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麥哲倫基金 重振雄風 (內含個人觀點)

看板Fund (基金板)作者 (拉個獨家贊助吧)時間18年前 (2007/10/12 17:00),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以上恕刪) : 個人觀點 : 麥哲倫基金之所以會紅,就是過去由Richie的偶像 Peter Lynch先生操盤 : 使得這隻基金從非常小的規模,到如今規模最大的基金,Peter Lynch功不可沒 : 而後來換了基金經理人Robert Stansky 後,操盤方式就跟著其他基金沒什麼兩 : 樣,追逐標準普爾指數,或是其他一些基金經理人,追蹤指數,是一種相當不負責 : 的作法,因為他們想做到的只是 "不要離大盤太遠" 基本上這種作法的基金, : 等於是把投資人的付出的經理費與管理費 白白的浪費,因為追蹤指數,投資人有 : 更省成本的作法,就是買ETF, 彼得林區曾經提過,他和大多數的同類型基金經理 : 人不同, 他投資非常多的外國股票,而大部份的同類型基金經理人,還是以美國 : 為主,彼得林區也提過,還有另一檔基金也跟他一樣,投資非常多外國的基金(美 : 國本土以外) 那就是坦伯頓基金(我想他指的是坦伯頓成長) 但近來坦伯頓成長 : 績效不振,操作績效自從換了這個經理人後,績效很差,而且也是追逐大型藍籌 : 股,很期待台灣可以買到麥哲倫基金,也期待麥哲倫基金能再現彼得林區操作 : 時的哲學 (不能買到彼得林區操盤的基金,真是投資一大憾事) 想請問mutual fund的基本信仰不就是beat the benchmark? 所以mutual fund的資產配置以benchmark index作為參考會不負責任嗎? 控制tracking error使mutual fund不致偏離benchmark index太遠 據我所知是大多數fund house對manager的投資規範之一 目的也是讓投資人更能了解此mutual fund的投資屬性並控制風險 如果照原po的說法 似乎以hedge fund追求絕對正報酬的特性較能投其所好 將這樣的的標準加諸於追求相對報酬的mutual fund上是否太over了呢? -- 無意挑起筆戰 只是想討論觀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36.244

10/12 20:35, , 1F
你講的沒錯,但Peter Lynch之所以"傳奇"就是他打破這個鐵律
10/12 20:35, 1F

10/13 01:04, , 2F
感覺 全篇都打英文 看的比較舒服..
10/13 01:04, 2F
文章代碼(AID): #173pUnvk (Fund)
文章代碼(AID): #173pUnvk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