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舉手] 降息與通貨膨脹的關係?

看板Fund (基金板)作者 (尋找心目中的貴人)時間18年前 (2007/10/27 00:08),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twowin (...)》之銘言: : 不好意思 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 我一直以為降息等於把貨幣供給的水龍頭轉開了 : 貨幣容易取得 進而造成市場上充斥貨幣 : 因而造成物價上漲也就是通膨 : 與S大的論點"降息並不會引發通膨不符" : 不知道是我哪裡觀念錯誤 : 還煩請S大開釋 感謝~~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有三: 調整法定存款率、調整重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 降息是貨幣政策其中之一 可以增加銀行向央行借款的誘因 進而達到『間接』增加貨幣供給的目的 但是銀行不見得會向央行借款 所以央行宣布調整利率多半都是宣示效果 藉此向社會大眾宣布目前央行的政策走向來影響民間對政府政策的預期效果 例如當經濟不景氣 => 央行宣布降息 => 大眾預期政府會改善經濟 => 民間放心增加消費與投資,以免陷入更蕭條情況 但是此政策的缺點就在於大眾的預期是否能如央行所願 如果央行宣布降息但是大眾仍預期經濟會面臨蕭條而不願增加消費、投資 那麼就無法達到原先政策目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40.12

10/27 00:09, , 1F
好懷念的經濟學喔 XD
10/27 00:09, 1F

10/27 02:04, , 2F
大眾若已預期到政策目標 宣布降息的結果不是只會讓物價上
10/27 02:04, 2F

10/27 02:06, , 3F
漲嗎 到底會不會有通膨@@
10/27 02:06, 3F
回樓上,您說的是新興古典學派 Lucas的觀點 新興古典學派和凱因斯學派兩者最大不同在於長期和短期 我先前說的政策都是指凱因斯學派,著重在短期政策效果 今天政府要想辦法改善『目前』的經濟 政策目標就是改變大眾的心理放心去消費、投資,以增加產出 不要因為經濟不景氣而減少消費、投資 凱因斯學派強調『增加產出』為主 以完整凱因斯經濟學來說,綜合需求曲線(AD線)右移 短期來說綜合供給曲線(AS線)是正斜線 因此綜合需求線會造成產出增加、物價上漲沒有錯 凱因斯學派重視的是『產出增加』,較不在乎物價上漲的問題 而閣下說的新興古典學派是屬於長期的觀點 以長期來說,大眾的預期會導致物價上漲,使政策不能達到原先目標 因為長期AS線是垂直的,所不不論政府政策如何影響民間經濟 永遠反映在物價上,所以都會造成通貨膨脹 通常會看長期都是拿好幾年以上的資料來比較 例如十年前物價(或更早已前)跟現在比當然現在物價比十年前貴 這就符合新興古典學派的論點 但是一般我們討論的政府政策都是以短期為目標 當經濟不好,想辦法提振經濟 經濟過熱有通貨膨脹危機時,想辦法『抑制』通貨膨脹 注意喔!是『抑制』通貨膨脹,不是降低物價 通貨膨脹一直存在,只是速度快慢而已 調高利率只是讓通貨膨脹的速度減緩而已 (天底下有那個政府會以長期目標來執行政策?尤其是在民主國家) (如果真要以長期目標來執行經濟政策,根本不會有政府政策) (因為長期政策不會有效果,而且古典學派認為長期市場會是均衡的) (既然市場會自己達到均衡還要政府政策幹嘛) 現在美國政府最棘手的是原物料上漲帶來的『停滯性通貨膨脹』 停滯性通貨膨脹是指產出減少、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 偏偏國內又遇到次級房貸影響使投資人普遍看衰美國經濟 導致聯準會陷入進退兩難地步 要降息也不是、增息也不是 不過我認為美國可以度過這次風暴 因為美國大部分企業財務狀況都不錯 整體最慢半年內應該就會回穩才對 我反而比較擔心中國大陸發生泡沫化造成亞洲金融風暴危機 到時候臺灣受到影響肯定不小,這才是最令人擔心部分 ※ 編輯: koumei5 來自: 61.31.140.12 (10/27 05:29)

10/27 15:34, , 4F
感謝回覆 ^^
10/27 15:34, 4F
文章代碼(AID): #178X4EQY (Fund)
文章代碼(AID): #178X4EQY (Fund)