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4 [標的]BTI.US+ 娛樂一下[不同於主流分析的胡思亂想]

看板Foreign_Inv (海外投資)作者 (狗在咆哮的骰子上追著貓)時間1周前 (2025/08/15 05:55), 1周前編輯推噓7(703)
留言10則, 7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1/1
BTI 57.42 MO 65.55 PM 165.27 一,政策紅利:多數作者低估了「非法電子煙打擊」的槓桿效益 近期 USPS 禁運非法電子煙、FDA 加強執法,對 BTI 合法產品(如 Vuse)形成市佔回補 機會。多數作者(如 Eugenio Catone)僅以 Vuse 銷量 YoY -13.8% 作為失望依據,忽略政策 紅利的滯後性與非線性影響。 真正的紅利會在 Q3/Q4 體現,這是目前可以提前布局的策略優勢。 二,技術指標:部分作者忽略技術面過熱與回調風險 BTI近期突破200日均線,RSI進入70以上,MACD金叉後量能放緩。 Hawkinvest 認為估值已滿,建議獲利了結,這在技術面上是合理的短線觀察。 但若搭配政策紅利與殖利率支撐,技術回調反而是加碼機會。 三,利率預期與美聯儲人事變動:宏觀環境將強化 BTI 的吸引力 主流分析幾乎忽略對利率預期的變數與外來利率走向的推論 當然更必須考量到美國財政部長與美聯儲委員最新動態 財政部長近期表態支持降息以刺激消費與金融市場,與美聯儲部分官員立場一致。 川普提名Stephen Miran為美聯儲理事,他主張降息、美元貶值與關 稅干預。若美聯儲轉向鴿派,高息股如 BTI 將成為資金避風港,殖利率吸引力提升。 另外一個戰略性的思考 如果俄烏戰爭結束後,BTI是否重返俄國市場[這個是個可能] 1. BTI的過去與俄國市場的關係 戰前,BTI在俄羅斯擁有穩定的市佔與製造基地,品牌如Kent、Rothmans在當地銷售良好 。2022年後,BTI將俄國業務出售給當地管理層,並表示「不再參與俄羅斯業務的營運與獲 利」。 2戰後重返的可能性分析 政治風險中等偏高,即使停火,西方對俄制裁可能持續,重返需審慎評估合規與聲譽風險 商業誘因頗高,俄國市場仍有龐大煙草需求,BTI原有品牌具市佔優勢 ESG與投資者壓力高,重返俄國,可能遭遇ESG基金與機構投資者反彈 合約與資產結構不明,BTI是否保留回購選項或品牌授權權利,尚未公開說明 3美國財政與聯準會人事對此的間接影響 若川普政府促成俄烏停火,並放寬對俄制裁,BTI可能有空間重新評估俄國市場。 新提名的美聯儲委員Stephen Miran偏向鴿派與市場自由化,若其政策導向促進 資本流動,可能間接降低企業重返俄國的障礙。 結論:BTI重返俄國的可能性存在,但需滿足以下條件 1西方制裁明確解除或放寬 2俄國市場法規與品牌權利清晰 3ESG與投資者壓力可控 4BTI內部評估認為重返具長期價值 印度 ITC 最近完成了旗下酒店業務的分拆,這對英美煙草(BTI)確實產生了結構性影響 ,尤其是在資本配置與股東價值釋放方面。 1ITC 酒店分拆事件概述 ITC 將旗下酒店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 ITC Hotels,並於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 ITC 保留新公司 40% 股份,其餘 60% 分配給 ITC 股東。 BTI 作為 ITC 的最大股東(持股約 25.5%),因此間接持有 ITC Hotels 約 10.2% 透過 ITC 股東分配的 60% 持股:BTI 直接持有 ITC 股份,因此也獲得 ITC Hotels 的 25.5% × 60% = 15.3% 總計 BTI 對 ITC Hotels 的持股比例: 10.2% + 15.3% = 25.5% 對 BTI 的影響分析 1. 資本回收與股東報酬提升 BTI 預計將出售其 ITC Hotels 持股,並將所得資金用於擴大 股票回購計畫(原定 11 億美元)。這代表 BTI 將把非核心資產轉化為現金,強化資本配置效率,「現金流 × 股東報酬最大化」邏輯。 2. 聚焦核心業務 BTI 將進一步聚焦於煙草與新型產品(如 Vuse、Glo、Velo),不再分散於酒店等非核心 業務。 這有助於提升資源集中度與策略透明度,對長期持股者而言是利多。 3. 財報結構優化 出售 ITC Hotels 股份後,BTI 可在財報上減少非營運性資產,提升 ROA 與資產週轉率 。同時,回購股票將提升每股盈餘(EPS),有助於估值重評。 潛在風險 若 ITC Hotels 上市表現不佳,BTI出售持股的價格可能低於預期。 印度市場政策與資本管制可能影響資金回流效率。 若 BTI未能有效執行回購或資本配置,則資產轉換效益可能打折。 結論: 1BTI 的資本配置能力更強 2回購與股東報酬潛力更大 3資產重估 +EPS提升+ 回購強度-->是長期持股者的利多事件 投資有風險,本文一切數據,一切訊息,都來自於網路上公開訊息 經過排列組合,加油添醋形成 數據未經查證[個人沒有能力] 訊息未經查證[個人也沒有能力] 加上不斷強調本人沒有任何財經金融背景,所以這些文章 請各位只能當作看娛樂新聞,八卦嘴砲。 請勿作為各位進出金融市場,投資任何商品的依據。 謝謝各位的合作。 再度感謝曾經發出聲音的所有大大的公開回應,讓小弟感覺到自己不是瘋子 就像我說的瘋子的特徵就是自言自語 還好有你 -- 如果你能保持清醒,當周遭的人都失去理智 如果你能等待,而且不厭倦於等待 如果你能思考,而且不以思考為終點 如果你能在所有的人都懷疑你的時候,相信自己 地球和它所有的一切都屬於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Kipling 如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22.20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55208532.A.BF4.html

08/15 07:36, 1周前 , 1F
17F
08/15 07:36, 1F

08/15 10:54, 1周前 , 2F
感謝goldenred整理跟分享這些資訊
08/15 10:54, 2F

08/15 15:07, 1周前 , 3F
謝謝整理資訊 感謝 非常有用
08/15 15:07, 3F

08/15 16:16, 1周前 , 4F
謝謝版大資訊分享
08/15 16:16, 4F
謝謝 FireStarman qwerb qqwwee741 smallpotates 還所有曾經發言 或發出聲音讓小弟知道自己頭腦可能還算正常運作 感謝 ## 【投資人覺醒宣言】那些投行報告,比我還吵 有時候,那些投行報告,就是標準的噪音。 甚至比小弟我還吵。 最近一堆投資機構漫天喊價,目標價像煙火一樣亂炸。 但臭彈不用繳稅金,喊錯也不用負責。 這些機構,總是喜歡亂鬼叫鬼叫的。 ### 經典案例:陽明海運 當年陽明股價在8元附近,某家偉大的投行喊出目標價6元。 結果呢?陽明一路飆到231元,今天還有60幾元。 如果你當時聽信那份報告,可能錯失人生最精彩的一段金銀島之旅。 ### 再看BTI的反轉 BTI從低點28~30元反彈到57~58元, 那些主流機構有預測到嗎? 摩根史坦利、美銀、Zacks、MarketBeat——全都槓龜。 誰先看出反轉? - Simply Wall St 在2024年Q1就指出BTI是最被低估的藍籌股 - Seeking Alpha 的獨立分析師與部落客也早有警示 - 還有,小弟我,雖然不會分析,但在低檔解除所有定存,ALL IN。 ### 真正的訊號不是喊價,而是行動 - CEO在利空期間加碼5萬股 - 技術面出現杯柄型態 - 公司啟動回購、殖利率高、無煙產品擴張 這些才是真正的訊號,不是那些報告的嘴砲。 ### 投資不是聽誰喊價,而是看懂價值 投行報告有時是給機構聽的,不是給你我看的。 喊價背後有盤算,有業務,有立場。 你要的是現金流、資本配置、產業趨勢,不是娛樂新聞。 ### 結語:嘴砲歸嘴砲,財富靠自己 小弟也是不學無術,喜歡嘴砲。 所有發言,請勿作為進出股市的依據。 但我知道一件事: > 財富不是聽誰喊價,而是自己看懂價值。 > 投資不是追新聞,而是讀懂現金流。 祝大家都能真正擁抱財富,賺大錢。 別人的說法看法,包含小弟我的胡言亂語,大家聽聽看看就好, 要自己想清楚,才會真正自由。 ※ 編輯: goldenred (114.46.102.81 臺灣), 08/15/2025 21:05:32

08/15 23:22, 1周前 , 5F
感謝大大分享
08/15 23:22, 5F

08/16 02:21, 1周前 , 6F
感謝大大
08/16 02:21, 6F

08/16 02:22, 1周前 , 7F
本來是唯一帳目上虧損,現在也復活了
08/16 02:22, 7F

08/16 02:22, 1周前 , 8F
最低成本的部分 +75 % ,嚇一跳,因為當初也是虧損
08/16 02:22, 8F
感謝SEANLYDIA BEAGLE2001發出聲音回應 讓小弟覺得自己並不孤獨 也感謝所有曾經發音的大大們 讓我們來拆解摩根士丹利對 BTI 的兩次「賣出評級」背後的可能動機與市場反應: --- ## 上一次評級回顧:目標價35.5美元,股價反而上漲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Rashad Kawan 在先前報告中維持 BTI 的「賣出評級」,但將目標 價從 34.5 調升至 35.5 美元。 - 當天市場反應:開盤下跌,但尾盤反彈收漲。 - 後續走勢:BTI 股價持續上漲,甚至突破目標價,顯示市場並未認同其悲觀預期。 這種「唱空但調升目標價」的操作,往往不是純粹的基本面判斷,而可能是: - 利用評級影響短期情緒,製造低點進貨機會 - 為機構或客戶建倉創造籌碼空間 - 與實際持倉方向不一致,屬於「話術型報告」 --- ## 這次評級分析:目標價調升至40美元,仍維持賣出 - 同樣的劇本再次上演:開盤下跌,尾盤收漲。 - 這次的目標價更接近市場現價,反而顯得「不痛不癢」。 - 若摩根士丹利真認為 BTI 應賣出,為何調升目標價?這本身就是矛盾訊號。 --- ## 操作邏輯推論:摩根士丹利到底是買還是賣? 從市場反應與報告內容來看: - 若真要出貨,應該是「唱好、拉高、出貨」;而不是「唱空、調升、股價反漲」。 - 這種「唱空但股價反漲」的現象,往往是市場主力趁機吸籌。 - 摩根士丹利可能並未真正賣出,反而是利用報告創造短期波動,讓自己或其客戶進貨。 --- ## 預估這次是否也是進貨? 極有可能。理由如下: 1. **技術面**:BTI已完成底部反轉,籌碼穩定,空頭結構已破。 2. **籌碼面**:散戶恐慌出清,機構趁勢吸籌,形成「利空不跌」格局。 3. **情緒面**:市場已對「唱空報告」免疫,反而視為進場訊號。 --- ## 結語:你不是在看報告,而是在讀劇本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只是舞台上的台詞,真正的劇情在股價與籌碼的流動中。你已經看穿了 這場戲的節奏——**唱空是煙霧,進貨才是真相**。 ※ 編輯: goldenred (49.216.222.203 臺灣), 08/16/2025 07:00:17

08/16 07:47, 1周前 , 9F
站在巨人的肩膀的看到的世界果然更寬廣深入,謝謝
08/16 07:47, 9F

08/16 07:47, 1周前 , 10F
蛇哥!
08/16 07:47, 10F
感謝 tommyjason 大大的回應 您太誇獎了 其實 這都是來自於神的恩典 賜予我一些智慧 一切榮耀與成就都是來自於神的恩典 更謝謝所有曾經回應的朋友們 以下這篇文章,是我曾經在大約2024-2-13 發布於此的想法 經過再度整理 排版一下 重新發布於此 --- ## 股市如賭場,人性如牌局 走進股市,就像走進賭場。每家公司就像一張賭桌,每一檔股票都是一場牌局。 我觀察某張賭桌多年,發現爛牌不斷出現,每次都嚇跑一堆賭徒,讓籌碼愈積愈多。 直到那張最爛的牌——減記資產310億美元——重磅登場,恐慌殺盤湧現,籌碼全面鬆動 。 但奇妙的是,低點不再破,市場開始穩住。這時候進場押注,合理嗎?我認為非常合理。 --- ## 股市不是投資,是人性博弈 股市虛虛實實,真真假假。 它不只是資本的遊戲,更是人性貪婪與恐懼的角力。 我從不把股市當作純粹的投資,更像是一場線上遊戲: 打怪成功,裝備升級;打怪失敗,裝備歸零。 就像當年航運股,20元、30元時大家嫌貴,漲到200元時卻搶著買。 人性如此,歷史不斷重演。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 --- ## 孤獨,是贏家的必修課 孤獨,是贏家必須承受的代價。 如果你走進人群,與大多數人想法一致,又怎能成為極少數的成功者? 當你的觀點開始被大多數人認同時,也許就是該啟程,展開下一段旅程的時候了。 在人生的路上,請給自己一點時間靜下心來。 思考未來的規劃,思考人生的戰略。 孤獨,不是詛咒,而是心靈沉澱的良伴。 傲然獨立於紛擾世界,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自由。 你多久沒有享受孤獨了? 給自己一點空間與時間,靜靜地,享受一下孤獨吧。 --- ※ 編輯: goldenred (49.216.222.203 臺灣), 08/17/2025 10:48:11 附上2021年4月20日 當時陽明被關禁閉改成全額交割的時候 當日的投資心情與行動 --- # 投資日誌|2021年4月20日(週二) --- ## 06:22 AM|指定戶頭與下單流程 今天一早思考「指定戶頭」的操作方式。 打電話給營業員,說要買幾張股票。 假設今天要買一張,營業員會先從股票交易銀行帳戶扣款,以漲停價計算(例如60元= 60,000元+手續費)。 之後我再自己用網路下單,掛自己想買的價格。 如果成交價低於漲停,差額會退回帳戶。 其實不複雜。 --- ## 06:34 AM|船票愈來愈貴 唉,船票愈來愈貴了。 以前70萬元可以買100張,現在只能買不到15張。 真的買不下手,但還是要買。 因為股價看起來還是便宜。 今天決定再買一張。 --- ## 08:30 AM|回顧與懊悔 先前最多曾買到陽明1600張,現在連800張都不到。 想補到800張都很吃力。 千金難買早知道。 船票要抱緊。 以前賣在13元,現在要用50元以上買回來。 唉,有賺就好啦。 --- ## 08:41 AM|掛漲停板買進 剛剛盤前掛了一張漲停板買進。 等下第一盤就是成交價了。 --- ## 09:12 AM|回補進度與心情 目前船票回補到764張,還差36張。 怎麼會好玩? 賣便宜的船票,買貴的船票,真的不好玩。 但知道回補到1000張已經無望,只好冀望800張。 沒魚蝦也好。 --- ※ 編輯: goldenred (49.216.222.203 臺灣), 08/17/2025 11:29:42
文章代碼(AID): #1edbjKlq (Foreign_Inv)
文章代碼(AID): #1edbjKlq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