADR股息負擔價低,提升長期持有誘因
若美元走弱,BTI以英鎊計價的股息更具吸引力
投資有風險,小弟胡思亂想,整合一些網路上查到的資訊
請注意,小弟沒有任何金融專業的背景,所有發言,
均沒有任何紮實的金融模型支撐,請勿作為投資股票,進出金融市場的依據
謝謝合作
抽菸有害健康,請勿抽菸,如果有抽菸習慣,請盡速戒菸,
國內到處都有免費的戒菸機構,請多加利用,不要抽菸,愛惜自己健康
--
Our experience tends to confirm a long-standing idea: if you prepare well
and seize a few opportunities in life with swift action, you can achieve
extraordinary success. You don’t need to be constantly active, nor do you
need to make the right decision every single day. You just need to be ready
at the critical moments and act decisively. ---Charlie Munger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22.2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54777100.A.5F0.html
從形態學來看,杯柄上緣是57.2 ,現在價格已經突破。
而且成交量放量來到了4445500股,已經大於預期有效突破的2M股。明確放大量。
技術動能MACD OBV RSI皆偏多 看漲趨勢明確,
此次突破價格突破杯柄上緣,成交量也大幅放量,符合典型杯柄型態的[突破確認]條件
意味著:自己想像啦
你的夢想有多大,也許財富就有多大!
投資有風險,金融商品均有風險,請獨立判斷,本人沒有任何財經背景,
不學無術,所有發言,均不能成為任何人投資金融商品的依據。
謝謝合作。
※ 編輯: goldenred (49.216.222.203 臺灣), 08/10/2025 06:35:47
推
08/10 07:24,
2周前
, 1F
08/10 07:24, 1F
→
08/10 07:24,
2周前
, 2F
08/10 07:24, 2F
→
08/10 07:24,
2周前
, 3F
08/10 07:24, 3F
→
08/10 07:24,
2周前
, 4F
08/10 07:24, 4F
→
08/10 07:24,
2周前
, 5F
08/10 07:24, 5F
→
08/10 09:39,
2周前
, 6F
08/10 09:39, 6F
→
08/10 09:39,
2周前
, 7F
08/10 09:39, 7F
有些資訊必定透漏著很深的底蘊
CEO的動態,我們必須時刻密集的注意。
就像我們會密切觀察著大股東的持股動態一樣,最具代表性指標意義的必然是
一家公司的CEO的持股情況
從公開資訊來看,BTI的CEO的最新訊息是,他在2025-8-4增加了持股5萬股
個人覺得這個訊號,更是個明顯的指標訊號。比KENAT DART的訊號更值得重視
事實上他在2023-Q2 曾經大量減持1.52W股來到9.41 W股後,
2023-Q3 沒有買賣股票,只有員工配股而已。但是在2023-Q4後開始一路加碼
2023-Q4 +2.73W 股 2024-Q2 +1.14W 股 再來就是最新公開資訊的
2025-8-4 +5W股 他的總持股來到了19.73 W股
8-4也就是上星期一,他才剛剛加碼。當天的價格大約是55.55左右
來到那時候,剛好7-31有幾篇報告,認為BTI已經來到了高點
市場上,許多人紛紛表示,要減碼,有人大概都賣光光了。
這時候,BTI的CEO用真金白銀,查了一下當天的收盤價大約55.55左右
算了一下,Tadeu Marroco 用了286.38W US$買了5W 股 均價竟然高達57.276
價格比星期五的收盤價還高。
這代表甚麼意思?也許甚麼意思都沒有。只是單純的剛好而已。
可是想到我竟然在星期四用56.302309均價買了1994股比CEO還便宜的價格
心理就是開心
也許CEO Tadeu Marroco的最新曾持該公司的股票的行為
只是單純 就只是單純買股票 大家不要想太多
然而,凡是都抱持著懷疑角度,有著辦案精神的小弟我
看到這樣的數字
心裡只有一個想法:案情不簡單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後面是否有大戲?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投資有風險,進出股市請獨立思考判斷,本文不作為大家進出金融市場的依據
謝謝合作
※ 編輯: goldenred (49.216.222.203 臺灣), 08/10/2025 22:07:05
有時候,我們必須考慮到,現在許多的機構,法人,或者專門交易者。
他們手上都有所謂的程式軟體,程式交易。
這些所謂的軟體,所謂的程式交易,設定許多的條件。
當滿足某些特殊的必要條件後,很可能會誘發程式交易自動下單買進某支股票
當A,B,C,D,.....各個人的手上軟體跳出來某些指標時
他們會有甚麼動作?
當許多依據特殊技術指標的人看到某些條件成熟時,他們會有何動作?
基本上,
今天晚上是個有趣的時間點,讓我們看下去。
當滿足那麼多的交易特殊條件時,
會有甚麼反映?我也不知道。
讓我們繼續看戲下去啦
盤前特地留下這篇文章,讓我們明天來驗證看看。
鹿死誰手?
是沒甚麼反應?還是直接噴上去?還是回測?
很想看看結果如何
※ 編輯: goldenred (36.234.112.212 臺灣), 08/11/2025 16:08:00
推
08/12 03:17,
1周前
, 8F
08/12 03:17, 8F
BTI 58.33 MO 65.67 PM 170.32
恭喜有獲利的,自己決定是否實現獲利。本人不負責帶進帶出。
投資有風險,請自行獨立判斷。
我在8月7日 加碼1994@56.302309 [50 50 50 慢慢買,這是均價]
昨日8月12日 加碼654@57.910769 也是平均價格
若美國徹底隔絕來自中國的非法電子菸與加熱菸產品,BTI、MO、PM
三家菸草公司將面臨一個罕見的市場重構機會。
根據 Altria 提供的數據,目前美國黑市電子菸約 70% 來自中國,而
Polaris 智庫估計甚至高達 90%。Polaris 預測中國非法電子菸產品
在美國的年銷售額到 2030年可能達 2,000 億美元。
若美國政府成功隔絕這些非法產品,合法市場將迎來巨量釋放,成為
正規菸草公司的潛在成長來源。
三家公司潛在增長推估(假設黑市清除後合法市場吸收 50%)
BTI--> 主力產品 Vuse 電子菸、Velo Plus 尼古丁口袋 -->
黑市清除後潛在增長額估算約 20–30 億美元。Vuse 市占提升
、Velo Plus 在美國爆炸性成長(H1 成長 372%)
MO --> NJOY 電子菸、傳統香菸-->黑市清除後潛在增長額估算約約 10–15 億美元 NJOY 可望取代部分非法電子菸
,但產品力仍需提升
PM--->主力產品IQOS 加熱菸、ZYN 尼古丁口袋> 黑市清除後潛在增長額估約
15–25 億美元--> IQOS 在加熱菸領域領先,,ZYN 市占雖高但正被 BTI 蠶食
註:以上為粗略推估,假設合法市場吸收黑市釋放量的 50%,並依各公司
產品競爭力分配。
BTI 的優勢與挑戰
優勢:
Velo Plus 在美國市占快速上升:2025年上半年銷售額達 1.02 億英鎊,
成長 372%,已明顯侵蝕 ZYN 市占。
Vuse 電子菸具合法性與品牌力:若非法中國產品被清除,Vuse 可望成為主流選擇。
現金流強勁、可支撐擴張與促銷:BTI 每年自由現金流約 80 億英鎊,具備推廣與併購能
力。
挑戰:
加熱菸產品 Glo Hilo 尚未成熟:目前僅在塞爾維亞與日本小規模上市,尚未能與 IQOS
抗衡。
執法進度不確定:雖然美國已加強立法,但短期內未必能完全清除黑市1。
投資者觀點
若美國成功清除非法電子菸,BTI 將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尤其在合法電子菸與口袋尼古丁
領域。
MO 與 PM 雖也受益,但在產品創新與市占方面略遜一籌。
此情境可能促使 BTI 的估值,帶來股價重估空間
投資有風險,小弟不學無術,完全沒有受過任何金融投資教育的背景,
純粹上網LDS,蒐集到的資訊,可能有嚴重的謬誤,或者誤差。
請勿作為投資金融市場,進出股票市場的任何憑據。
純粹LDS,無聊人士的胡言亂語。
就像網友曾經的評論,全篇都是 廢文<--真的很貼切
大家笑笑就好。
祝大家都賺大錢。
謝謝合作
※ 編輯: goldenred (36.234.107.170 臺灣), 08/12/2025 17:13:06
推
08/12 21:47,
1周前
, 9F
08/12 21:47, 9F
謝謝sindy0730大大的回應 大家一起努力往金銀島的路上前進著
我在想著,BTI是否有可能在未來一年內股價超越MO?
我們從客觀的一些事項來分析
1成長動能強勁
BTI 新類別(Velo、Vuse)年增率超過 30%,MO 則面臨傳統香菸出貨量持續下滑
BTI 新增 140 萬消費者,總數突破 3,050 萬人,MO 則受限於美國市場飽和
2政策利多
美國打擊非法電子煙,有利 BTI 合法產品市佔提升
MO 雖專注美國市場,但若監管加嚴,風險集中
3 BTI 已完成杯柄型態突破,進入滿足區,若放量續漲,有機會挑戰 第一個區間
MO 股價雖高,但成長性與估值偏低,可能進入盤整
預估時間軸
3個月內 若BTI新類別營收占比突破20% 且政策利多落地 有機會挑戰第二個區間
6-12個月內 若 VELO2.0獲批准 美國市場持續擴張 MO成長遲滯 有機會戰第三個區間
再來一個胡思亂想
為何BTI有可能超越PM?
1價值落差+補漲空間
BTI 估值明顯低於 PM,股價落後但基本面改善中
市場可能出現「出 PM、進 BTI」的資金輪動
2政策利多
美國打擊非法電子煙,有利 BTI 合法產品市佔提升
若 Velo 2.0 獲 FDA 核准,BTI 將在美國市場取得重大突破
預估時間軸與條件
1 6個月內 BTI預估挑戰第一個區間[數字好像不能寫出來]
超越PM的可能性機率極低 關鍵條件VELO2.0 尚未獲批 PM市值仍高
2 12~18個月 若BTI新類別營收突破25 %且政策利多落地 BTI挑戰第二個區間率中
3 18~24個月 若BTI成功搶佔加熱菸市佔 且 PM 成長放緩 BTI有機會挑戰第三個區間
超越PM的可能性就增高了
結論
BTI要超越PM需要
新類別產品(Velo/Vuse)市佔率大幅提升
美國政策利多落地並擴大執行
PM 成長動能放緩或估值修正
有夢最美
我每天都在作夢
以上都是我網路上研究得來的
一切數據都是依據網路上找尋來的資訊
排列組合
完全沒有任何真實的基礎
純粹LDS
以第一個區間 第二個區間 第三個區間 隱去預估價位
是因為怕有法律問題
我看那些財經媒體好像都有說不能報價位
所以我也自動效法啦
投資有風險
本文純粹LDS 沒有任何依據 請勿作為投資股票 進出金融商品的任何依據
謝謝合作
歡迎LDS
※ 編輯: goldenred (49.216.222.203 臺灣), 08/12/2025 23:54:07
推
08/13 07:53,
1周前
, 10F
08/13 07:53, 10F
推
08/13 09:14,
1周前
, 11F
08/13 09:14, 11F
BTI 57.92 MO 66.01 PM 168.60
謝謝 jamie7724 & smallpotates 大大捧場,也謝謝曾經回覆
留言的所有大大,讓小弟知道自己不是瘋子<--瘋子的特徵就是 自言自語
言歸正傳
現在來分析一個最新的兩者有著顯著互為矛盾的公開訊息
讓我們來嚼豆胡亂分析一下這個網路的公開訊息
CEO 加碼買進 50,000 股,而部分董事則有小額賣出。這兩者的行為在
市場心理與股價預CEO 加碼買進 50,000 股:強烈的信心預期上具有不同的意涵。
CEO 加碼買進 50,000 股:強烈的信心訊號
1行為解讀:CEO Tadeu Marroco 的加碼行為通常被視為「內部人信心」
的強烈表態,尤其是在公司股價剛完成估值重評、進入合理區間的時候。
2時機點關鍵:BTI 剛從 6 年的低估期中突破,股價年初至今已上漲超
過 46%。CEO 在此時加碼,代表他認為股價仍未反映公司長期價值。
3市場反應:這類加碼通常會吸引長線投資者與價值型基金進場,視
為「管理層押注公司未來」的訊號。
董事小額賣出:中性或技術性調整
1行為解讀:根據 MarketBeat 與 Yahoo Finance 的資料,近期董事
賣出金額不大,且多為技術性調整(如稅務規劃、資產再平衡)。
2非集體性賣壓:並未出現多位董事同步賣出,也未見大額減持,代表不
是對公司前景的否定。
3市場影響有限:這類小額賣出通常不會引發市場恐慌,尤其在 CEO
同時加碼的情況下,反而被視為「健康的內部交易平衡」。
結論:CEO 的加碼行為遠遠蓋過董事的小額賣出,代表 BTI 的管理層對
未來成長與估值重評仍具高度信心。
以上純粹LDS
感謝各位配合,請勿作為投資股市進出金融市場的依據
請獨立思考
小弟完全沒有金融財經的背景
不學無術
請各位明鑑
謝謝合作
※ 編輯: goldenred (36.234.107.170 臺灣), 08/13/2025 10:21:30
推
08/13 10:19,
1周前
, 12F
08/13 10:19, 12F
推
08/13 20:49,
1周前
, 13F
08/13 20:49, 13F
BTI 57.11 MO 65.5 PM 165.88
謝謝 tommyjason & wholesaler 兩位大大的回應 以及先前所有曾經 回應的朋友們
股價沒有一直往上噴,沒有稍微盤整一下的啦。
先前連續漲了九天 所有指標都已經過熱了
稍微喘口氣,很正常,這時候,就有許多人開始說,甚麼夕陽工業
甚麼一大堆狗派倒灶的事情都會出現
讓我們來想一下,菸草公司是否還是夕陽產業?
是否已經有了不一樣的轉機出來了?
每增加100萬個消費者產生的產值可能為多少?
CEO在大家認為的高檔加碼背後的意涵?
最新的2025年Q2報告中指出,其無煙產品消費者數已達 3050萬人,年增 140萬人。這個
數字確實令人注目,尤其是在一個長期被視為「夕陽產業」的領域中。
是否能去除「夕陽工業」的標籤?
這要從幾個角度來看:
1成長動能的轉型亮點
Modern Oral(如Velo Plus)年增率達380%,美國市佔率已超過17%,歐洲新興市場市佔
甚至達63%。
新類別產品(加熱菸、口含尼古丁、電子煙)營收年增2.4%,其中Modern Oral成長最為
強勁。
新產品創新如 glo Hilo、Vuse Ultra 持續推出,提升毛利率與用戶黏著度。
Fit2Win 計畫預計至2028年節省5億英鎊成本,展現長期財務與營運韌性。
2傳統菸品仍面臨挑戰
美國可燃菸品(Combustibles)銷量年減約8%,下半年預期變化不大。
Vapor(電子煙)類別在美加市場受非法產品衝擊,年減13%,監管仍是挑戰。
雖然市佔率提升,但整體吸菸人口仍在下降,尤其在成熟市場。
3結構性轉型 vs. 夕陽論
若將「夕陽工業」定義為 需求萎縮、創新停滯、監管壓力大、資本回報低 的產業,那
麼 BTI 的表現顯示它正積極擺脫這些特徵。
但若以 社會接受度與健康風險 為核心標準,菸草仍難以完全擺脫負面標籤。
***結論:轉型中的「夕陽」
BTI的新增140萬消費者,尤其集中在無煙產品領域,代表的是 消費者行為的演化,而非
傳統菸草的復興。這更像是從「夕陽工業」轉向「灰色創新產業」——仍具爭議,但不再
是純粹的衰退。
要估算 BTI 每新增 100 萬名消費者在未來十年內的年度價值,我們可以從「顧客終身價
值(LTV)」的角度切入,並結合 BTI 的財報與市場數據進行推估。
平均每位新消費者年貢獻 約 £40–£60(新類別產品平均值)
顧客平均壽命 約 8–10 年(以無煙產品使用者為主)
毛利率 約 60%(新類別產品毛利率較高)
年度總營收貢獻 £40M–£60M(每百萬人)
年度營業利潤貢獻 約 £24M–£36M(以毛利率估算)
十年累積價值(不折現)
若不考慮折現與顧客流失,十年累積營業利潤貢獻為:
£240M–£360M(每百萬新增消費者)
若以匯率 £1 US$1.27 計算,則為:
約 US$305M–US$457M
注意事項與變數
地區差異:歐洲市場的 Modern Oral 消費者價值高於亞洲或非洲市場。
產品組合:使用 glo、Vuse、Velo 的消費者價值不同。
監管風險:如美國 FDA 對電子煙的政策可能影響消費者留存與價值。
非法競品干擾:如美加市場非法電子煙影響正規品牌市佔與利潤。
結論
每新增 100 萬名無煙產品消費者,若能穩定留存並維持平均消費行為,BTI 在未來十年
內每年可獲得約 £24M–£36M(US$305M–US$457M) 的營業利潤貢獻。這不僅是財務上
的價值,更是品牌轉型與抗夕陽化的重要支撐。
CEO買進的可能邏輯基礎
1 消費者增長 = 長期現金流穩定性
如前所述,每百萬名新消費者可在十年內貢獻約 £240M–£360M 的營業利潤。
140萬人代表潛在 £336M–£504M 的利潤貢獻,這對股東價值是實質支撐。
2 新類別產品市佔率快速提升
Modern Oral 在歐洲新興市場市佔率達 63%,美國達 17%,代表產品已進入主流。
BTI在新類別的毛利率高達 60%+,遠高於傳統紙菸。
Fit2Win計畫與現金流改善
預計至2028年節省 £5億 成本,提升自由現金流。
BTI近四季自由現金流超過 £15B,財務安全性高。
4 股價仍具折價空間
雖然市場已注意到BTI轉型,但根據分析,其本益比仍偏低(-5.12),殖利率高達 9.3%
,代表估值尚未完全反映轉型成果。
5ESG壓力減弱,機構回補可能性提升
過去因ESG因素被機構拋售的煙草股,如今在「科技菸草」定位下,部分基金開始重新考
慮配置。
結論:CEO買進是對「灰色創新」的押注
這140萬新增消費者不只是數字,而是 BTI 成功將「夕陽產品」轉化為「現代科技消費品
」的象徵。CEO的買進行為,可能是對以下三點的押注:
新類別產品的滲透率與利潤率持續提升
市場尚未完全定價轉型成果
監管與社會接受度的逐步改善
以上純粹LDS
一切數據都是網路上的公開數字
沒有經過專業求證
必然有很多錯誤
有錯誤是必然的
所有發言
純粹娛樂效果,請勿作為投資股市進出金融市場的憑藉
小弟不學無術
沒有甚麼金融專業
請看笑話就可
笑一笑 別太認真了
謝謝合作
※ 編輯: goldenred (36.234.107.170 臺灣), 08/14/2025 10:57:36
推
08/14 15:07,
1周前
, 14F
08/14 15:07, 14F
感謝 qwerb大大的回應 與所有曾經回應與回饋的朋友們
這篇已經太長了
下一篇
我要寫一篇反擊 SEEKING ALPHA的主流分析師看法的
因為我的看法與他們有很大的差異
可能也是長篇大論,
所以這篇就不再繼續往下延續下去了
敬請期待第24篇
※ 編輯: goldenred (49.216.222.203 臺灣), 08/14/2025 19:55:56
推
08/15 23:26,
1周前
, 15F
08/15 23:26, 15F
Foreign_Inv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